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歷史沿革,痢疾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症鑑別,相關檢查,辨證論治,辨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痢疾是以大便次數增多,腹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黏凍為症狀。是夏秋季節常見的傳染病。
歷史沿革
1、《內經》稱本病為“腸澼”、“赤沃”,指出感受外邪和飲食不節是兩個致病的重要環節。
2、《難經》稱之為“大瘕泄”,指出“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
3、《傷寒論》、《金匱要略》將痢疾與泄瀉統稱為“下利”,其治療痢疾的有效方劑白頭翁湯等一直為後世沿用。
4、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有“天行毒氣,夾熱腹痛下痢”之說,以“痢”稱本病,逐步為後世醫家所接受。
5、《千金要方》稱本病為“滯下”。
6、宋代《濟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今之所謂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
7、《丹溪心法》進一步闡明痢疾具有流行性、傳染性,指出“時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並論述痢疾的病因以“濕熱為本”,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則。
8、清代有痢疾專著,如吳道瓊的《痢症參匯》、孔毓禮的《痢疾論》。
痢疾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節討論的內容以西醫學中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為主,而臨床上潰瘍性結腸炎、放射性結腸炎、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現類似本節所述痢疾的症狀者,均可參照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
1、 外感時邪
本病多由感受時令之邪而發病,感邪的性質有三:一為疫毒之邪,內侵腸胃,發病驟急,形成疫毒痢;二為濕熱之邪。濕鬱熱蒸,胃腸氣機阻滯,發為濕熱痢;三為夏暑感寒傷濕,寒濕傷中,胃腸不和,氣血壅滯,發為寒濕痢。
2、 飲食不潔(節)
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釀生濕熱,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損傷脾胃,中央受困,濕熱或寒濕、食積之邪內蘊,腸中氣機阻滯,氣滯血瘀,與腸中腐濁相搏結,化為膿血,而致本病。
病機
痢疾病位在大腸,與脾、胃相關,可涉及腎。病理因素以濕熱疫毒為主,病理性質分寒熱虛實。基本病機為邪蘊腸腑,氣血壅滯,傳導失司,脂絡受傷而成痢。病理性質:初期多為實證,因濕熱或寒濕所致。下痢日久,可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病理演變:濕熱疫毒內侵,毒盛於里,熏灼腸道,耗傷氣血,為疫毒痢。如痢疾失治,遷延日久,或收澀太早,關門留寇,正虛邪戀,可發展為下痢時發時止,日久難愈的休息痢。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以腹痛,里急後重,大便次數增多,排赤白膿血便為症狀。
2、暴痢疾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惡寒、發熱等;久痢疾起病緩慢,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疫毒痢病情嚴重而病勢兇險,以兒童為多見,起病急驟,腹痛、腹瀉尚未出現之時,即有高熱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淺表,神昏驚厥,而痢下、嘔吐並不一定嚴重。
3、多有飲食不潔史;急性起病者多發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四季皆可發生。
病症鑑別
痢疾與泄瀉
兩者多發於夏秋季節,病位在胃腸,病因亦有相似之處,症狀都有腹痛、大便次數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數多而量少,痢下赤自膿血,腹痛伴里急後重明顯。而泄瀉大便溏薄,糞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無赤白膿血便,腹痛多伴腸鳴,少有里急後重感。泄瀉、痢疾兩病在一定條件下,又可相互轉化,或先瀉後痢,或先痢後瀉。一般認為先瀉後痢病情加重,先痢後瀉病情減輕。
相關檢查
糞便常規、血常規檢查。大便培養出致病菌是確診的關鍵。必要時可行X線鋇劑,結腸鏡檢查,有助於鑑別診斷。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久暴,察虛實主次
暴痢發病急,病程短,腹痛脹滿,痛而拒按,痛時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後重暫時減輕者為實;腹痛綿綿,時輕時重,病程長,腹痛綿綿,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後重不減,墜脹甚者,常為虛中夾實。
2、辨寒熱偏重
大便排出膿血,色鮮紅,甚則紫黑,稠厚腥臭,腹痛,里急後重明顯,口渴,口臭,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屬熱;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里急後重不明顯,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脈沉細者屬寒。
3、 辨傷氣、傷血
下痢白多赤少,濕邪傷及氣分;赤多白少,或以血為主者,熱邪傷及血分。
治療原則
熱痢清之,寒痢溫之,初痢實則通之,久痢虛則補之,寒熱交錯者清溫並用,虛實夾雜者攻補兼施。痢疾初起之時,以實證、熱證多見,宜清熱化濕解毒;久痢虛證、寒證,應予補虛溫中,調理脾胃,兼以清腸,收澀固脫。如下痢兼有表證者,宜合解表劑,外疏內通,夾食滯可配合消導藥消除積滯。劉河間提出:“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和血之法,可用於痢疾的多個證型,赤多重用血藥,白多重用氣藥。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辯證治療過程中,始終應顧護胃氣。
治療痢疾之禁忌:忌過早補澀,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證治分類
(一)濕熱痢
症狀:腹部疼痛,里急後重,痢下赤白膿血,黏稠如膠凍,腥臭,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腸化濕、調氣和血。
方藥:芍藥湯加減。
常用藥:芍藥、當歸、甘草、木香、檳榔、大黃、黃芩、黃連、肉桂、金銀花。
(二)疫毒痢
症狀:起病急驟,壯熱口渴,頭痛煩躁,噁心嘔吐,大便頻頻,痢下鮮紫膿血,腹痛劇烈,後重感特著,甚者神昏驚厥,舌質紅絳,舌苔黃燥,脈滑數或微欲絕。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除積。
方藥:白頭翁湯合芍藥湯加減。
常用藥: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銀花、地榆、牡丹皮、芍藥、甘草、木香、檳榔。
(三)寒濕痢
症狀: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凍,白多赤少,或為純白凍,里急後重,口淡乏味,脘脹腹滿,頭身困重,舌質或淡,舌苔白膩,脈濡緩。
治法:溫中燥濕,調氣和血。
方藥:不換金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藿香、蒼朮、半夏、厚朴、炮姜、桂枝、陳皮、大棗、甘草、木香、枳實。
(四)陰虛痢
症狀: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膿血黏稠,或下鮮血,臍下灼痛,虛坐努責,食少,心煩口乾,至夜轉劇,舌紅絳少津,苔膩或花剝,脈細數。
治法:養陰和營,清腸化濕。
方藥:黃連阿膠湯合駐車丸加減。
常用藥:黃連、黃芩、阿膠、芍藥、甘草、當歸、乾薑、瓜蔞。
(五)虛寒痢
症狀:腹部隱痛,纏綿不已,喜按喜溫,痢下赤白清稀,無腥臭,或為白凍,甚則滑脫不禁,肛門墜脹,便後更甚,形寒畏冷,四肢不溫,食少神疲,腰膝酸軟,舌淡苔薄白,脈沉細弱。
治法:溫補脾腎,收澀固脫。
方藥:桃花湯合真人養臟湯。
常用藥:人參、白朮、乾薑、肉桂、粳米、炙甘草、訶子、罌粟殼、肉豆蔻、赤石脂、當歸、白芍、木香。
(六)休息痢
症狀:下痢時發時止,遷延不愈,常因飲食不當、受涼、勞累而發,發時大便次數增多,夾有赤白黏凍,腹脹食少,倦怠嗜臥,舌質淡苔膩,脈濡軟或虛數。
治法:溫中清腸,調氣化滯。
方藥:連理湯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乾薑、茯苓、甘草、黃連、枳實、木香、檳榔。
其他療法
針灸療法
主穴:天樞、下脘、上巨虛、關元、合谷。
配穴:濕熱痢加曲池、內庭;寒濕痢加中脘、氣海;噤口痢加中脘、內庭;休息痢加脾俞、胃俞、關元、腎俞。
操作:關穴用平補平瀉法;其餘主穴用瀉法。配穴按虛補實瀉法操作。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療2次,每次留針30分鐘。寒濕痢、休息痢及久痢脫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點刺出血。
轉歸預後
至於痢疾的預後轉歸,古人常以下痢的色、量等情況判斷。下痢有糞者輕,無糞者重,痢色如魚腦,如豬肝,如赤豆汁,下痢純血或屋漏者重。同時應根據其臨床表現,分辨病情輕重,判斷病者預後,特別注意觀察其邪毒熾盛情況,胃氣有無衰敗,陰津是否涸竭,陽氣是否虛脫。一般來說,能食者輕,不能食者重。下痢兼見發熱不休,口渴煩躁,氣急息粗,甚或神昏譫語,雖下痢次數減少,而反見腹脹如鼓者,常見於疫毒痢及濕熱痢邪毒熾盛,熱入營血之重證,如不及時救治,可發展為內閉外脫證。
預防調護
1、對於具有傳染性的細菌性及阿米巴痢疾,應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以控制痢疾的傳播和流行;如搞好水、糞的管理,飲食管理,消滅蒼蠅等。
2、在痢疾流行季節,可適當食用生蒜瓣,每次1~3瓣,每日2~3次;或將大蒜瓣放入菜食之中食用;亦可用馬齒莧、綠豆適量,煎湯飲用;對防止感染有一定作用。
3、痢疾患者,須適當禁食,待病情穩定後,予清淡飲食為宜,忌食油膩葷腥之品。
文獻摘要
1、《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瀉痢論》:“後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除濕,脈弦則去風。血膿稠粘,以重藥竭之。”
2、《證治要訣·痢》:“痢疾古名滯下,以氣滯成積,積之成痢。治法當以順氣為先,須當開胃,故無飽死痢病也。”
3、《丹溪心法·痢》:“下痢不治之證,下如魚腦者半死半生,下如塵腐色者死,下純血者死,下如屋漏水者死,下如竹筒注者不治。”
4、《濟生方·痢疾》:“今謂之痢疾者,古所謂滯下是也。”
5、《壽世保元·痢疾》:“凡痢初患,元氣未虛,必須下之,下後未愈,隨症調之。痢稍久者,不可下,胃氣敗也。痢多屬熱,亦有虛與寒者,虛者宜補,寒者宜溫。年老及虛弱人,不宜下,大便了而不了者,血虛也,數至圊而不便者,氣虛也。”
6、《類證治裁·痢疾》:“痢多發於秋,即《內經》之腸游也,症由胃腑濕蒸熱壅,致氣血凝結,挾糟粕積滯,進人大小腸,頃刻脂液,化膿血下注,或痢白,痢紅,痢瘀紫,痢五色,腹痛嘔吐,口乾,溺澀,里急後重,氣陷肛墜,因其閉滯不利,故亦名滯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