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滎陽地區柿樹種植普遍,栽培柿樹的歷史當在唐代以前,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乾隆年間《滎陽縣誌》記載:“今滎(陽)蚩蚩之眾,為資生口計,種柿者十之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滎陽柿樹栽培技藝
- 起源:唐代
- 出處:《滎陽縣誌》
- 類型:技藝
土壤特點,技術特點,入選非遺,
土壤特點
農諺:“旱收柿子澇收棗。”柿樹有抗旱性能,根系發達,最適宜土層較厚、透氣性好的沙壤土或半沙壤的黏土地生長。滎陽大多數地區的土質和氣候條件適合柿樹的生長。柿樹品種、質量的好次差別較大。所以,滎陽地區的勞動人民從遙遠的古代便進行品種的改良。他們祖輩相傳,以嫁接選育的辦法繁殖優良品種。
技術特點
嫁接分兩大類:乾接(樁接)、枝接。嫁接柿樹,要選用親緣關係近的樹木(如軟棗樹)做“砧木”,選優良品種的二年生的嫩條作“穗冠”,嫁接時間多選在夏季。後來,嫁接技術發展提高,春冬亦有嫁接成活,且能早結果。
柿樹“乾接(樁接)”,多選擇大拇指粗細的“軟棗”樹做“砧木”,在“砧木”上,做“ V”形口,把好品種的“接穗”削成尖片狀,插入“ V”形口纏緊固定,使其成為一體。這樣,“軟棗”樹便改良成為優質品種的柿樹。也可將“砧木”削成斜坡狀,“接穗”下端也削成斜坡狀,將兩者斜坡面貼緊纏牢,使其成為一體。對較粗的“砧木”多實施枝接。挑其嫩枝,剝出細嫩之外皮,和選好的“接穗”的乾條緊貼一起,纏緊固牢,使其成為一體。這樣嫁接成活率較高,只是多枝嫁接,較為費事費力。較粗的“砧木”也可強行實施乾接。這種對粗“砧木”的嫁接,民眾稱之為“苦接”。“苦接”的樹,成活不易,但一旦成活,掛果較快。
入選非遺
2009年,滎陽柿樹栽培技藝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