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演替度
- 外文名:degree of succession
- 定義:用相對值判斷演替進行程度的指標
- 提出者:沼田真
- 簡稱:DS
- 特點:草地頂極群落的演替度為300~400
概念,特點,數據獲得方式,研究與運用,
概念
特點
隨著對群落演替研究的深入發展,需要定量刻畫植物群落的演替階段或水平。但這方面的研究工作甚少。1969年沼田真提出演替的定量計測方法,即用演替度(degree ofsuccession,DS)體現植物群落演替的發展程度。比較演替度的大小,也可以反映植物群落演替的趨勢。
演替度可以用公式表示:
DS=(e×d)u/N 或 DS=u∑(e×d)/n
式中:e為植物生活型,一年生=1年,二年生=2年,隱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地上芽植=10年,灌木=50年,中喬木、大喬木=10年;d為種優勢度;u為植被率,如果為100%則=1;N是植物種類數量;n是群落中植物種數。
演替度在300以上的草原植被都處於良好的生長發育階段,草原植被穩定,屬正常或輕度放牧;演替度為250~300的草原植被,雜類草比例增加,屬於適度或略呈過度放牧狀態;演替度為150~250的草原植被呈嚴重退化,侵入種出現,屬重度放牧;演替度在150以下的草原植被呈極度退化,家畜嚴重超載,植被恢復十分困難。由此根據草原植被演替度的變化,不僅可定量描述放牧演替變化,也可以進行草地利用狀態的評價或診斷。
數據獲得方式
關於演替的數據通常用以下一些方法獲得:
①建立永久樣方,在不同時間記錄群落種類和數量特徵;②建立禁牧的永久樣方,與永久樣方的差別在於,它同時排除了人類和其他大型動物對群落的影響。③利用不同時間的航空照片或衛星照片,可以解釋一些數據,比如群落面積的變化、群落邊界的變化等。
在一般的植物群落調查中,只記錄樣方中的種類及其數量特徵,這種數據不包含時間因子,是一次性調查結果,對這種數據進行的演替分析稱為靜態演替分析。其一般方法比較簡單,可採用群落演替度法,適合於次生演替的研究。
研究與運用
①草坪從建成定植之後,由於利用和養護管理強度等因素變化,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有時向好的方向發展(進展演替),有時向壞的方向發展(逆行演替),為了確定草坪的發展變化狀態,為草坪的利用與管理提供依據,通過演替度來確定其演替階段是十分有益的。
草坪從建植前的裸地開始,到形成穩定的群落(頂極)為止,各種草坪不同,它們經過的時間和演替過程是千變萬化的。它們各自具有自己的演替序列。具體的草坪在某一時刻所處的演替序列中的具體階段,可用演替度進行量化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