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超二號

滇超二號,該品種系超級稻課題組從國際水稻所提供的新株型(超級稻)材料96IRNPT94-10(沈農89-366 / Ketan lunbn // 秋光/Sengkeu)中選育出的優質、高產、高抗稻瘟病新品種; 1996年10月到國際水稻研究所進行考察時,從田間篩選了一個單穗(田間編號NPT94-10 ,F3代);1997年在玉溪北城種植,在田間分離出不同結實率、株高、株型的單株,我們選取了結實率較高,株型好,劍葉直立,株高適中的1號單株,冬到海南加代,結實率較好; 1998年在玉溪北城田間種植,選擇1個穩定株系,1998年冬到海南加代繁殖,表現為;株型好,結實高,性狀穩定,全部混收;1999年同時在北城進行不同密度特性鑑定,三個密度折合產量790.82千克/畝,比對照品種“合系39號”產量412.33千克/畝,增產顯著。

基本介紹

  • 別名:Super two, Yunnan
  • 中文學名:滇超二號
  • 審定編號:SD001-2004
  • 審定通過:2004年5月9日
品種信息,特徵特性,栽培要點,

品種信息

審定編號:SD001-2004
審定單位及時間:雲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於2004年5月9日審定通過。
選育單位: 雲南省農科院糧作所 雲南省玉溪市農科所
品種來源:1999年冬天到海南島繁種; 2000年定名為“滇超2號”,同時在玉溪、保山、曲靖、文山、楚雄、等地州進行多點試驗示範。

特徵特性

1、形態特徵: “滇超2號”苗期植株矮壯,移栽後不易換苗,分櫱期長勢旺,分櫱力強,表現為:前期葉片略披散,充分利用光能,拔節孕穗後,葉片直立,抽穗集中,穗層整齊,劍葉角度小,直立、內卷,卷葉指數為0.244,株型較緊湊,株葉型配置好,成熟期褪色好,青稈成熟,穀粒黃色,落粒適中。一般株高95㎝~105㎝,有效穗40~50穗/平方米,每穗總粒130~170粒,結實率85%~90%,千粒重22.5g~25.0g。中等落粒,穀粒色澤較好。
2、生育期適中:全生育期175~180天。
3、抗病性:據農科院植保所鑑定及多點試驗示範表明,高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省區
域試驗表現:白葉枯病零星發生,葉瘟未發生,穗瘟病率發生輕微,抗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4、食味品質優良:經雲南省農科院測試分析中心測定,糙米率83.8%,精米率73.0%,整精米率69.8%,直鏈澱粉含量15.14%,軟膠稠度(膠長72.5mm),糊化溫度6級,粗蛋白含量7.2%,食味優、飯味足,其主要指標均達新的國標優質稻穀1級標準。
5、適應性廣,綜合抗性好:適宜海拔1400m~1750m範圍種植,後期耐寒性強。  產量表現:2000年玉溪北城點省中海拔地區新品種比較試驗,產量734.17kg/畝,比對照(合系24)增189.67kg/畝,增34.83%;比“滇系7號”增124.17kg/畝,增20.36%。
雲南省區域試驗:2001年在全省10個點的平均產量674.4㎏/畝,居第二位,較對照增41.15㎏/畝,增6.19%,增產極顯著;2002年平均產量613.7㎏/畝,居第三位,增產極顯著。兩年綜合平均產量644.05㎏/畝,居第三位,較對照增產37.95㎏/畝,增6.26%,增產極顯著,兩年產量位次變幅不大,屬豐產性好、穩產、適應性廣、抗病品種。
2002年易門縣示範87.47公頃,經多點對比驗收“滇超2號”0.9公頃,平均產量11.52噸/公頃,比當地主栽品種,綜合平均產量10.02噸/公頃,增14.97%。
試驗示範面積及效益:
1、試驗示範面積:2000年90.5畝; 2001年12303.6畝; 2002年82596畝;2003年151528畝;合計246518.1畝。
2、增產效益:根據各地州、市(縣)提供的套用證明累加結果,2001年至2003年共增產稻穀1543.133萬公斤,直接經濟效益1975.918萬元,節支81.753萬元。
3、生態效益: 該品種抗性較好,降低了農藥使用量與使用次數,節約了勞動力,避免了環境污染,達到高產、優質、高效之目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顯著。
“滇超2號”經多點省區域試驗及多點生產示範表明:該品種株葉型配置好,前期葉片略披散,能充分利用光能,拔節孕穗後,葉片直立內卷,卷葉指數為0.244,抗稻瘟病,中抗稻曲病,豐產性優,穗大粒多,結實率高,耐寒性好,成熟期褪色好,青稈成熟,穀粒黃色,落粒適中;在高肥力田塊種植更能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適宜海拔1400米-1750米地區種植。

栽培要點

1、播種前曬種1~2天后,泡種時用“浸種靈”或“施寶克” 等藥劑浸泡,時間不少於48小時,進行種子消毒,預防惡苗病。
2、扣種稀播培育壯秧:薄膜濕潤秧每畝秧田播種量35~40公斤;旱育秧如小苗移栽每平方米播種90~110克;中苗移栽每平方米播種70~90克,適時早栽。
3、適宜的群體起點是協調群體數量與個體質量的重要環節,基本苗過多,群體過大,個體發育不良,穗小粒少,達不到高產的目的;一般情況下:旱育秧移栽中上肥力田塊每畝移栽2~3萬叢,中下等肥力田塊畝栽2.5~3.5萬叢;水膜秧畝栽3~4萬叢;每叢2~3苗為宜。
4、肥料運籌:由於旱育秧具有根系發達,肥料的吸收利用功能強等優勢,所以在肥料運籌上,須適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鉀肥。在重施底肥(中層肥)的基礎上少施分櫱肥,合理施用早穗肥(視群體而定),才能充分發揮其增產優勢。肥料的前後期用量以苗肥(底肥和分櫱肥)與穗肥的比例為8比2或7比3較好。一般穗肥施用時期以主莖幼穗長0.5厘米左右為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