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龍草

滾龍草

滾龍草,中藥名。為膜蕨科植物城口瓶蕨Trichomanes fargesii Christ的全草。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涼血之功效。常用於吐血,便血,尿血,淋濁。

基本介紹

  • 中藥名稱:滾龍草
  • 別名:滾山龍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薄囊蕨綱
  • :水龍骨目
  • :膜蕨科
  • :瓶蕨屬
  • :城口瓶蕨
  • 分布區域:四川、貴州、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9~15g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淡,性涼。

功效

清熱,涼血。

主治

用於吐血,便血,尿血,淋濁。

相關配伍

1、治吐血:滾龍草9g,仙桃草15g,仙鶴草9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血尿、淋濁:滾龍草9g,石韋15g,海金沙6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中型附生蕨類,植株攀援,長6-9米。根莖灰褐色,橫走,疏被淡褐色扁平多細胞節狀毛,無根。葉膜質,遠生,葉腋有被節狀毛的芽;柄極短,近無翅;葉片狹卵形,長6-10厘米,寬2.5-3厘米,三回羽狀分裂;裂片12-15對,互生,彼此以狹翅相連,狹卵形或狹橢圓形,下部的較大,長1.2-1.8厘米,寬6-8毫米;二回裂片4-6對,互生,彼此以狹翅相連,斜倒卵形,羽狀分裂;裂片1-2對,互生,長圓形,葉軸及葉脈背面均有淡褐色節狀毛;葉脈羽狀,末回裂片具小脈1條。孢子囊群位於末回裂片頂端,囊苞管狀,呈狹長的漏斗形,長約1.5毫米,寬約1毫米,常下彎,口部膨大,邊緣外卷;囊托絲狀,黑色,伸出於囊苞之外。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樹幹上。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