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屬

滿江紅屬

滿江紅屬的植物葉無柄,成兩列互生於莖上,覆瓦狀排列,每個葉片深裂而分為背腹兩部份,在上面的裂片稱背裂片,浮在水面上,長圓形或卵狀,中部略內凹,上面密被瘤狀突起,綠色,肉質,基部肥厚,下表面隆起,形成空腔,叫共生腔,腔內寄生著能固氮的魚腥藻;腹裂片近似貝殼狀,膜質,覆瓦狀緊密排列,透明,無色,或近基部處呈粉紅色,略增厚,沉於水下,主要起浮載作用,若植物體處於直立生長狀態,則腹裂片向背裂片形態轉化,具有和背裂片同樣的光合作用功能,葉片內的花青素會由於外界溫度的影響,會由綠色變為紅色或黃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滿江紅屬
  • 拉丁學名:Azolla Lam.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 :蕨綱 Filicopsida
  • 亞綱:薄囊蕨亞綱 Leptosporangiatidae
  • :槐葉苹目 Salviniales
  • :滿江紅科 Azollaceae
  • :滿江紅屬
  • 屬模式:Azolla filiculoides Lam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下級分類,檢索表,物種介紹,

形態特徵

通常為小型漂浮水生蕨類
根狀莖細弱,有明顯直立或呈之字形的主幹,易折斷,綠色,有原始管狀中柱,側枝腋生或腋外生,呈羽狀分枝,或假二歧分枝,通常橫臥漂浮於水面,或在水淺時或植株生長密集的情況下,則呈蓮座狀生長,莖則挺立向上,可高出水面3-5厘米。
孢子果有大小兩種,多為雙生,少為4個簇生於莖的下面分枝處;大孢子果體積遠比小孢子果小,位於小孢子果下面,幼小時被孢子葉所包被,長圓錐形,外面被果壁包裹著,內藏一個大孢子,頂部有帽狀物覆蓋,成熟時帽脫落,露出被一圈纖毛圍著的漏斗狀開口,精子經由開口進入受精,漏斗狀開口下面的孢子囊體上,圍著3-9個無色海綿狀所謂浮膘的附屬物,浮載著整個孢子囊體漂浮水上等待受精,以及受精後孢子體幼苗階段的發育;小孢子果體積是大孢子果的4-6倍,呈球形或桃狀,頂部有喙狀突起,外壁薄而透明,內含多數小孢子囊,小孢子囊球形,有長柄,每個小孢子囊內有64個小孢子,分別著生在5-8個無色透明的泡膠塊上,泡膠塊表面有因種類不同而有各種形狀的附屬物,這些附屬物幫助泡膠塊固定於大孢子囊體上,便於精子進入大孢子囊進行受精;大小孢子均為圓形,三裂縫。
染色體基數x=22。

地理分布

屬模式: Azolla filiculoides Lam., 原產於智利南部,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及歐洲。其他各洲也引种放養。本屬可劃分為下面2個亞屬。

下級分類

三膘滿江紅亞屬 Subgen. Azolla
九膘滿江紅亞屬 Subgen. Rhizosperma (Meyen) Y. X. Lin

檢索表

1大孢子囊外面有9個浮膘,泡膠塊上僅有少數單一或不規則分枝的絲狀毛,側枝明顯腋生,其數目與莖葉的相等。滿江紅
1大孢子囊外面有3個浮膘,泡膠塊上有錨狀毛,側枝腋外生,其數目比莖葉片數目少。細葉滿江紅

物種介紹

滿江紅Azolla imbricata(Roxb.) Nakai
1a. 滿江紅(原變種)var. imbricata
小型漂浮植物。植物體呈卵形或三角狀,根狀莖細長橫走,側枝腋生,假二歧分枝,向下生鬚根。葉小如芝麻,互生,無柄,覆瓦狀排列成兩行,葉片深裂分為背裂片和腹裂片兩部份,背裂片長圓形或卵形,肉質,綠色,但在秋後常變為紫紅色,邊緣無色透明,上表面密被乳狀瘤突,下表面中部略凹陷,基部肥厚形成共生腔;腹裂片貝殼狀,無色透明,多少飾有淡紫紅色,斜沉水中。孢子果雙生於分枝處,大孢子果體積小,長卵形,頂部喙狀,內藏一個大孢子囊,大孢子囊只產一個大孢子,大孢子囊有9個浮膘,分上下兩排附生在孢子囊體上,上部3個較大,下部6個較小;小孢子果體積遠較大,球圓形或桃形,頂端有短喙,果壁薄而透明,內含多數具長柄的小孢子囊,每個小孢子囊內有64個小孢子,分別埋藏在5-8塊無色海綿狀的泡膠塊上,泡膠塊上有絲狀毛。
廣布於長江流域和南北各省區。生於水田和靜水溝塘中。朝鮮、日本也有。
本植物體和藍藻共生,是優良的綠肥,又是很好的飼料,還可藥用,能發汗,利尿,祛風濕,治頑癬。
1b. 多果滿江紅(變種)var. prolifera
本變種主要區別於原變種在於植物體到了秋末時候大量結大小孢子果(比例達到1:1),在冬季植物體大都死亡,來年只靠大小孢子果繁殖。
產山東(郯城)和河南(桐柏)。生水田和池塘中。
1c. 常綠滿江紅(變種)var. sempervirens
本變種區別於原變種僅在於植物體終年保持常綠,不受季節溫度變化而改變顏色,腹裂片不飾有紫紅色。
產福建、廣東、廣西。生於水田和溝塘中。越南也有分布。
細葉滿江紅Azolla filiculoidesLam.
本種與我國常見的滿江紅不同在於植株粗壯,側枝腋外生出,側枝數目比莖葉的少,當生境的水減少變乾或植株過於密集擁擠時,植物體會由平臥變為直立狀態生長,腹裂片功能也向背裂片功能轉化。大孢子囊外壁只有3個浮膘,小孢子囊內的泡膠塊上有無分隔的錨狀毛,極易與上種區別。
本種原產於美洲,現已擴散到全世界。我國70年代引進放養和推廣利用,現也幾乎遍布全國各地的水田。本種植株比常見的滿江紅粗大,耐寒,能大量結孢子果和容易進行有性繁殖,不僅被引种放養和利用,而在有些地方已歸化成為野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