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況,歷代歌詠,
概況
演營寺建築布局的特徵為“三柏朝九殿,兩槐抱一塔”。演營寺大殿坐北朝南,入門而觀,首先見到的是一個古塔和聳立在兩旁的2棵老槐。再向北走,經過左右兩門,才是演營寺的核心——寺院。院內左為鐘樓,右為鼓樓,有古柏7棵,均為千年以上樹齡。蒼勁挺拔,數人合抱,為國內罕見。其中最大的3棵柏樹位於寺院中心,象徵著三教合一。
寺院內設有九殿,形如八卦。殿宇的名稱及方位分別是:
四正:正北坎宮,為三世佛殿;正東震宮,為送子菩薩殿;正南離宮,為南海觀世音菩薩殿;正西兌宮,為地藏王菩薩殿。四隅:西北乾宮,為三法教主殿;東北艮宮,為三官殿;東南巽宮,為關聖帝君殿;西南坤宮,為三霄聖母殿;中宮為寺院護法殿。四正的坎震離兌及中宮均為佛教殿宇,四隅的乾艮巽坤均為道教廟宇。從這些建築的布局可以看出,演營寺是在易學八卦原理指導下逐步建造的三教合一的寺院。
建國初期,演營寺的建築風貌較為完整。遺憾的是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寺內珍貴的文物和建築遭到令人痛心的破壞。寺院被拆除改建為校舍,只存7株古柏。
1985年,地方上成立了文物保護小組,制定了八卦建築群的修復規劃,現已修復大殿和東朝房,樹立碑石,可依稀領略當年的建築風貌。
演營寺原有木刻楹聯:“
路自登山,高看上下分途,
舉步時,牢把腳跟立定。
川歸海,闊覽東南形勝,
會心處,急將眼界放寬。”
細細品味,自有一種閱世況味,超俗禪味。
歷代歌詠
龍馬負圖今未還,此間僧院不占山。
千年古柏堪棲鶴,萬里清流正轉灣。
已慣寺庵成遺蹟,何求歲月減衰顏。
東風信可綠原野,鴉送斜陽自在閒。
上聯:惜乎,故跡蕩然,後之來者多扼腕;
下聯:幸也,古柏尚矣,從前棲鶴知擇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