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皂莢

滇皂莢

滇皂莢是豆科山皂莢屬落葉喬木植物。滇皂莢刺粗壯,有分枝,微扁平;一回羽狀複葉,常簇生,小葉近革質,邊緣具圓鋸齒;花白色,排成稀疏的穗狀或總狀花序;花梗短,花絲中部以下被棉毛;莢果帶狀;花期5月,果期10-11月。

滇皂莢產於中國雲南、貴州,在中亞、東南亞和南北美洲也有分布。滇皂莢性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適當濕潤土壤,但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石灰質及鹽鹼甚至黏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長。滇皂莢繁殖方式為種子和扦插繁殖。

滇皂莢果實可入藥,有祛瘀通絡、消腫排膿的功效。滇皂莢因大蔭濃,壽命較長,適宜作庭蔭樹及四旁綠化樹種。滇皂莢木材較堅實,可供建築、家具及農具用,莢果煎汁用於代皂洗滌。滇皂莢外胚乳俗稱皂仁、皂角米,為傳統的宴會甜食佳品,是一種經濟價值高、口感細膩、幼滑的營養保健品。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採種,播種,栽培技術,選地,整地,栽植,撫育,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經濟價值,食用價值,

形態特徵

豆科山皂莢屬落葉喬木植物。高達25米;小枝紫褐色或脫皮後呈灰綠色,微有棱,具分散的白色皮孔,光滑無毛;刺略扁,粗壯,紫褐色至棕黑色,常分枝,長2-15.5厘米;葉為一回或二回羽狀複葉(具羽片2-6對),長11-25厘米,小葉3-10對,紙質至厚紙質,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7(90)厘米,寬1-3(4)厘米(二回羽狀複葉的小葉顯著小於一回羽狀複葉的小葉),先端圓鈍,有時微凹,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微偏斜,全緣或具波狀疏圓齒,上面被短柔毛或無毛,微粗糙,有時有光澤,下面基部及中脈被微柔毛,老時毛脫落,網脈不明顯,小葉柄極短。
花黃綠色,組成穗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被短柔毛,雄花序長8-20厘米,雌花序長7-8(9)厘米;雄花:直徑5-6毫米;花托長1.5毫米,深棕色,外面密被褐色短柔毛;萼片3-4,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毫米,兩面均被柔毛;花瓣4,橢圓形,長約2毫米,被柔毛;雄蕊6-8(9);雌花:直徑5-6毫米;花托長約2毫米;萼片和花瓣均為4-5形狀與雄花的相似,長約3毫米,兩面密被柔毛;不育雄蕊4-8;子房無毛,花柱短,下彎,柱頭膨大,2裂;胚珠多數;莢果帶形,扁平,長30-54毫米,寬4.5-7厘米,不規則旋扭或彎曲作鐮刀狀,先端具長5-15毫米的喙,果頸長1.5-3.5(5)厘米,果瓣革質,棕色或棕黑色,常具泡狀隆起,無毛,有光澤;種子多數,橢圓形,長9-10毫米,寬5-7毫米,深棕色,光滑。花期5月,果期10-11月。

近種區別

滇皂莢
絨毛皂莢Gleditsia japonica Miq. var.velutina L. C. Li)
莢果無絨毛。
莢果上密被黃綠色絨毛。
滇皂莢
滇皂莢
滇皂莢
絨毛皂莢

產地生境

滇皂莢產於中國雲南(昆明、嵩明、大姚、祿豐、賓川、漾濞、會澤、永勝、維西、貢山、文山、硯山、蒙自、建水、屏邊和景東)和貴州。在中亞、東南亞和南北美洲也有分布。生長於海拔1200-2500米的山坡林中或路邊村旁。
滇皂莢
滇皂莢

生長習性

滇皂莢性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深厚肥沃適當濕潤土壤,但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石灰質及鹽鹼甚至黏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長。

繁殖方法

滇皂莢繁殖方式為種子和扦插繁殖。

採種

應選擇地形開闊,背風向陽,土壤肥力較高,生長迅速,體形高大;樹幹通直圓滿,木材紋理通直;樹冠均勻對稱,側枝較多;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種子飽滿、連續掛果10-25年的滇皂莢做為母樹,10月底進行採收,採摘靠近樹幹中部的窄型紫莢種子,採摘後要把種子攤開、暴曬、曬乾。先把皂莢四邊剪去,不能機械傷害,留子粒相連的中間飽滿皂莢做種,要做到當年採收當年育苗。

播種

育苗地選擇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進行精細整地,然後翻土,暴曬,噴灑30%的辛硫磷100倍稀釋液,蓋上薄膜3-5天,殺死地下害蟲,如蠐螬,小地老虎,非洲螻蛄和紅螞蟻等。然後每公頃用4500-7500千克的細有機肥與草木灰,細土攪拌均勻築成平床或高床。
12月份進行播種,播種時採用條播,播種前用20%的多菌靈1000-1500倍稀釋浸泡24小時消毒,再用水浸泡40-50小時,使種子充分吸水,軟化種皮,待種皮破裂後,再播種。播種後覆蓋細土1-2厘米,蓋土後要進行一次振壓,振壓後用稻草或麥桿覆蓋,然後澆水。並經常保持土壤濕潤,播種結束後,搭蔭棚,以利保護日後幼苗出土,蔭棚高度不超過30厘米.幼苗剛出土不整齊,所以幼苗出土期間不能中耕鬆土,只能用手耙輕輕疏鬆表土,以免損傷還未出土的幼芽。苗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打尖,促進分枝增粗。6-8月份苗木生長快,要適時適量灌溉和追肥,同時注重防治蚜蟲。7月份定植時苗木高可達20厘米以上。

栽培技術

選地

滇皂莢定植選擇海拔1000-1900米,半陰坡或半陽坡。赤紅壤、紅壤、砂壤濕潤肥沃疏鬆,平緩的坡地為宜。清理林地主要是改善立地條件和衛生狀況,為新生幼林創造有利的生長環境。加快有機質的分解,防治病菌。最佳化土壤,增加含氧量,利於生根,加速苗木生長。並採用全面清理的方式,主要清除灌木及雜草、碎石等。

整地

整地方式為環山水平帶狀整地,整地沿等高線進行。頻寬1-1.5米,深50厘米左右,長度依地形而定。按22株/畝,5-6株行距打塘。塘的規格為0.8米×0.8米×0.6米。打塘後,在植苗穴底部施足底肥,回填部分表土充分混合,再回填一層表土。

栽植

苗木選擇:採用植苗方式,植苗時應選擇生長健壯,根系發達,有較多側根和鬚根,苗乾粗,已充分木質化,無病蟲害的I或II級實生苗木。運輸時應注意根系的保護,不要讓它損傷、枯萎,儘可能的採取遮陰保水措施,以減少苗木水份蒸發,儘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力求做到當天起苗當天栽植。
種植時間:雨季種植6-7月份進行,冬季種植在11月至翌年1月份進行。苗定植應選擇在早晚或陰天為宜,並在充分保證植苗質量的同時加快植苗速度。
初植密度:滇皂莢樹冠大,初植時要稀,株行距為5-6米,每塘定植一株,在上風方向定植一株不掛果的雄性皂莢樹,以利於異花授粉,提高皂角的產量和質量。
配置方式:滇皂莢種植採用“品”字型配置方式,這樣能充分利用空間,有利於光能的利用。
種植程式:①擺正:栽植時將苗木放人塘中,左右對正,居中放置。②直立:將苗木扶直,理好根系,使其舒展不竄根,不外露,同時保持適當的深度,最好是將實生苗原埋土痕跡以上5-10厘米處,埋在塘平面以下。③埋土:先填表土,後填心土,上層表土要細碎。④輕提:待根系全部埋人土壤中後,將苗木輕輕一提,提苗程度到苗木原埋痕跡線與土壤表面齊平為宜,這樣可使苗木根系既得到充分的舒展又能與土壤密接。⑤踏實:填土到平面時,用腳稍加踏實,並讓土稍高於地表。(雨季種植應選擇高塘,回塘時,應適當高於地表面,而冬季種植則完全相反)。⑥澆定根水:要求澆足,澆透,澆水時間在早晚為宜,並輕澆,以防表土被沖走。

撫育

為提高種植成效,種植後每年須進行幼林撫育,連續撫育三年,可進行林糧間種,實行以耕代撫。撫育作業內容包括每年除草、擴塘、施肥兩次,並進行缺塘補植。
整型:種植後2-3年可進行整型修剪,整型主要包括:選留優勢中心桿為主,留一定數量和比例的主側枝,注意主側枝結構的布置要合理,儘量使其飽滿,四面勻稱,保持良好的內膛空間。控制適當的外延空間。使之達到結構合理,主次分明,四齊飽滿,空間足夠,樹體均勻,儘量增加樹體總光照面。
修剪:主要包括剪去蔭枝及部分內生枝、徒長枝、病枝和劣枝細枝,儘量保留粗壯枝。鬆土除草應做到里淺外深,不傷幼苗根系。
施肥:滇皂莢樹種表現為“喜肥”、“喜水”,並且耐水、耐肥,對水肥條件有一定的“偏好”和要求,要有效提高造林質量,就必須對施肥量進行充分設計。種植當年,每株施基肥有機肥10千克,複合肥0.3千克,普鈣肥5千克,(放於塘底),幼林撫育期每年追肥,施肥量為每年2次,每次每株複合肥0.15千克、普鈣肥0.15千克(採用放射狀或溝狀施肥法)。
打藥:定植後,翌年3-6月,每公頃噴40%氧化樂果乳油3千克,80%敵敵畏乳油0.1千克,50%辛硫磷0.1千克,呋喃丹0.1千克進行防蟲防病。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滇皂莢果實可入藥,有祛瘀通絡、消腫排膿的功效。

經濟價值

滇皂莢因大蔭濃,壽命較長,適宜作庭蔭樹及四旁綠化樹種。滇皂莢木材較堅實,可供建築、家具及農具用,莢果煎汁用於代皂洗滌。

食用價值

滇皂莢外胚乳俗稱皂仁、皂角米,為傳統的宴會甜食佳品,是一種經濟價值高、口感細膩、幼滑的營養保健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