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198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1986年
- 設立年份:1983年
- 所在區域:吉林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Yúyè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漁業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1986年廢止的地名。
漁業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設立,198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駐地而得名。歷史沿革偽滿時期為鬼子河口,曾在此地建立開拓團蓋一些小窩堡,當時有幾戶居民。光復後建立了漁業隊。1956年合作化時漁民組織起來成立漁民社改為漁...
湖濱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湖濱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由吳江縣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湖濱鄉以漁業生產為主的村落。歷史沿革 原屬吳縣太湖公社,1966年劃歸吳江縣湖濱公社命名紅光布廠。1981年地名普查時經蘇州地區行署批准更名為湖濱漁業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更名為湖濱漁業村民委員會。
木岙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木岙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以駐地村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民國屬金二鄉一保,村委會駐木岙埠頭。2002年併入穆岙村委會。因駐地村得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瀝穆鄉一村。公社化時初為金塘公社漁業大隊,後歸山潭公社漁業大隊。1984年建木岙漁業村。
淡水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淡水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以捕撈養殖淡水漁業為主,故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漁民隨船流動,在平湖一帶捕魚;1955年參加平湖城關漁業社;1962年下放到黃姑公社海塘河邊定居,1970年成立黃姑淡水漁業大隊;1983年9月建為淡水漁業村;2000年11月併入海塘村。
黃泥坎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黃泥坎漁業村村民委員會,199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黃泥坎漁民為主體建立漁業隊,故名為黃泥坎漁業隊。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大豐5村。1956年建衛平漁業隊。1958年改稱黃泥坎漁業隊,1984年改為村。
高嘴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高嘴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201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高姓村民在此聚居,位於女山湖灣嘴處,得名高嘴,主要以漁業為主,且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高嘴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2008年併入錢西村,2011年漁民上岸搬遷。
馮郢漁業村村民委員會 馮郢漁業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姓氏聚集地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其馮姓村民居多,故得名。 歷史沿革 現已廢止。
漁業隊村村民委員會 漁業隊村村民委員會,2005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民以捕魚為職業故名。歷史沿革 隸屬瀂港鄉政府管轄;2005年撤銷。
望漁村村民委員會是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時定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望亭地區漁民集中上岸居住形成的村落,故名為望亭漁業村,後簡稱“望漁村”。歷史沿革 1958年11月,望亭公社繁殖場與漁業隊合併為公社副業隊。1968年成立漁業生產隊,為望亭人民公社解放大隊8隊。1973年漁民陸續上岸定居在太湖村下圩田自然村太湖邊上...
金漁村民委員會 金漁村民委員會,民眾自定,大眾認可。地名含義 金山鄉的一部分漁民,成立的漁業村。歷史沿革 1961-1972年,漁民逐漸定居在李塔村,1983年,成立漁業大隊,同年9月14日,改為金漁村民委員會,金山鄉漁業大隊。
漁業村 漁業村,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下轄村。漁業村南鄰紅嶺村,北鄰淥洋湖村,交通便利,水利發達,淡水魚養殖業發達,村委會位於漁業公路北50米。邵伯鎮漁業村面積1.1平方公里,漁業黨支部下轄漁業村民委員會,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村民總戶數517戶,總人口1800人,現有黨員49人,全村有糧田360畝。
陸漁村村民委員會是1985年9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地名來歷 因該漁業村位於原陸慕鄉,1985年9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歷史沿革 解放初,村民多為當地捕魚為生的農民,少數漁民來自無錫和常熟。1952年,參加黃埭區漁協分會。1956年,農業合作化期間,參加當地的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始建漁業大隊,...
盛盪漁業村 盛盪漁業村設立於 1983年,廢止於2007年。地名來歷 1983年由盛盪漁業大隊更名為盛盪漁業村村民委員會。地名含義 以盛盪河命名。歷史沿革 2007年,原安鎮村村民委員會與盛盪漁業村村民委員會合併,合併後村名為安鎮村村民委員會。盛盪漁業村村民委員會地名消亡。
蠡漁村村民委員會,因該漁業村位於原蠡口鄉,1983年7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地名含義 “蠡”指蠡口鄉,“漁”指該地村民大多以捕魚為業。歷史沿革 1953年春,全縣開展水上民船民主改革,建立水上戶口制度,同年建立漁業互助組,1954年,互助組更名初級漁業生產合作社,漁船、漁網、生產工具折價入社,按船四勞六...
逐步形成漁民陸上新村。1968年玉山鎮下放遷移一部分村民來到新鎮人民公社,與當地各村從事漁業生產的村民成立行政村漁業村,就此成立新鎮漁業大隊。1983年分田到戶,新鎮漁業大隊改為新鎮漁業村村民委員會。2000年新鎮與周市鎮合併成立周市鎮。2001年漁業村與橫涇、白塘村合併,新鎮漁業大隊就此撤銷。
楓漁村民委員會 楓漁村民委員會是1970年6月由當時楓橋公社定名頒布的地名。地名含義 其因都是楓橋漁船漁民登入定點居住,故名漁業村。歷史沿革 自其定名後,1970年6月稱漁業大隊,1983年8月稱楓漁村民委員會,2004年村民委員會撤銷,僅存楓漁股份合作社尾余,其職僅是為原楓漁村民集中資產獲得紅利收入。
前進漁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本村漁民從事捕魚而得名。歷史沿革 1955年時為縣紅光漁業社;1959年轉入平湖養殖場;1962年改為城關漁業社;1968年1月組織漁民下鄉時落戶於前進公社,建立前進公社水產大隊;1983年9月建為前進漁村;2000年11月與曹橋漁民村合建為水產村;2004年11月隨行政區劃調整...
跨漁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跨塘漁民陸地定居的村落,即“跨塘漁業村”,簡稱“跨漁村”。歷史沿革 1951年成立跨塘漁業協會,1955年成立跨塘漁業社,共65戶漁民,分5個小隊,分散經營,1956年漁業社解散,分散插隊到各村,1964年7月重新成立跨塘漁業大隊,1968年陸上定居。1978年冬分批撤遷,56戶...
1949年屬乍門鄉第六保;1950年解放初屬乍門第六村;1956年屬衢二漁業社;1958年屬衢山公社乍門管理區田塗大隊;1961年成立萬良公社後,田塗大隊劃分為田塗漁業、田塗農業兩個大隊;1984年田塗漁業大隊改建為田塗漁業村民委員會,屬萬良鄉。1992年六條溪村和田漁村和並為田塗漁業村;1993年將田塗漁業村更名為田...
戴溪漁業村 戴溪漁業村是以其所在地而命名的地名 。地名含義 因地理位置命名。歷史沿革 因此漁業為主,故得名。1964年建戴溪捕撈大隊,1968年改為戴溪漁業大隊,1983年更名為戴溪漁業村民委員會。1997年消亡。
1949年屬乍門鄉第六保;1950年解放初屬乍門第六村;1956年屬衢二漁業社;1958年屬衢山公社乍門管理區田塗大隊;1961年成立萬良公社後,田塗大隊劃分為田塗漁業、田塗農業兩個大隊;1984年田塗漁業大隊改建為田塗漁業村民委員會,屬萬良鄉。1992年六條溪村和田漁村和並為田塗漁業村;1993年將田塗漁業村更名為田...
官渡區矣六街道辦事處漁村村民委員會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官渡區矣六鄉,距鄉政府所在地4.00 公里,交通方便 。轄 3 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1397 戶,勞動力 2930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2147 人。全村國土面積 1.36 平方公里,海拔1,896.00 米,年平均氣溫13.84 ℃,年降水量...
斜漁村民委員會,1987年設立,2001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村民多從事漁業活動而命名。歷史沿革 1953年成立漁業協會,1956年建立漁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公社化時為漁業大隊,1966年吳縣實行“連改”,1973年形成斜塘公社漁業大隊的漁業新村。1983年政社分設時改為漁業村。1987年9月14日經市政府批准改為斜漁村。
湘漁村村民委員會 湘漁村村民委員會,由政府部門取名。地名含義 為漁民居住的村莊。歷史沿革 原以船為家,1952年成立湘城漁民協會,將分散漁民組織起來,1957年成立漁業合作社,1958年屬湘城人民公社,1966年稱漁業大隊,1983年稱湘漁大隊,1985年稱湘漁村。2003年村合併屬戴漊行政村,湘漁村、村民委員會消亡。
因村委會駐地在龍頭村葉家,生產性質漁,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屬岱東鄉第一保;1950解放初屬岱東鄉第一村;1956年為岱東鄉龍頭漁業村;1958年屬龍頭大隊;1960年從龍頭大隊中劃出漁業戶,成立龍頭漁業大隊;1984年改建為龍頭漁業村民委員會,屬岱東鄉。2000年將其更名為龍頭一村;後於2004年2月10日,龍頭一村...
蓮漁村村民委員會 蓮漁村村民委員會設立於1 984年,廢止於2002年。地名來歷 以聚落名稱得名。地名含義 該村委會轄區有該聚落“蓮漁村”。歷史沿革 1962年為蓮盛公社水產大隊。1984年,改稱蓮盛鄉蓮漁村村民委員會,蓮漁村為純漁業村。2002年撤銷蓮漁村村委會建制,與東天村村委會合併建立新的東天村村民委員會。
該村地處小長塗山東部,從事漁業,故名長東漁業村,後於改稱為長東一村。歷史沿革 1949年屬長塗鄉第二保;1950年解放初為長塗鄉第二村;1958年成立長東大隊,屬長塗公社;1961劃分為長東農業、長東漁業兩個大隊;1984年長東漁業大隊改建為東廠民眾自治組織,屬長塗鄉;1987年改稱長東漁業村民委員會,屬長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