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浙江象山
據記載,象山的漁民開洋、謝洋節活動已有上千多年的歷史,而以清代雍正年間至民國期間最為興盛。
2002年8月下旬以來,中日民俗專家13人組成的江南沿海漁村民俗研究考察團連續四次上東門島考察民俗文化。
浙江岱山
歷史上岱山祭海分為官祭與民祭兩種,禮儀定式講究,程式完整,岱山部分漁村仍沿襲著這一傳統的民間習俗。
山東榮成
山東省榮成市院夼村的地理位置與氣候十分獨特,每逢穀雨的節氣,深海魚蝦便會遵循季節洄游的規律涌至院夼村南的黃海近海水域,當地因此流傳著“魚鳥不失信”“穀雨百魚上岸”的說法。院夼漁民將海上漁業生涯的平安和豐收寄托在東海龍王身上,特選擇穀雨日祭海,以表達虔誠之意,祈求龍王的庇佑。
根據《榮成縣誌》記載漁民開洋、謝洋節活動。清雍正年間到民國期間是鼎盛時期,後來逐漸衰弱,文革期間停止,改革開放後恢復。
20世紀80年代前,漁民開洋、謝洋節舉辦時特別簡樸,祈福的貢品只有簡單的大餑餑。
山東日照
山東日照沿海一帶的兩城鎮、石臼所、裴家村等沿海村鎮自古即主要從事漁業生產,當地傳說農曆六月十三是海龍王生日,屆時漁民們聚集在龍王廟舉行祭拜活動,同時安排來年的漁業生產。這種祭拜海神的習俗形成於明代洪武年間,是漁民人舟平安、漁業豐收願望的具體顯現。
山東即墨
早在新石器時代,周戈莊村區域就有先民在此漁獵繁衍生息。當時,因生產能力低下,人們無法解釋大自然的神秘現象,便對大海的高深莫測產生敬畏心理,出海捕魚時都要以簡單方式向海神祈福求安。
至明永樂年間,隨著當地人口的聚集,逐漸形成村落,上網儀式初見規模,時間多在每年穀雨前後,並逐步演變成了沿海漁民的一種習俗。隨著生產能力的提高、科技知識的普及、人們對自然界了解的加深以及思想意識的轉變,在完整保留傳統節日形式的基礎上,祭海由原來純粹的向海神祈福求安習俗,逐步演變為一種隆重的節慶活動。
民國初年,田橫祭海趨於成熟,形成了以家族或船組為單位的集體祭海活動,並廣泛分布於沿海各漁業村莊。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隨著生產的恢復,田橫祭海也得到進一步發展。
1964至1984年,受文革思潮影響,祭海活動中斷。
1978年以後,祭海活動恢復,稱“周戈莊上網節”。
1996年,將上網節固定為每年公曆3月18日。
2005年,更名為“田橫祭海民俗文化節”,節日時間定為每年公曆3月18日前後三天,並增添了喝壯行酒、吳橋雜技、鬥雞等民俗表演,祭海民俗攝影大賽、香餑餑麵塑大賽、民俗研討等內容。
2006年,該民俗正式定名為“田橫祭海節”(周戈莊上網節),並首次提出了“人海相諧,興我家邦”的主題口號。
主要活動
山東榮成
開洋、謝洋節期間,榮成沿海廣大漁民會聚在院夼龍王廟進行祭祀活動,沿襲漁民祖祖輩輩出海前的必備禮儀,手持香燭,肩扛貢品,獻與海神,迎穀雨、慶豐收,為新一年祈禱。
浙江岱山
漁民開洋、謝洋節的主要載體是祭海儀式,是漁民們為感謝以東海龍王為代表的海上諸神靈而舉行的一種祭祀活動,俗稱“謝龍水酒”或“行文書”。儀式一般在當地龍王宮、漁港碼頭或漁船上進行,現場放置龍王神位,擺桌置椅,燃香點燭,供以豬羊鵝等五牲及果素,漁民虔誠敬酒懺念祈福。禮儀定式講究,程式嚴謹。儀式結束後,所有祭祀食物由漁民們集聚共餐,以示有福同享。此習俗千百年來代代相傳,展示著東海海域漁民龍信仰的獨特傳統文化與濃厚的民俗內涵。
浙江象山
漁民開洋、謝洋節包括漁民祭祀活動和傳統民間文藝表演等內容,主要有娛神、娛人兩大板塊,以祭祀為核心,具有祭祀對象的多元性(天后娘娘、城隍老爺、王將軍菩薩、魚師大帝等)和祭祀地點的廣泛性(廟宇、海岸、碼頭、港口、漁場等);祭祀形式、內容的多樣性(包含有拜船龍、開洋節、謝洋節、祭小海、太平節、祭魚師等祭祀活動),祭祀目的的唯一性(出海平安、漁業豐收)等特點。
文化特徵
象山漁民開洋、謝洋節是象山漁民在獨特的生存環境和歷史文化背景中,在長期耕海牧魚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別具特色的傳統民俗活動形式,承載著象山漁民許多重大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使大量原始祭祀禮儀和民間文藝表演形式得以保留並傳承。
漁民開洋、謝洋節是當地漁民在漁船出海時舉行的一種祈求平安、豐收的民俗活動,謝洋節則是漁船出海平安歸來後漁民為感謝大海恩賜而舉行的一種民俗活動。作為表達漁民內心祈望的一種精神性活動,開洋、謝洋節以祭祀為核心,以民間文藝表演為主軸,含有多種文化內容,同時表現出娛神和娛人的特性。
由於中國海域遼闊,自然條件和漁業生產規律差異甚大,各地漁民對於此類節日的習慣稱呼以及他們所崇祀的神靈對象,他們向神靈獻祭時的儀式行為習慣以及與此相關的社會組織、活動場所、表演藝術與口頭傳統、遊藝娛樂、節日用品等,也都呈現出各不相同的豐富內容。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象山漁民開洋、謝洋節對研究中國沿海地區祭祀歷史有著較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也對活躍漁區文化生活,繁榮漁文化創作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作為舟山民俗的代表,開洋、謝洋節反映了東海漁民對海龍王及海上諸神的信仰和崇拜心理,顯示出中國東部沿海民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漁民開洋、謝洋節是傳統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民俗學、宗教學、社會心理、地方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漁民開洋、謝洋節展示了漁民獨特的龍王信仰文化,關乎漁民的精神寄託,關乎海洋與漁業的保護與發展,是一種原生態的海洋文化,具有研究與觀賞價值。
傳承人物
韓素蓮,女,1951年1月出生在石浦東門島的一個漁民家庭,漁民開洋、謝洋節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序號:05-3013,申報地區:浙江省象山縣。經婆婆傳授,韓素蓮學得拜懺、進香、祭物、迎神、路祭等一整套開洋、謝洋節活動組織程式和祭祀方法,與婆婆一起負責活動的籌備和開展,並對島上12座相關寺廟的歷史及傳說了解得十分詳細。
王巍岩,男,漁民開洋、謝洋節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序號:05-3014,申報地區:山東省榮成市。
保護措施
2005來以來,岱山縣政府會同有關部門為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祭海謝洋這一漁家習俗,投入2300餘萬元資金在古祭壇遺址上建造了中國首個大型祭海壇,並於每年東海區伏季休漁期間舉行“休漁謝洋”大典。
2011年4月25日,由象山縣文廣新局和浙江省杭州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聯合舉辦的全國漁民開洋·謝洋節學術研討會在石浦東門島中國漁文化藝術村舉行。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副主任張剛出席會議並講話。杭州師範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舟山岱山縣及象山縣漁文化研究會有關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此次學術研討會圍繞《中國節日誌·漁民開洋謝洋節》課題撰寫內容及部分志略條目展開。該課題由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持並委託杭州師範大學具體承擔實施,面向全國沿海漁區。象山石浦東門開洋·謝洋節作為《中國節日誌·漁民開洋謝洋節》一項重要內容,與會專家就其內涵、意義做了深入探討。
2022年9月,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履職盡責情況評估建議公示,岱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因2020年機構改革,岱山縣海洋文化博物館、岱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整合組建
岱山縣海洋文化博物館,故變更保護單位為岱山縣海洋文化博物館;象山縣文化館保護工作人員配備不足,為促進項目保護傳承,擬調整保護單位為
象山縣石浦文化館。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漁民開洋、謝洋節項目保護單位山東院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日照市東港區北京路街道辦事處評估合格。漁民開洋、謝洋節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象山縣石浦文化館、岱山縣文化館(岱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青島市即墨區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周戈莊村經濟合作社。
社會影響
2005來以來,岱山縣政府於每年東海區伏季休漁期間舉行的“休漁謝洋”大典。謝洋大典以祭海為載體,在傳統祭海模式的基礎上,融入“珍惜保護海洋、永續利用資源、與大海和諧相處”的理念,進一步提升了傳統祭海的涵意。此活動經多家媒體傳播,在中國國內外引起了廣泛影響。
2011年4月25日,象山石浦東門的漁民們在媽祖廟中按舊例舉辦了“開洋”典禮,這一特殊的儀式吸引了前來參加全國開洋、謝洋節學術研討會的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張剛副主任和各沿海城市的專家學者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