滎經(yingjing)砂鍋簡介
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六合鄉古城村(古城坪)是滎經砂鍋主產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嚴道古城遺址”的所在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裡是滎經、嚴道的發祥地,這裡生產的砂鍋才有資格稱“滎經砂鍋”。1981年前稱“滎經砂鍋”,主要受產品的局限性,那時的“滎經砂鍋”幾成了滎經的代名詞,外地人從砂鍋開始認識滎經。1981年後,隨著產品的多樣化工藝的發展,統一稱為“滎經砂器”、“滎經黑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滎經砂鍋
- 外文名:In casserole
- 主產地: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六合鄉古城村
- 統稱:“滎經砂器”、“滎經黑砂”
原料資源,歷史淵源,文化內涵,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工藝流程,
原料資源
滎經縣古城坪位於108國道旁,距成都180多公里,僅兩個小時就可以從成都到達滎經砂器的產地。在長900米、寬750米的古城村及鄰界的嚴道鎮小坪山一帶,都是滎經砂器的主要原料粘土的資源範圍,儲量極大,常規開採可達千年以上。
滎經砂器的地域特徵:位於嚴道古城遺址周圍,
依山傍水,滎河南岸的第三階地上,高出滎河約40米。南臨中峻山,北望青下壩,東眺打鼓溪,西靠滎河陡岸。古有“戰略高地”之稱,俗有“古城雲煙”之景,今有“探奇覓古”之說。
滎經縣是產煤縣,煤炭儲量達3億噸,作為砂器的原料、燃料資源充足。上釉原料由杉椏發展為鋸木屑、木渣等代用品。精品茶具採用電烤制,減少上釉工藝,保持其原始古樸風,現代觀賞性和實用性。
歷史淵源
滎經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當中原經歷夏、商周時,這兒先後是古蜀蟲氏——魚鳧氏的古國及杜宇、開明兩相繼王朝的領地。
戰國後期,秦滅蜀(公元前329年),秦國從現在的陝北地區(上郡)遷來大批嚴允部落羌人,與本地人一起,修築了一條從臨邛(今邛崍縣)到這兒的大道——嚴道。
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異母弟樗里疾戰功顯赫,惠文王把富庶的嚴道封給他,並設定了嚴道縣,治所就在今古城坪。
近年來,從古城坪嚴道遺址附近出土了大批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珍貴文物,有力地佐證了這裡曾作為古代蜀國邊陲重鎮、商貿集散地,南方絲綢之路之地,曾顯現出一派商賈雲集、繁榮興旺的景象。
在眾多出土文物中,發現有一大批造型各異的生活陶器,從製作原料、製作方法、火候特徵、造型風格、生活用途等都與現今滎經砂器極其相似。從這些出土文物陶器進行考古分析,當時運輸條件局限,不可能從中原、遠處運輸來大批型制粗糙的簡單生活用品。當時古城坪為嚴道治所,人丁興旺,需要的大批簡單生活用具就只能有一個途徑——就地取材,就地製造。由此,可以推斷,滎經砂器的製作歷史應該有兩千多年了。
據滎經縣誌記載:滎經六合鄉古城村多粘土,砂器生產歷史悠久。據1982年考古學家從當地發掘的秦漢文物考證,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砂器生產。清乾隆、嘉慶年間,有王氏製作砂器,代坤山、曾躍從王氏學藝製作。
滎經民間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朝庭大官南巡,經過古城坪,一路上爬坡上坎,腰酸腿痛,筋疲力盡、口乾舌燥,官員命令手下人去找開水解渴,下人接二連三的找了好幾戶人家,都因百姓太窮,拿不出燒開水的家什,但官兵追得緊,有一戶人家情急之下,隨手摳了一砣濕泥巴捏成窩窩,放在火上燒開水。當朝庭大官喝到這開水,連聲說好喝、好喝。大官走後,當地人家都依照倒用泥巴做成各式各樣的鍋,放到柴火上燒,就燒成了現在的砂鍋。就這樣,滎經砂器就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了。
民國時期,古城坪有砂鍋燒制窯13座,曾由縣實業所選送產品到四川省政府評比,獲獎牌3枚。官府每月派人征官貨,按戶徵收砂鍋2件。當時,主要產品有敞口砂鍋,坦砂鍋,甑飯砂鍋,烘鍋、水缸、爐具、藥罐等。
解放後,滎經砂鍋產品種類日漸增多,主要有節煤爐、蜂窩煤爐,火鍋、茶壺茶具、電爐盤、花盆、禽畜食槽等40多個品種,100多個規格。這些砂器質地古樸,抗腐蝕、耐酸鹼,不起化學反應,儲食物不變質,烹製食品煨、燉、煮、燒均可,能保持食物營養成份和食鮮味美。著名川菜砂鍋魚頭器具用的就是滎經砂器。特別是用它熬制中藥,不走藥性更是一絕。
50年代初,農村集體興辦砂鍋廠,統一經營。
1958年4月,縣工交部門將六合鄉古城村20戶個體砂鍋生產戶組成滎經地方國營砂鍋廠,屬全民所有制企業。
1962年,滎經地方國營砂鍋廠被調整為集體所有制企業,更名為滎經砂器生產合作社。
1981年,滎經砂器生產合作社改為滎經縣工藝砂器廠,屬二輕工業系統。至此,滎經砂鍋習慣稱為滎經砂器。同年,滎經縣砂器產品參加美國費城工藝美術產品展覽。
1983年,滎經砂器獲四川省二輕工業廳科技獎勵項目的推廣套用四等獎。同年,砂器產品金魚蓋砂鍋參加全省二輕系統工藝品旅遊產品評比,獲優質獎。
1985年,滎經砂器運往澳門試銷,並在廣交會上展出,受到國內外人士普遍好評,日本客商提出批量訂貨的要求。
2001年至2002年,全國女排甲A聯賽四川滎經賽區,組委會將滎經砂器——寶鼎作為禮品贈給四川女排;將砂器工藝茶具贈給國家女排主教練,砂器茶具帶出國門,深受國際友人的歡迎,紛紛提出訂貨要求。
2002年4月,滎經砂器部份產品在南京全國旅交會上榮獲旅遊產品銀獎。雅安市政府贈送南京市博物館滎經砂器寶鼎。
2002年5月,滎經砂器參加西博會展銷,產品受到省內外客商的青睞。
2004年9月,滎經砂器參加雅安市茶文化“一會一節”展銷,獨領風騷,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可觀的經濟效益,並引起眾多商家的濃厚興趣。
文化內涵
滎經砂器經歷了由單純生活用具為主的滎經砂鍋,發展成為以砂器為載體的工藝製品砂器,其間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工藝價值已遠遠超過砂鍋自身生活用品的價值範圍,產品逐步工藝化、藝術化,加上它古樸獨特性,已當之無愧的成為民間工藝百花園中的一支絢麗奇葩。
文化價值
黎明來的最早的地方
古城村可能是滎經黎明來的最早的地方了,天剛麻麻亮,108國道旁“嘎吱嘎吱”的開門聲就此起彼伏,當地百姓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店裡的陶砂鍋搬到國道旁,一層一層壘在一起,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綿延約1公里,煞是壯觀。搬完了砂鍋,村民才回屋梳洗打扮,似乎已然是一種習慣。
上午8點半,胡克忠已經在燒第二窯蘭草盆了。作坊中間,一個直徑約1.5米的窯洞,中間搭著一塊木板,坑裡填滿了碎煤,一根5米長的鐵管上懸著一個綁滿細鐵絲的窯蓋,鼓風機“呼呼”地轉動,窯洞頓時冒出一團團熱氣。
40歲的胡克忠穿著一身土黃色夾克,頭戴斗笠,卷著袖口,“呸”地一聲吐掉香菸,搬起了八個陶胚,他的腳搭在木板上,身子快俯到了窯洞內,放完了八個陶胚,額頭上早已冒出了陣陣汗珠。這樣的動作,胡克忠一天要做幾十次,一窯燒150個陶胚,生意好的時候一天開8窯。胡克忠說,幾天前,廣州那邊訂了幾千個蘭草盆,這是廠里難得的大單,他每天早上6點來到工地,晚上8點過才能離開作坊,回到家,腰都直不起來了。
不一會,100多個蘭盆順利進了窯洞,胡克忠跑到鐵管前,吃力地趴在上面,窯蓋緩緩離開地面,在空中徘徊一圈後,準確落在了窯洞上。胡克忠這才長舒了一口氣,從皺巴巴的口袋裡掏出一根香菸,倚在牆角點燃了。大約一小時後,窯洞中的蘭草盆周身通紅,胡克忠將蘭草盆鉤到另一個土坑中,倒進鋸木屑,再覆上一層炭,頓時,一股青煙騰空而起,這就是“上釉”了。不少遊客到了滎經,總要起個大早,到作坊看第一窯陶器出窯的場景,那時候,天還沒亮,窯洞中的陶器每一件晶瑩剔透,比天邊的朝霞,還要紅艷、迷人。
這是滎經108國道旁一個普通的砂陶作坊,幾間紅磚瓦房,上面的石棉瓦已經洞開,昏黃的燈泡在白天顯得有氣無力;木條釘成的簡陋架子上,一排排剛出窯的砂鍋、蘭草盆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鍋蓋用鐵絲綁著,懸在架子上。大窯洞、鐵鏈鎖著的狼狗、木架上的成品、昏黃的燈泡,或許就是你對古城村共同的印象。
陶器或許是文明史上最神奇的創造了,早在新石器時期,古人就在制陶,由於陶器的燒制需要千度高溫,這也是火發現以來一次偉大的革命;直到今天,現代人仍在使用陶器,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中國古代的陶器,因土質不同,有紅陶、灰陶、黑陶、硬陶之分,然而,陶器的發明卻不是某個部落的專利,迄今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不製造陶器的部落,成為考古學上一個重要標誌。
滎經大量出土的文物——砂器,對研究滎經歷史起到不可估量的考古研究價值作用。本土陶器作為砂器的前身,不但起到人類文明發展、誕生炊具,進化飲食方法的實用作用,而且可以從陶器的類型、型制,製作工藝,產品流通,考古研究出當時的歷史文化、生活習俗,文化傳承,風土人情,體現出殷實的考古價值。
2004年9月,雅安市成功舉辦茶文化“一會一節”,又把茶祖吳理真的另一項發現——滎經茶具始祖的桂冠掛在滎經嚴道,終於把嚴道“茶具始祖”與“蒙頂茶葉始祖”歷史聯姻,淵源理順。
茶葉始祖吳理真 本來就是嚴道人氏。嚴道治所初始古城坪,古城坪的砂器作為當時嚴道轄區內的主要生活用具,應該成為不爭的事實。吳理真在蒙山植茶採茶,自然要用到家鄉的茶具了。而砂器正好填補了吳理真何來茶具烹茶的空白。
俗話說“好花要有好土栽,好茶要有好茶具”。“滎經縣誌”乾隆版沿用民間流傳的“品高李白仙人掌,香引盧仝玉液風”,這香引盧仝的茶具不正是滎經砂器嗎?歷史上蒙山一度屬嚴道,難道只有蒙茶,不用制器具?這用具不敢斷言全是滎經砂器,但作為山野農夫、凡夫俗子的吳理真,不可能用得起中原一帶的器皿,只能就地取用。那嚴道砂器不正好首當其衝嗎?因此,可不可以這樣斷言:茶葉文化源於蒙山,茶具文化始於嚴道。這其中發明人應是吳理真一個人。
張國防先生著的《吳理真演義》,濃墨重彩提到吳理真用嚴道黑砂鼎熬制茶藥,用黑砂器沖泡蒙頂茶,可謂情真意切。雖說演義有些小說味,但張先生的多次採風尋根,依據都是有理有據(詳見《茶祖吳理真演義》第三回、第六回)。而且,從中得到一種啟示:好茶配好具,治病又防病。這不正是滎經砂器無腐蝕、無毒無害、生態有益特徵的有力佐證嗎?
藝術價值
從砂鍋到砂器,主要是製作工藝的改進。從砂器本身的改進到產品類型朝工藝美術品方向發展,專家學者對砂器工藝美術品價值的認同,將砂器規入民間工藝美術品類,基本上達到了共識。產品通過參加各類展銷,有關部門認同砂器製作者可以評為藝術職稱。本土世人獲得了“省工藝師”、“省民間一級藝術家”、“全國民間藝術家”等藝術職稱。目前,滎經已有4人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家”的殊榮。
產品從龍砂鍋、金魚蓋砂鍋、工藝貼花砂鍋、龍鳳鍋等自身砂器工藝的改進,到生產工藝茶具、花瓶、壁畫、藝術人物像、動物模型等。
原四川美術學院馬高驤夫婦,美國雕塑家查樂斯等藝術界人士多次來滎經,精心製作砂器工藝品,產品在加拿大、美國等展覽,引起了轟動效應。作品集也在美國出版發行。
師承馬教授的雅安群藝館段禹龍、劉承志老師,曾深入滎經砂器產地,精心製作了一批精湛砂器藝術品,參加各類藝術品展,並發表在文化美術報刊,深受好評。
1961年,峨眉電影製片廠將滎經砂鍋拍攝成新聞紀錄片。
1976年,滎經砂鍋參加廣交會工藝美術展。
1977年,滎經砂鍋參加北京工藝美術產品展。
1982年,滎經砂鍋編成歌曲,參加雅安地區文藝調演。
雅安電視台曾以滎經砂器為題材,拍攝的專題片《黑砂》,獲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1995年,《西南航空》雜誌社以“滎經砂器盛古風”為題,宣傳報導了滎經砂器。
2003年,中央電視台《搜尋天下》欄目,以搜尋方式報導了滎經砂器的古樸風貌。
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享有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美譽。
2008年後,多次被央視(2套7套)宣傳報導滎經砂器的風采,讓世界各地朋友都了解到了四川的傳統工藝文化。
滎經縣被譽為“中國黑砂之鄉”。
工藝流程
目前,滎經砂器的製作基本沿用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手工作坊生產方式。故產品可能件件不雷同,件件是絕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製作方式分為採料、粉碎、攪拌、制胚、晾曬、焙燒、上釉、出爐、入庫等幾道程式。其工藝要求環環緊扣,一絲不苟,其中尤以制胚造型是砂器工藝的重要環節。手工的輕重、圖案的精緻、打磨的程度都直接關係到成品的質量。焙燒的火候、上釉的優劣也決定著產品質量。
採料主要指取粘土、備煤渣;加工粉碎,原始作坊採用役牛碾細、和水、牛踩,現都是球磨機粉碎、攪拌機攪拌;制胚採用托轉盤,模具(或不用模具)手工製作,腳蹬踩轉盤。成型、貼花、雕刻、獨特造型均在這一環節完成;晾曬採用自然陰乾,不宜曝曬;焙燒是將陰乾的毛胚放入特製的地坑或燒窯,一般一層煤一層毛胚的放,點火封閉,經1000度以上的高溫焙燒;出爐時,將帶著高溫的產品投入上釉地坑燃燒上釉;最後出爐,降溫後入庫,檢測成品質量分類存放。
原始古樸的手工生產具有產品精緻、獨特、不重複等特性,同時這也具有文物性特點。而且具有節約原料、節約資源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