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鉛法

漏鉛法

所謂“漏鉛法”,就是一種以軟質、低熔點金屬鉛、錫為熔模料的綜合型易熔金屬熔模鑄造法。主要擬以鉛金屬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漏鉛法
  • 類型:綜合型易熔金屬熔模鑄造法
  • 材料:軟質、低熔點金屬鉛、錫
  • 提出:湖北省博物館李志偉先生
簡介,提出,

簡介

所謂“漏鉛法”,就是一種以軟質、低熔點金屬鉛、錫為熔模料的綜合型易熔金屬熔模鑄造法。主要擬以鉛金屬為主。大致方法:用泥范分部位鑄鉛質熔模、組焊成形、雕花刻紋、糊泥制范、漏鉛澆注這幾道工序逐步完成。鉛質軟,用指甲即可在上劃痕,青銅刀具在上走刀運筆當可遊刃有餘;可焊性能優良,自身就是用作鑞焊的焊料;緻密度高,也就是肉結實,可以很輕鬆地承受泥范結殼脫水時產生的壓力,使之范泥緊貼鉛模.銘文精度不會受到象蠟模那樣的損耗,複印效果甚佳,也就是鉛模在受壓狀況下能夠對銘文精度進行完全控制,鑄出器的銘文精度可達到與鉛銘不差的程度;熔點低、比重大、流動性好、在熔模漏出時不會受到滯留,熔模乾淨等等。該方法能夠使我們的祖先在當時極其簡陋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有機綜合拓展地使用全部現有金屬製作工藝,化繁為簡地、使之不可能成為可能地生產出眾多迄今仍令人望物興嘆的青銅藝術瑰寶來,先秦時代雖貧瘠但完備的土壤經過我們先民勤勞智慧地耕耘,促使了漏鉛法生根、開花、結果,它所依託技術的可行性和實物的可能性在考古發現中均有案可查,一些關於古代鑄造方面的難解之謎,例如編鐘上“成倒刺狀”翹起的龍紋、陶范上“細緻到能在一毫米內並列六、七條線的微雕花紋”、模型無法取出的半圓合瓦形帶十八個鐘枚圓孔的倒拔模鐘范、以及銅器上的銅焊痕跡是如何得來的等等,也大都可在漏鉛法中得到切實合理的解釋,僅以對銘文精度的可行控制而言,陶范法完全無法控制銘文精度的大量流失,失蠟法對銘文精度只能進行有限控制,而漏鉛法則能夠行之有效地對銘文精度進行全面完整控制,具有種種陶范鑄造乃至失蠟鑄造所不可比擬的諸多優勢。

提出

此方法最早由湖北省博物館李志偉先生提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