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祥林嫂》是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琛,莊志,袁雪芬,張桂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滬劇祥林嫂
- 作者:吳琛、莊志、袁雪芬、張桂鳳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79年4月
- 頁數:122 頁
- 定價:0.30 元
- 裝幀:平裝
- 統一書號:8078-1421
《滬劇祥林嫂》是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琛,莊志,袁雪芬,張桂鳳。
《滬劇祥林嫂》是1979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琛,莊志,袁雪芬,張桂鳳。內容簡介內容提要 祥林嫂年輕守寡,婆婆在重債逼迫和衛老二的慫恿下,把祥林嫂賣給山里賀老六為妻。祥林嫂不願,深夜逃至魯四老爺家幫工...
張秀英,浙江慈谿人,生於1922年。十歲時拜前輩演員汪彩蓀為師學唱申曲,改名汪秀英,後入婉社兒童申曲班,不久嶄露頭角。先後與筱文濱、夏福麟、施春軒等同台演出。人物生平 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汪派”創始人。原名張秀英,浙江...
1972年調入上海滬劇團(即今上海滬劇院),曾在《阿必大回娘家》中扮演嬸娘,在《楊乃武與小白菜》中扮演楊淑英,在《日出》一劇中扮演翠喜,在《尋娘記》中扮演小寶娘。人物評價 她塑造的人物質樸真切,深受觀眾稱讚。她的白功口齒...
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稱滬劇。滬劇是以表演現代生活為主的戲曲,其音樂委婉柔和,曲調優美動聽,易於塑造現代的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濃郁時代氣息和真情實感的藝術美。2006年,滬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徐祥,上海滬劇院青年演員,曾為上海滑稽劇團青年演員,滬語網路紅人,後加盟上海滬劇院,電視劇《愛情的邊疆》飾演文文男友,百度《寶藏上海》推薦官 人物經歷 2020年,參加《滬語人氣王》,獲得 冠軍。2020年5月,接受《新聞夜線》採訪...
趙春芳,男,(1914年-2005年11月19日),滬劇生角。原姓蕭,閔行鎮人。逝世於2005年11月19日,農曆乙酉年十月十八日。人物經歷 趙春芳從藝70多年來在滬劇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異的藝術形象。1948年他與楊飛飛、趙雲鳴等自建正藝...
經過深思熟慮,在有關領導的支持下,她與上海滬劇院鑒訂了協定,於1999年7月創建了馬莉莉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綜藝節目 人物評價 馬莉莉扮相亮麗,雍容大方,戲路寬廣,尤其擅長飾演心理成熟的中青年女性形象。她的...
丁是娥(1923年~1988年6月28日),原名潘詠華,滬劇女演員。工花旦、正旦、老旦。唱腔婉轉、綺麗、多彩,關於抒發人物內在感情,自成一家。擅演劇目有《羅漢錢》《雞毛飛上天》《蘆盪火種》《雷雨》等。著有《展開藝術想像的翅膀》。
人物簡介 袁濱忠(1933~1967),江蘇蘇州人。1950年師從著名演員筱文濱學藝,進文濱劇團(後改名為藝華滬劇團)。1951年進愛華滬劇團。袁濱忠在學藝時刻苦鑽研,進步很快。至1955年已成為劇團主要演員之一。他的表演深沉細膩,唱腔融合了...
向佩玲還傾心致力於滬劇教學工作,為培養滬劇接班人做出了新的貢獻。人物故事 向佩玲原名徐洪,蘇州人,生於1935年3月,1950年考取中藝滬劇團,師從向美玲,曾經在《羅漢錢》中扮演燕燕,在《寒梅吐艷》中扮演盛寒梅,在《借黃糠》中...
丁婉娥(1905-1986)原名金小妹,寶山羅涇 (今屬上海)人。幼年家貧,9歲進上海寶成紗廠當童工,常與廠里幾個小姐妹去新世界、先施公司聽灘簧(滬劇早期的名稱)。因仰慕丁少蘭的唱腔和演技,於民國9年(1920年)入“少蘭社”,投師...
筱蘭英(1878年-1954年),女,上海人,原名金水英,戲劇演員。她曾任江蘇省戲劇家協會理事、常州市滬劇團副團長、主要演員,代表作有《四進士》《九更天》《南天門》《連環套》等。人物生平 筱蘭英(1878-1954),本名姚佩蘭。祖籍...
人物生平 邵濱孫、原名念茲(1919——2007.8.4)江蘇太倉人。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上海市第五、第六屆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滬劇院原副院長、藝術顧問,中國劇協第四屆理事。著名滬劇表演藝術...
許幗華(1937年-2021年8月16日),著名滬劇演員。蘇州人,自幼酷愛滬劇,師從著名滬劇表演藝術家丁是娥,1950年進入上藝滬劇團。代表作品《阿必大回娘家》。2021年8月16日,許幗華去世。人物介紹 1936年許幗華出生於江蘇蘇州。她自幼...
在《顧家姆媽》中,顧薌注重強化角色的內在體驗,將類似話劇的表演方法自然融入喜劇的幽默詼諧中,並以南腔北調的曲牌豐富劇情、刻畫人物。在該戲第三場《冒名頂替當娘親》一曲中,一分鐘左右的唱段里包含了滬劇、黃梅戲、蘇北小調、流行...
王筱新(1901-1964)原名丁鶴亭,上海人。國小畢業後進商務印書館學排字,18歲拜施蘭亭為師。習滬劇,初學旦角,演出於茶樓、戲園。人物簡介 滿師後一度與邵文濱合作,民國9年(1920年)與施蘭亭合組新蘭社,首先進入遊樂場演出,改唱...
“中國戲曲劇種保護髮展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同時,滬劇表演藝術家茅善玉、評劇表演藝術家谷文月等近30位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將他們珍藏的個人音像資料捐贈給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該院《中國戲曲劇種音像資料庫》的永久收藏。中國藝術研究院...
人物生平 俞麟童,男,滬劇演員。2007年去世,終年96歲。逝世:2007年2月6日,農曆丙戌年十二月十九日,凌晨 作品簡介 《楊乃武與小白菜》根據王峰原著改編。 清代同治末年,朝廷腐敗,官場更加黑暗。“楊乃武與小白菜”的“奇案”就...
華雯(上海寶山滬劇團)王玉蘭(遼寧省青少年京劇團)王芝泉(上海崑劇團)李二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2001年12月16日,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南京閉幕。本屆京劇藝術節共有24台節目參加演出。本屆藝術節首次進行單項獎...
1942年初,江笑笑發起和組織楊天笑、趙寶山、仲心笑等採用文明戲的體制,發揮滑稽的表演手法,演出了第一個有故事情節和扮演人物的正本大戲《一碗飯》,劇作諷刺囤積居奇的米店老闆,同情衣食無著的下層人民,引起市民廣泛共鳴,頗受...
2002年8月9日、10日由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策劃主辦,上海東方電視台戲劇頻道、上海越劇院、上海京劇院、上海崑劇團、上海滬劇院、上海淮劇團協辦,上海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承辦的“東方戲劇之星”系列展演活動舉辦兩場“王清越劇專場”為...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22...
角色人物 (以上參考資料)戲曲表現 創作背景 1959年,上海市人民滬劇團編劇文牧和黨支書兼團長陳榮蘭,計畫寫一部反映新四軍在江南艱苦奮鬥的現代滬劇,在閱讀了崔左夫的紀實文學《血染著的姓名》後,兩人頗受啟發。後又看到劉飛將軍的回憶...
沈俠民(1918-2011)老師,性別男,1918年出生於松江。個人介紹 1934年拜灘簧名藝人陶海春為師,40年代被老藝人楊敬文推薦進汪秀英的英華劇團,後入施家劇團唱小生,1950 年,參加上藝滬劇團,後併入上海滬劇團(上海人民滬劇團)至退休...
上海本地其它劇種的藝術家們更是當仁不讓,粉墨登場,淮劇名家馬秀英、崑劇名家梁谷音、滬劇名家馬莉莉、茅善玉、影視明星楊昆等都將反串越劇流派大聯唱,祝賀越劇百歲。見證了越劇百年發展的老藝人——94歲的“小歌班”藝人張榮標老先生還...
宋之華,1941年生,女。上海人。1963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上海滬劇院一級編劇,中國劇協會員。曾先後為舞台、螢屏寫出了《金繡娘》、《逃犯》、《帶血的花》、《霧中人》等近20部大戲。主要作品大多在戲劇期刊上發表,《金繡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