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水面

滯水面是指土層中暫時性飽和的土壤水面,常分布於黏土層上方或其他半透水和不透水土層上方。滯水常被非飽和土壤或地質層與地下水隔離。滯水的水面為滯水面,滯水所在的土層為滯水層,滯水所存在的土壤剖面稱為滯水積水帶,滯水是滯水積水帶的主要類型水分。如果滯水層具有足夠的透水性,並能夠使滯水流動,則稱之為滯水傳導層。滯水主要為包氣帶中局部隔水層上的重力水。常分布於砂層中的黏土夾層之上和石灰岩中溶洞底部有黏性土充填的部位。上層滯水由雨水、融雪水等滲入時被局部隔水層阻滯而形成,消耗於蒸發及沿隔水層邊緣下滲。

由於接近地表和分布局限,上層滯水的季節變化劇烈,一般多在雨季存在,旱季消失。上層滯水的特徵是分布於接近地表的包氣帶內,與大氣圈關係密切;這類水是季節性的,主要是靠大氣降水和地表水下滲補給,故分布區與補給區一致,以蒸發或逐漸向下滲透到潛水中的方式排泄;雨季水量增加,乾旱季節減少甚至完全消失;上層滯水可直接利用但分布面積小,水量也小,季節變化大,容易受到污染,只能作小型或暫時性供水水源。從工程地質角度看,上層滯水常是引起土質邊坡滑坍、黃土路基沉陷、路基凍脹等危害的重要因素。在凍土地區凍土層融化過程中,往往在未完全融化的凍層上形成土壤臨時滯水帶,其水分對春作物有一定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