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水

汛期高水位歷時較長時,在滲壓作用下,堤前的水向堤身內滲透,叫做滲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滲水
  • 外文名:water seepage
原因分析,搶護原則,搶護方法,

原因分析

堤防產生滲水的主要原因有:①超警戒水位持續時間長;②堤防斷面尺寸不足;②堤身填土含沙量大,臨水坡又無防滲斜牆或其他有效控制滲流的工程措施;④由於歷史原因,堤防多為民工挑土而築,填土質量差,沒有正規的碾壓,有的填築時含有凍土、團塊和其他雜物,夯實不夠等;⑤堤防的歷年培修,使堤內有明顯的新老結合面存在;⑧堤身隱患,如蟻穴、蛇洞、暗溝、易腐爛物、樹根等。

搶護原則

滲水的搶護原則應是“前堵後排”,“前堵”即在堤臨水側用透水性小的粘性土料做外幫防滲,也可用蓬布、土工膜隔滲,從而減少水體入滲到堤內,達到降低堤內浸潤線的目的;“後排”即在堤背水坡上做一些反濾排水設施,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如土工織物、沙石料或稻草、蘆葦做反濾設施,讓已經滲出的水,有控制地流出,不讓土粒流失,增加堤坡的穩定性。背水坡反濾排水只緩解了堤坡表面土體的險情,而對於滲水引起的滑動效果不大,需要時還應做壓滲固腳平台,以控制可能因堤背水坡滲水帶來的脫坡險情。

搶護方法

臨水截滲
為減少堤防的滲水量,降低浸潤線,達到控制滲水險情發展和穩定堤防邊坡的目的,特別是滲水險情嚴重的堤段,如滲水出逸點高、滲出渾水、堤坡裂縫及堤身單薄等,應採用臨水截滲。①複合土工膜截滲。堤臨水坡相對平整和無明顯障礙時,採用複合土工膜截滲是簡便易行的辦法。具體做法是:在鋪設前,將臨水坡面鋪設範圍內的樹枝、雜物清理乾淨,以免損壞土工膜。土工膜順坡長度應大於堤坡長度lm,沿堤軸線鋪設寬度視堤背水坡滲水程度而定,一般超過險段兩端5—10m,幅間的搭接寬度不小於50cm。每幅複合土工膜底部固定在鋼管上,鋪設時從堤坡頂沿坡向下滾動展開,土工膜鋪設的同時,用土袋壓蓋,以免土工膜隨水浮起,同時提高土工膜的防沖能力,也可用複合土工膜排體作為臨水面截滲體。②拋粘土截滲。當水流流速和水深不大且有粘性土料時,可採用臨水面拋填粘土截滲。將臨水面堤坡的灌木、雜物清除乾淨,使拋填粘土能直接與堤坡土接觸。拋填可從堤肩由上向下拋,也可用船隻拋填。當水深較大或流速較大時,可先在堤腳處拋填土袋構築潛堰,再在土袋潛堰內拋粘土。粘土截滲體一般厚2—3m,高出水面1m,超出滲水段3—5m。
背水坡反濾溝導滲
當堤背水坡大面積嚴重滲水,而在臨水側迅速做截滲有困難時,只要背水坡無脫坡或滲水變渾情況,可在背水坡及其坡腳處開挖導滲溝,排走背水坡表面土體中的滲水,恢復土體的抗剪強度,控制險情的發展。①導滲溝的布置形式。導滲溝的布置形式可分為縱橫溝、“Y”字形溝和“人”字形溝等。以“人”字形溝的套用最為廣泛,效果最好,“Y”字形溝次之;②導滲溝尺寸。導滲溝的開挖深度、寬度和間距應根據滲水程度和土壤性質確定。一般情況下,開挖深度、寬度和間距分別選用30—50cm、30—50cm和6—10m。導滲溝的開挖高度,一般要達到或略高於滲水出逸點位置。導滲溝的出口,以導滲溝所截得的水排出離堤腳2—3m外為宜,儘量減少滲水對堤腳的浸泡;③反濾料鋪設。邊開挖導滲溝,邊回填反濾料。反濾料為沙石料時,應控制含泥量,以免影響導滲溝的排水效果;反濾料為土工織物時,土工織物應與溝的周邊結合緊密,其上回填碎石等一般的透水料,土工織物搭接寬度以大於20cm為宜;回填濾料為稻糠、麥秸、稻草、柳枝、蘆葦等,其上應壓透水蓋重。反濾導滲溝對維護堤坡表面土的穩定是有效的,而對於降低堤內浸潤線和堤背水坡出逸點高程的作用相當有限。要徹底根治滲水,還要視工情、水情、雨情等確定是否採用臨水截滲和壓滲因腳平台。
背水坡貼坡反濾導滲
當堤身透水性較強,在高水位下浸泡時間長久,導致背水坡面滲流出逸點以下土體軟化,開挖反濾導滲溝難以成形時,可在背水坡作貼坡反濾導滲。在搶護前,先將滲水邊坡的雜草、雜物及鬆軟的表土清除乾淨;然後,按要求鋪設反濾料。根據使用反濾料的不同,貼坡反濾導滲可以分為三種:土工織物反濾層;沙石反濾層;梢料反濾層。
透水壓滲平台
當堤防斷面單薄,背水坡較陡,對於大面積滲水,且堤線較長,全線搶築透水壓滲平台的工作量大時,可以結合導滲溝加間隔透水壓滲平台的方法進行搶護。①沙土壓滲平台:首先將邊坡滲水範圍內的雜草、雜物及鬆軟表土清除乾淨,再用沙礫料填築後戧,要求分層填築密實,每層厚度30cm,頂部高出浸潤線出逸點0.5—1.0m,頂寬2—3m,戧坡一般為1:3—1:5,長度超過滲水堤段兩端至少3m;②梢土壓滲平台。當填築砂礫壓滲平台缺乏足夠料物時,可採用梢土代替沙礫,築成梢土壓浸平台。其外形尺寸以及清基要求與沙土壓滲平台基本相同,梢土壓滲平台厚度為l~1.5m。貼坡段及水平段梢料均為三層,中間層粗,上、下兩層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