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滕英齋
- 別稱:嗣森、嗣佐
- 字號:代厚
- 所處時代:民國
- 民族族群:苗族
- 出生時間:1901
- 去世時間:1929
- 性別:男
滕英齋(1901~1929),又名嗣森、嗣佐,字代厚,男,苗族,麻陽縣苦梨寨人。民國5年(1916)畢業於麻陽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即升入芷江聯立九中就讀。9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校。滕英齋在校期間,經常閱讀《新青年》等書刊,受進步思想的薰陶,信仰馬列主義。11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3年秋人上海政法學院。此時,滕英齋常於校刊撰文宣傳中共“三大”確定的國共合作路線,以及國民黨“一大”通過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右派大肆進行反革命活動,滕英齋撰文揭露國民黨右派破壞國共合作的罪行。
民國16年(1927),民國黨反動派在上海製造“四一二慘案”。秋,滕英齋奉命返里開展革命工作。在麻陽,他與中共麻陽特支趙盛林、中共湘西特委派來麻陽工作的劉百川相繼接上關係。次年1月,滕與趙、劉等在縣城張文英家召開黨團會議,實行黨團合併,成立中共麻陽縣委。此次會議,滕英齋被選為縣委書記,會議還通過“積極擴大革命武裝,恢復西晃山革命根據地”的決定,確定以西晃山高山寨為黨的活動中心,於錦和及芷麻邊境的金廠坪建立黨支部,逐步開展革命鬥爭。會後,滕與劉、趙同上西晃山,與田開藩會合,恢復農民自衛軍。4月初,縣委召開會議,決定擴大武裝,準備“討竿”(竿軍,乃駐鎮竿獨立十九師之俗稱)暴動。6月上旬,成立麻陽縣討竿軍司令部,司令劉百川,政委孫家信。滕英齋撰寫《麻陽縣討竿軍司令部宣言》。7月,由於叛徒左執中告密,暴動失敗,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9月,為保存黨的力量,縣委決定:“化整為零,分散隱蔽,秘密活動,以圖再舉”。
民國18年(1929)1月,滕英齋秘密返滬,於上海文藝創作社找到麻陽籍中共黨員舒大楨,在其幫助下,與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接上關係。滕英齋被派往崇明島工作。不久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