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安國

滿安國(1797-1873年),大理政權總掌教滿公安國大經師是陝西涇陽縣回村人,生於嘉慶二年(1797)九月二十四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滿安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涇陽縣回村
  • 出生日期:1797年9月24日
  • 逝世日期:1873年
史記,後記,

史記

七歲內本村清真寺學經,十歲入私塾學堂攻書,十七歲到靈洲馬化龍之父馬以德門下就讀,因馬以德有反清行實,被官府監視不便教學,送幼壯之安國往南關馬阿訇及山東聘入之金大阿訇帳下繼續深造。安國刻苦研讀《古蘭》和《聖訓》《教法》辭辭深究,字字追源,務求其實,致學富滄海,業蘊嵩巍,上通宇宙紋路,下徹地理脈絡,精之華之。
道光元年(辛巳),滿老二十四歲遍訪陝、甘、寧各地,以古蘭聖訓澆潤人心,喚醒民眾闡揚教義,閃電雷鳴復馬明心導師遺志撫擊滿清,拯救黎民。力主“血脖子精神”除卻愛辛覺羅瘟神而被控,道光帝傳旨緝拿不遂。
道光二年,靈洲太爺馬以德派他到雲南組織反清,三月二十七日他到永昌。
大軍經師原姓鄭,名定國,入滇後為避人耳目改為滿安國。與馬復初、馬朝真、馬瑞卿為善,不露鋒角。
道光十八年永昌城回眾奉請為教長,即開學。張伊瑪、大白象、桑道三、楊秀、(杜文秀)、蔡發春等18 人為首屆學徒,繼傳其志,張網獵物,杜文秀為其得意門生,播種反清種籽。
大經師學富三海,品超群儒,好靜寡言。常日:“靜坐三秋獨省己,莫與群人多是非”。又說:“學問無他,會讀會寫會用先取信於自信,真知有限求精求浩求實不亦樂呼”!
大經師阿漢,波斯文背如流水,教授有方。杜文秀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在學習伊斯蘭教經典的同時,也攻讀漢學經籍。這由“某自幼曾經攻讀經史,凡諸子百家孔孟子學說無不精通。而尤為嗜好古蘭天經”。
(遺囑)可資證明,爾後杜文秀和前面提到的5位同學都先後成為各地區的起義領袖,可以證實滿安國大經師播種的反清種籽,已經在他們的心田發芽生根,而於杜文秀則成長為參天大樹了。
在同學諸生中杜文秀穎脫不群,為大經師所器重,悉心教誨,杜文秀則學而不厭,6年寒窗,終於把30本古蘭熟度講透,融會貫通。他如聖訓、教法、文法、修辭等,莫不按部就班,一一吃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在聖紀節畢業典禮上,大經師親手給他們18位同學穿上了聖袍綠衣,給他們戴上了(六邊六方)爾勒什形象尊貴的冠冕,打上纏頭.從此杜文秀榮幸地成為穿衣阿訇。
1856年五月初六日,杜文秀攻克大理,成立帥府。1857年大理政權穩定,杜文秀迫不及待地命人把恩師滿安國從永昌奉迎到帥府為總掌教。1862年以西門清真寺設定都掌教學堂。以恩師滿安國為學堂總掌教。以馬騰龍為保老師祖墳瑩的掌教,兼專講。以馬瑞卿(老接城)為學堂大掌教,專講。以沙義清為西門清真寺的掌教。以羅萬保為南門清真寺掌教,以馬雲漢為東門清真寺掌教。以沐秀山為四牌坊清真寺掌教。以王有國為潭子口清真寺掌教。以杜萬榮為都掌教伊瑪,專領拜。設定齊備,招生兩班,甲班30名,乙班33名,因穆罕默德聖人活了63歲,因此招生63名,不得增減。
都掌教學堂重八大課業:古蘭、聖訓、教法、漢文、農業、醫學、正史、練武。其中農業課重實踐,定每周六為宣政扶農日。這天學堂師生下至各村挑糞,散糞,挖田,犁地,收割打場,清溝放水,與農民同坐黃連樹下,共嘗苦膽人生。宣政扶農一舉兩得。荷邑、彎橋、趙洲等村(鎮)農家老人說:“哈里法(學生)是帥府與農家中間的天生橋,(連心帶)確不虛傳。”從八大課業教學內容來看,它突出了以往單純的教經,實行中阿並授,
這是中國第一所最成功的中阿大學。重視實踐學以致用,農業、醫學、政史、練武等科的設定是為適應農村生活、政治、軍事等方面的需要,這所綜合大學不但是中阿大學,也是農醫大學,還是軍政大學。這在我國近代伊斯蘭教史上無疑是一次偉大的創舉。從校名定為“都掌教學堂”來看,都掌教就是總掌教,顧名思義,大經師滿安國和杜文秀很有開創精神,就是要培養大批能獨當一面的總掌教人才。
杜文秀徵得(老接城)馬瑞卿,米映山,馬仲山的同意,央請滿安國大經師繕書,聘沙涵金,沐浴,忽星斗,馬本善,馬純龍,馬騰霄,馬千里,趙保國,楊德春,十位阿訇雕刻,西門都掌教學堂全寺阿訇60人,印刷,裝訂,歷時兩年完成這項龐大計畫,共得1441部,半價售各清真寺。此舉,中國伊斯蘭有史以來獨一次。
杜文秀考慮到《古蘭》阿語音譯為“古勒阿乃”,中國人讀之不易。既思“古蘭為宇宙之寶,人間萬有之寶,真主明命,穆民愛之如命,遂敬名《寶命真經》。”又虛心請教名貫中西的爾林泰斗馬復初老巴巴得到明確復函:
爾榆刻印《古蘭天經》之舉,甚善。求主默助,按時其成。楊秀敬《寶命真經》一名,至善至美,不可更替。此復。
愚師復初,壬戌年三月初三日
木刻《古蘭經》扉頁正中直書“寶命真經”四字核桃大小,筆力鋼勁深厚。上款:大元帥新?;下款:板存明經館。後版毀於同治兵燹。滇西民間殘存者已為鳳毛麟角,但可以見證中國哲合忍耶大經師滿安國敢為天下為先,首次書寫出版中第第一部最珍貴的木刻版<<古蘭經>>鐫大經師稱得上近代中國伊斯蘭開花者,結果者是杜文秀《古蘭釋義八千題》舉世無雙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杜文秀穿衣後中首名秀才後動筆,到同治九年(1870年)的27年中陸續完成的一部約50多萬字的巨著。那時杜文秀才17歲,或問一個少年何以能開始寫如此巨大著作?這由扉頁“提語”(序)中可以得到答案:“譯註此經頗為不易,若非滿老教長安國——吾知罕格恩師也”——躬身垂訓,細語釋疑,粗中指妙,妙中點微,微中拔精,一言上通宇宙,下徹塵微,諄諄教誨,洗洗交接,意不可以誤,言不可失,豈有今日之成?既成,先感謝真主,次感謝恩師垂益非淺也。”由此可知大經師對杜文秀的幫助是舉足輕重的。杜文秀能際遇這樣的海學爾林為師,名師出高徒,其學識自然非同凡響了。1857年正月初四日,大元帥命人奉迎大經師入帥府為總掌教,白日裡主講於西門都掌教學堂,朝夕者大元帥執經問難,點破機密。永昌六年,師府十八年,大元帥享其教誨二十四年。故杜文秀能成為世所未料之伊斯蘭超群拔類的大阿訇。

後記

壬申年(1873年)臘月二十二日,大經師率海里發七人出逃,經漾濞至永平。二十四日到永平大尖山,清兵百人尾追,大經師命七人先逃,生死同歸不可分散,“我在此領舍西德了。”洗小淨禮撇申,剛向真主叩下頭時,頭被匪首段瑞梅一刀砍下,奇蹟出現了,一股青煙從大經師身上浮起,冉冉升上天空。變為一位銀須白髮的老人家手拿洗臉壺腳踩白雲飄向遠方不見了。圍觀的清兵十分驚恐,段瑞梅也好奇又往地下看,太嚇人屍身和頭不見了,只有三滴血,段瑞梅大驚趕緊命清兵挖土蓋三滴血,並壘成一個大墳堆。從此,該墳取名“老仙巴墳”。每年四季,全國各地不少穆斯林都慕名而來拜謁憑弔,開經、乾爾麥里。大經師享年七十五歲。生於二十四日,死於二十四日,二十四者,清真言字母數也。他,學傳後代,名貫千秋”。七名海里發逃至大箐村時被清兵包圍,二十五日全部被殺,本地漢民安埋了他們,並取名為“七堆墳”。真是鮮血噴霧氣,鐵骨鎮山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