滣,異體字: ,拼音chún,注音ㄔㄨㄣˊ,簡體部首氵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3畫,繁體部首水部,五筆IDFK,倉頡EMVR,鄭碼VGJ,四角31163,結構左右,統一碼6EE3,筆順丶丶一一ノ一一フノ丶丨フ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滣
  • 拼音:chún
  • 倉頡:EMVR
  • 鄭碼:VGJ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chún(ㄔㄨㄣˊ)
1、古同“漘”。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滣”字頭,請參考“漘”字。)
漘【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食倫切《集韻》《韻會》船倫切,音唇。《說文》水厓也。《詩·王風》在河之漘。《傳》漘,水隒也。《疏》引爾雅云:夷上灑下不漘。郭云:涯上平坦而下水深為漘。《集韻》或省作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滣”字頭,請參考“漘”字:)
漘【卷十一】【水部】
水厓也。從水脣聲。《詩》曰:“寘河之漘。”常倫切
說文解字注
(漘)水厓也。魏風傳。漘、厓也。爾雅曰。厓、夷上灑下漘。按夷上謂上平也。灑下謂側水邊者斗峭。從水。脣聲。常倫切。十三部。詩曰。寘河之漘。集韻、類篇皆河上有諸。韻會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