漕姓,漕源於已姓,出自遠古顓頊帝高陽氏的裔孫晏安,屬於帝王賜姓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漕姓
- 外文名:無
- 拼音:cáo
- 解釋:一種姓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漕[漕,讀音作cáo(ㄘㄠˊ),亦可讀作zōu(ㄗㄡ)]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在上古時代,人們的姓氏很少,那時只有部落首領和首領的親族才有姓氏,廣大的庶民百姓是沒有姓氏的。在古代,姓氏的起源中重要的來源之一就是氏族的圖騰、氏族的居住地名、氏族首領的名字以及所擅長的職業稱謂等而形成。黃帝一族統稱“華夏族”,華夏族實際上是融合了很多氏族的總稱,他的部族聯盟圖騰為龍。而龍的形象就集中很多種動物的形象,龍的爪是鳥的爪,那是東方夷人鳳鳥氏族鳥圖騰的象徵;龍的嘴是虎、狼之嘴,是北方北狄人圖騰的象徵;龍有角那是羊之角,羊為西羌炎帝部族的圖騰之物;龍為蛇身,而蛇、蟲為伏羲、女媧、嫘祖之族圖騰的象徵。有的學者一直認為,嫘祖是黃帝的正妃,是遠古時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不但輔佐黃帝成其大業,而且發明了養蠶、繅絲、紡織,因此被稱為蠶神。“蠶”,就是“蠶”的古體字,嫘祖所在的氏族圖騰就是蠶,而黃帝族圖騰之龍的原始初形其實就是蠶的象形。姬姓後裔的直系祖先如顓頊、吳回、陸終的姓皆為已姓,而這個“已”字其實就是蠶之形象的最早象形文字,蠶字添爪、添角、添利牙、添鱗之後,就變蠶為蛇身,再變成龍。嫘祖的後代子孫非常發達,後又發展出很多的氏和姓,如她的兩個兒子,長子玄囂稱青陽氏,玄囂的兒子稱高辛氏。次子昌意的兒子顓頊稱高陽氏,顓頊的孫子重黎、吳回為祝融氏,吳回有個兒子叫陸終。
傳說陸終有六個兒子,其長子樊承襲了家族的已姓;次子惠連與東夷贏姓的黃夷聯婚,產生了黃氏;四子求言則與東夷贏姓的一個分支聯姻,產生了妘姓。陸終的第五子叫晏安,姓已,氏高陽,他非常正直、聰明和善良。晏安曾積極協助大禹治水,並精闢地總結了前任水工、大禹之父鯀在治水過程中失敗的經驗教訓,提出了“開漕疏河”這個行之有效的重大建議,使治水過程變堵為疏。大禹採納了晏安的建議,以漕浚水,利用漕疏通了水患頻繁的逆河即九河,分別為徒駭河(海河支流,流經今山東聊城、德州、惠民與秦口河匯流)、太史河(丹江支流,流經今湖北丹陽在長陽注入清江)、馬頰河(源起河南濮陽,流經清豐、南樂、河北大名、山東莘縣、冠縣、聊城、茌平、臨清、高唐、夏津、平原、陵縣、臨邑、樂陵、慶雲,在無棣黃柏嶺直入渤海)、覆鬴河(源起山東德州,流向東北至海豐入海)、胡蘇河(源起河北滄州饒安,流經任縣、東光、山東德州寧津、臨津,在無棣直入渤海)、簡河(黃河支流,源起北京順義,流經河北河間,在河南商丘寧陵入黃河)、絜河(黃河支流,分自河南孟津,流經河北河間、山東小清河,再入黃河)、鉤般河(黃河支流,源起山東陽信,流經霑化、臨邑、陵縣,在無棣入渤海)、鬲津河(源起山東德州,沿冀魯邊界流經山東武城、德州、寧津、樂陵、慶雲、無棣,河北吳橋、東光、南皮、鹽山、海興,在山東無棣大口河入渤海),使許多人民免除了洪水泛濫之患,並通過“漕”來轉運救濟的糧食貨物,挽救了許多受災地區的百姓。漕,即由人工設計開挖修建的渠道、或水路。在古代,以車輛為運載工具通過陸路運糧食、貨物等就稱作“轉”,而以船舶為運載工具通過水路運糧食、貨物等則稱作“漕”。治漕、漕運、理漕,一直是歷朝歷代。
大禹採用晏安的建議成功地治理了水患之後,特別封賞有巨大功勳的晏安為漕氏,史稱其為“漕神”。在古代,帝王君主賜封姓氏,是臣子的無上光榮,比金銀珠寶爵位土地還要榮耀得多的多,從此,晏安的後裔子孫即稱漕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該支漕氏的姓氏正確讀音為cáo(ㄘㄠˊ)。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的食邑,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周公平定殷商故土的叛亂後,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康叔初封在康國(今河南禹州),金文中常見的康侯、康公都是指衛康叔及其子嗣。衛國封地在殷墟及其周圍數百里的地方,大體包括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區。這一帶曾是夏朝與國韋之所在地,也是商朝“大邑商”中心區,所以,周人仍習慣稱商地為衣、殷。“殷”、“韋”,在古代同音相通,康叔封此國號曰衛,即取舊地為名。周初衛康叔遵守周公教誨,“啟以商政,疆以周索”,利用商人政治來貫徹周法,治理的很成功。衛國成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任司寇。這樣,衛國實際上就交由其子庸伯統治。周厲王之前,衛國的歷史少見記述。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春秋初期衛莊公即位後,衛國雖仍為東方大國,卻開始衰退了,內憂外患不斷。公元前660年,荒淫奢侈的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衛國也失國,僅剩五千遺民在宋、鄭等國的資助下寄居於漕(曹,今河南滑縣、濬縣)。公元前659年,齊桓公遷衛於楚丘(今河南濬縣),重新建國。衛文公時,國力有所恢復。衛成公元年(公元前629年),衛國為避狄人侵擾,又遷帝丘(今河南濮陽),經百年休養生息,經濟始現繁榮。春秋晚期,衛國孫氏、寧氏專權,王臣關係不和。
進入戰國時期,衛國已衰敗,夾在趙魏齊楚之間苟延殘喘。公元前254年,衛國終於被魏國兼併,成為其附庸。公元前241年,秦國攻魏國,把衛國原有的濮陽一帶歸入東郡,並將衛國遷到野王縣(今河南沁陽),衛國又成了秦國的附庸。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衛君角被廢為庶人,衛國最終滅亡。衛國,是最後滅亡的周朝封國。春秋時期的衛文公執政以後,有衛國上大夫被封於衛文公在國破時的寄居地漕邑,傳說是其長兄齊子(早卒)的家臣,名字失考,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漕氏、邶氏、或鄁氏。後來,大多漕氏族人簡筆改為曹氏,還有一小部分人演化為糟氏。
要注意的是,該支漕氏族人皆尊奉衛文公為得姓始祖,其原本姓氏讀音為zōu(ㄗㄡ),西漢以後方逐漸改讀音為cáo(ㄘㄠˊ),但如今在湖南的漕氏族人中仍有讀原本姓氏讀音者。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越國練兵地漕湖,屬於以地名為氏。漕湖,古稱“蠡瀆”,是春秋末期越國大夫范蠡為了伐吳練兵,囤積戰船,遂動用人工開挖了一個巨大的池塘,在斯地訓練了無數的越國驍勇水軍將士,當時面積曾達數萬畝,至今已經有兩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仍有一萬餘畝水面,位置在今江蘇無錫盪口一帶,即在相城區。在戰國時期,蠡瀆先後成為越國、楚國的漕運中轉站,因稱“漕湖”。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漕湖成為南糧北調的重要碼頭,此後在歷朝歷代皆具有重要作用。
在漕湖周圍,很早即有以地名為姓氏之船民,稱漕氏,世代相傳至今,主要分居於無錫北橋一帶。
第四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漕丹氏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以及台灣省學者王素存所著《中華姓府》中的記載:蒙古族漕丹氏,世居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Caodan Hala。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漕丹氏多冠漢姓為常氏、丹氏、漕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蒙古族漕氏的姓氏正確讀音為cáo(ㄘㄠˊ)。
第五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賴布氏,亦稱賴卜氏、來布氏,滿語為Laibu Hala,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董鄂(今遼寧桓仁、寬甸一帶)等地,後多冠漢姓為欒氏、漕氏等。該支漕氏鼻祖為賴布·碩乾,滿洲正黃旗人,累官至漕運總督,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漢化姓氏者,稱漕氏,清末民初又多改為曹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薩克達氏,本為巴雅拉氏,後改以地名為氏,滿語為Sakda Hala,漢義“蒼老”,族人眾多,世居薩克達(今遼寧撫順峽河流域),後分遷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阿扈河(今黑龍江寧安以南六十公里處)、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那木都魯(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德里倭赫(今遼寧撫順渾河畔)、黑龍江兩岸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蒼氏、倉氏、麻氏、駱氏、李氏、祖氏、高氏、海氏、薩氏、里氏、陳氏、羅氏、老氏、英氏、印氏、巴氏、色氏、臧氏、禮氏、佟氏、陀氏、翁氏、漕氏等。該支漕氏鼻祖為薩克達·阿思哈,滿洲鑲黃旗人,累官至漕運總督,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漢化姓氏者,稱漕氏,世代相傳至今,並撰著有《遼東滿洲漕氏族譜》。
⑶.滿族伊爾庫勒氏,滿語為Irkule Hala,世居諾羅(今黑龍江饒河)、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乃明村(今黑龍江下游俄羅斯境內右岸阿紐依河口一帶)、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等地。後多冠漢姓為烏氏、于氏、漕氏等。該支漕氏鼻祖為伊爾庫勒·瑚寶,滿洲鑲白旗人,累官至兵部尚書、鑲白旗都統、漕運總督,
⑷.滿族扎庫塔氏,亦稱查庫塔氏,以地名為氏,滿語為Jakuta Hala,漢義“各八”,人數眾多,世居扎庫塔(今吉林琿春部圖們江北岸、海蘭江以西一帶)、瓦爾喀(今南自長白山區、圖門江以北,北自黑龍江下游烏扎拉地方以南,東至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噶哈里(今吉林汪清天橋嶺附近)必漢額里村、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薩楚庫(今黑龍江寧安老松嶺一帶)、松花江沿岸及長白山等地,所冠漢姓為張氏、包氏、石氏、朱氏、查氏、漕氏、曹氏等。該支漕氏鼻祖為扎庫塔·烏庫里,滿洲鑲白旗人,世居和格通邑(今吉林敦化),其父扎庫塔·馬爾當圖在清太祖佟·努爾哈齒創業時即率族歸服,授為開創佐領、騎都尉,但他在圍攻錦州時陣亡,由長子扎庫塔·烏庫里承襲世職。扎庫塔·烏庫里後來累官至漕運總督,因功特授奉天將軍,為官時恪盡職守,深得民心,再加世職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漢化姓氏者,稱漕氏,清末民初又多改為曹氏,世代相傳至今。
滿族漕氏的姓氏正確讀音皆為cáo(ㄘㄠˊ)。
得姓始祖
已晏安、姬毀(衛文公姬辟疆)、賴布·碩乾、薩克達·阿思哈、伊爾庫勒·瑚寶、扎庫塔·烏庫里。
遷徙分布
漕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西河、遼東為郡望。
在中國歷史上,漕氏族人在漢朝時期較多、也頗有名望,入漢朝時期的漕仲叔及其子漕少游,皆以俠士舉止名聞於世,父子倆都是西河人,屬西河族。當時還有個叫漕防的人。而在史籍《續通志·氏族略·六》中也有這樣的記載:明朝嘉靖年間有主事糟土奇。明朝以後,漕氏及其分衍的糟氏則不見史書記載。
如今漕氏族人比較稀少,但在湘贛一帶即湖南、江西兩省份,以及江蘇省的無錫地區,仍有一些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西河郡:古代該郡所指不一。春秋時期衛國西境沿黃河一帶稱西河,即今濬縣、滑縣等地。戰國時期黃河在今安陽東,故安陽可稱西河,據《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記載:“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國時期曾取秦國今陝西黃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則以晉陝間黃河為準,西岸為西河。西漢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內蒙古東勝),其時轄地在今陝西、山西兩省之間黃河沿岸一帶地區,並擁有今內蒙古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等地。東漢朝時期移治到離石(今山西離石)。南北朝時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為羌胡所得,僅保有晉西一帶地區,治所在茲氏,即在今山西省離石(今山西汾陽)。唐朝時期亦曾以汾州為西河郡。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辛酉~壬午,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西河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