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滿歌行
為樂未幾時,遭時嶮巇,逢此百離。
伶丁荼毒,愁苦難為。
遙望極辰,天曉月移。
憂來填心,誰當我知。
戚戚多思慮,耿耿殊不寧。
禍福無形,惟念古人,遜位躬耕。
遂我所願,以茲自寧。
自鄙棲棲,守此末榮。
暮秋烈風,昔蹈滄誨,心不能安。
攬衣瞻夜,北斗闌乾。
星漢照我,去自無他。
奉事二親,勞心可言。
窮達天為,智者不愁,多為少憂。
安貧樂道,師彼莊周。
遺名者費,子遐同游。
往者二賢,名垂千秋。
飲酒歌舞,樂復何須。
照視日月,日月馳驅。
轗軻人間,何有何無。
貪財惜貴,此一何愚。
鑿石見火,居代幾時?
為當歡樂,心得所喜。
安神養性,得保遐期。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滿歌:即懣歌,寫胸中煩悶的歌。
⑵為樂:指踏入仕途。
⑶嶮巇(xiǎn xī):崎嶇危險,喻時世傾危。
⑷離:同“罹”,憂也。
⑸伶丁:孤獨。荼毒:毒害,此指苦痛。
⑹極辰:極星,即北極星。
⑺耿耿:心中不安貌。
⑻遜位:避讓官位。
⑼棲棲:匆忙,指官場公務繁忙。
⑽末榮:言其爵微祿薄。
⑾闌乾:縱橫交錯貌。
⑿星漢:銀河。
⒀莊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⒁子遐:情況不詳,一說指惠施。
⒂轗軻(kǎn kē):即坎坷,車行不利,喻人事不順。
⒃鑿石見火:喻人生短暫,像石頭上敲出的火星一閃即滅。
⒄居代:居世。
⒅遐期:高齡。
白話譯文
當官沒多久,即遭時世危,千憂萬患盡相遇。
孤苦伶仃,痛愁難已。
遙望北極星,直到天曉月沉西。
滿腹惱人事,誰是我知己?
悲傷多疑慮,惶恐難安寧。
禍福旦夕事,來去無蹤影。惟念古賢人,辭官返里去躬耕。
遂我平生志,求得心寧靜。
何苦忙公務,守住祿位哪裡有光榮!
深秋颳大風,情如漂泊大海上,心中七上八下不能安。
攬衣出戶看夜空,北斗七星光芒四射正燦爛。
銀河照我行,歸田無他念。
奉侍父母兩老人,再勞再累心自甘!
窮困通達皆天意,聰明的人不去愁,努力耕作,身勞少煩憂。
安貧樂道,學習莊周。
何須枉求名,樂與子遐一類的人去同游。
昔日兩賢人,聖名垂千秋。
飲酒伴歌舞,行樂須及時。
抬頭看看天上的太陽和月亮,太陽、月亮不停驅馳如過隙。
坎坷人間世,何必論得失?
貪財惜富貴,豈不太愚痴!
人生短暫如石火,在世能幾日?
當歡樂時且歡樂,只要合心意。
既安神來又養性,得保長壽無限期。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東漢末年。東漢後期,社會動亂,戰禍遍及各地,人們普遍感到人生無常,而趨向消極悲觀。封建官吏為擺脫政治鬥爭的旋渦,遠禍晉身,便趨奉老莊的隱逸思想。這首詩正是反映了這樣的社會現實。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是漢樂府民歌的特色,這一特色也充分地體現在這首《滿歌行》中。用鋪陳的手法,通過對詩人自己的遭遇、志趣、思想、認識的敘述,剖白、刻畫了抒情主人公這個遠禍晉身、嚮往隱逸的封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全詩共分為五解。從開頭到“誰當我知”為第一解,寫自己亂世逢憂不被人理解的遭遇。踏入仕途沒幾時,便遇上亂離的世道。家國、自身、前途抱負,各種憂患一起向自己襲來。孤獨痛苦,就如同難治的病無法擺脫,無人理解。詩人在鋪敘的過程中,抓住表現主人公心理活動的細節描寫,“遙望極辰,天曉月移”,對深刻地展現人物內心世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二解自“戚戚多思慮”到“守此末榮”,傾吐辭官歸隱、躬耕隴畝之志。動盪的時局,多變的官場,使詩人對“禍福無形”的仕途生涯充滿憂慮和恐懼,以致使他“耿耿殊不寧”,真有點惶惶不可終日的情形。擔驚受怕,就為那微爵薄祿,有何不可割捨呢?他要像古代許由一類隱士一樣淡泊功名,躬耕隴畝,滿足平日願望,以此來求得內心的平靜。
從“暮秋烈風”到“勞心可言”為第三解,寫歸隱前的思想顧慮。“暮秋烈風”“昔蹈滄海”,詩人藉助比喻、象徵的手法,形象含蓄地表現歸隱時的顧慮。正值暮秋烈風天氣,漂泊大海上,心潮滾滾,猶如洶湧起伏的海濤一樣難以平靜。這種藝術手法,令人聯想,耐人尋味。“攬衣瞻夜,北斗闌乾”,既是對詩人動作的具體描寫,又是對詩人心理活動的剖析。詩人內心憂慮,夜不能寐,攬衣出戶星斗。銀河照著詩人,使他辭官歸隱,不再憂慮。奉養父母雙親,使心勞累何待言。
第四解自“窮達天為”到“名垂千秋”,集中抒發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詩人面對戰禍遍地的社會無能為力,但卻不甘心,又要達到內心平衡,只好藉助於“天命”,再加上頗具“聖名”的先行者,為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尋找堂皇的理由。他認為一個人處境的窮困和通達是由天決定的,因此明白窮達之理的“智者”就不會因處境困頓而犯愁。雖知躬耕之勞辛苦,但“身雖多為”,而“心自少憂”。“安貧樂道”以下六句,明確指出“安貧樂道”的主張,並且把莊周和子遐奉為榜樣,要像他們那樣處世。
第五解從“飲酒歌舞”至篇末,寫如何處世,才能長壽。這一解,詩人主要以議論的方式,抒寫了人生在世如“鑿石見火”,應及時行樂,修身養性,以保長壽,抒寫了消極悲觀的遠禍晉身的處世態度。
強烈的現實主義內容,對人生態度自然直率的表達是這首詩的一大特色。語言精練,富有理趣。無意塑造形象,但一個封建士大夫、忠臣、孝子、隱士的形象卻躍然紙上。
名家點評
清代
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卷二:中多達語,每單作一句,往往生姿。“守此末榮”下入“暮秋烈風”句,甚妙,景物悽慘,動幾許思歸之心。……“鑿石見火”,迸散忽滅,比壽命,語甚奇。“居代”字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