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漁村村民委員會是1985年9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漁村村民委員會
- 曾用名:漁業大隊
- 羅馬字母拼寫:Lùyú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性質:歷史地名
地名來歷,歷史沿革,
地名來歷
因該漁業村位於原陸慕鄉,1985年9月,由吳縣人民政府命名。
歷史沿革
解放初,村民多為當地捕魚為生的農民,少數漁民來自無錫和常熟。1952年,參加黃埭區漁協分會。1956年,農業合作化期間,參加當地的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始建漁業大隊,辦公室設在陸墓中橋北。1959年,全大隊有218人,其中男102人,女116人。1968年,公社動員三大隊劃出30多畝低洼地,並發動漁民圍墾淺灘,開挖100多畝魚池,利用134畝河溝養魚,遂由單一捕撈作業發展為捕養結合。1985年,設陸漁村民委員會。是年在陽澄西湖圍欄養殖4300畝水面,擴大了養殖面積。期間先後辦起金屬絲布廠和自動化配件廠。1986年,全村漁、副、工三業總值681335元,人均年收入1450元。1987年,有勞動力325人,其中正勞力227人,副勞力98人;船隻125條,其中木船87隻,機船38隻;船隻按用途分,有養殖船31隻,捕勞74隻,其他20隻。漁民家庭有電視機45台,錄音機18台,洗衣機12台和電冰櫃3台。90年代轉制後,漁民四出謀生,或經商、或租賃漁池養魚、蝦、蟹、鱉等水生魚類。2003年5月,村委會併入曹莊村,陸漁村民委員會村名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