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鮮統一”,政策是日俄戰爭後,日本對中國東北的交通運輸業、礦業、工業、商貿業和金融業等各部門的侵略過程中曾短暫採取的一個政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鮮統一
歷史,各方反應,
歷史
1916年10月,寺內正毅上台組閣。針對大隈內閣露骨的侵華政策,寺內改變了策略方針,與滿蒙權益擴大化政策相適應,推出了“滿鮮統一”的新政策。這個政策的主旨是統一“在滿”機關,強化以滿鐵為主導的日本在東北亞的殖民侵略體系。寺內內閣的政策倡導“滿鮮統一”,將朝鮮鐵路委於滿鐵經營,實現鐵路經營的統一;;朝鮮銀行兼領東北日幣發行,兼領東北日本人中央銀行之責,推進兩地金融統一,以期促成“滿鮮金融一體化”,使東北金融殖民地化。
早在滿鐵設立之時,兒玉源太郎和後藤新平就主張在中國東北實行“滿鐵一元化”的殖民體系,並將鮮鐵劃入滿鐵經營範圍,企圖同時推進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殖民地化進程。但由於日本政界意見不一,未能實現,而形成了關東都督府、滿鐵和領事館的滿洲三頭政治殖民體系。
後來隨著安奉鐵路和鴨綠江橋的修成,形成了“日滿鮮聯絡通道”,即從日本過海峽與朝鮮釜山聯接,再通過朝鮮半島縱貫鐵路,越過鴨綠江,經安奉鐵路到達南滿中心奉天,使“滿鮮一體化”的重要性突出起來。“滿鮮統一化”,最突出的問題就是所謂“三線”(日本國鐵、滿鐵、鮮鐵)鐵路聯運問題,最積極的策動者是時任朝鮮總督的寺內正毅。1913年寺內正毅提出了三線聯運統一方案,其重點是強化朝鮮鐵路與安奉鐵路的聯絡運輸,寺內正毅企圖將在朝鮮的日本資本打入滿洲,由朝鮮市場來推動滿洲市場。
當寺內正毅上台組閣後,便積極展開“滿鮮統一”政策。首先,統一殖民地行政,在日本中央政府新設拓殖局,統一掌握殖民地行政;在東北,指令關東都督統掌滿鐵業務,滿鐵不設總裁,改設理事長秉承都督之命執行業務。領事業務設特別任用制度,使之與都督和滿鐵相協調。其次,加強在東北的金融力量,使東洋拓殖會社在奉天開設支店,總攬在東北的日本不動產金融業務;使朝鮮銀行增設分行和營業所,成為專門的商業金融機構。再次,由上述兩點作為保證,實現滿鮮鐵路統一化。寺內沿襲滿鐵設立之初的國營化方案,提出由政府與滿鐵訂立協定的方式,實行滿鮮鐵路及附屬事業的委託經營,使滿鐵在職能上作為國家在殖民地的鐵路管理機關,在奉天設立鐵道廳,在東北和朝鮮分設鐵路管理局,確立以鐵路為核心的“滿鮮統一化”殖民體系。
各方反應
但是,寺內的“滿鮮統一化”政策,受到日本政府中穩健派的批評。他們認為,這種政策容易引起與歐美列強矛盾的激化,不贊成以滿鐵為主導形式的“滿鮮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