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泊頭分校

學院已於2007年12月,經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同意,由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泊頭分校改建升格為泊頭職業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泊頭分校
  • 創辦時間:1925年9月
  • 地位:河北省最早建的十所師範學校之一
  • 校風:團結、樸實、文明、勤奮
學校簡介,辦學宗旨,學校榮譽,榮譽概述,重要歷史人物,二次愛國學潮鬥爭,

學校簡介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泊頭分校(原河北泊頭師範學校)始建於1925年9月,校名為“直隸省立第九師範學校”。1928年河北建省後改名為“河北省立第九師範學校”,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十所師範學校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學校改建為“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泊頭分校”。
學校現有教學班38個,開設文科、英語、音樂、美術等專業,在校生1886人,教職員工166人,專任教師87人,其中有高級職稱的26人,中級職稱的51人。
校園占地面積273畝,另有農場260畝,標準運動場一個,教學樓、辦公樓、圖書樓、藝術樓、科技樓、學生宿舍樓、餐廳、禮堂、綜合樓等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學校教學設施和設備完善齊全,安裝了校園網和多媒體微機教學系統,建設了微機室、微格教室、心理實驗室、語音實驗室、音樂實驗室、電子備課室、史地專用室、多媒體教室等一批現代化的專用教室。理化生、電教、音體美等教學儀器齊備。圖書館藏書20萬冊。電化教學通過省級驗收,被省教委命名為河北省電教試點學校。

辦學宗旨

學校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半個世紀以來,學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優良傳統,這就是:愛國主義精神,艱苦奮鬥作風,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嚴明的紀律、嚴格的管理、嚴謹的教學態度和一流的教學水平;形成了:“團結、樸實、文明、勤奮”的校風,“嚴謹、求實、敬業、創新”的教風,“尊師、守紀、勤學、進取”的學風。

學校榮譽

榮譽概述

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泊頭分校(原泊頭師範學校)始建於 1925 年 9 月,校名為“直隸省立第九師範學校”, 1928 年河北建省後改稱“河北省立第九師範學校”, 簡稱“九師”,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十所師範學校之一。這裡曾是津南地區革命鬥爭的發祥地,發生過兩次愛國學潮,湧現出了 24 名血灑疆場的革命烈士,造就了一大批黨、政、軍高級幹部,在滄州地區有“滄州黃埔” 之稱。八十年來,共培養畢業生近 30000 人,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令人矚目的貢獻。
泊師範1995年建立9月建立“革命歷史紀念碑”
為了在學生中發揚愛國主義教育思想,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經校黨委辦公室發動籌建革命歷史紀念碑,此項工程於 1995 年 9 月 10 日 完成。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學校的怡園中,四周綠樹成蔭,靜謐通幽,肅穆莊嚴,令人肅然起敬。每年 4 月 5 日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此瞻仰先烈們的光輝事跡,對其進行思想教育,每屆黨組織納新大會都會組織新黨員在此進行入黨宣誓。除此之外,學校於 2000 年開始蒐集整理校黨史材料,成立專門小組四處收集訪問,遠赴北京國家圖書館,記錄歷年在校教師及畢業生的光輝事跡,之後建成校史陳列室,為進一步加大對在校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準備了大量翔實的資料。

重要歷史人物


劉格平,回族 , 河北省滄縣 ( 現孟村 ) 大堤東人。 1926 年以中共津南特派員的身份秘密來泊,建立了津南地區的早期黨支部,一九二七年,四 . 一二政變後 , 該支部被迫停止了活動。解放後曾任山西省革委會主任,全國政協委員。
吳建華,河北蠡縣人, 1930.9--1932.10 在九師學習,男六班。任黨支部委員、書記,解放後任商業部廢舊物資局局長。
一九三O年,中共博蠡中心縣委派共產黨員吳永紳(又名吳建華)考入泊師,在學生中發展黨員,同年十一月建立中共泊師支部,到一九三二年泊師支部已有黨員二十三名。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泊師黨員先後在泊頭、交河、獻縣、南皮、東光、埠城、棗強、安平、寧津等縣市發展黨員,建立黨的縣委、中心支部、區委等早期地下組織,黨的活動燃遍河北省東南部廣大地區。

二次愛國學潮鬥爭


1. 第一次學潮鬥爭發生在一九三一年, 由於學校當局貪污腐化,學生在地下黨的領導下,與之開展了堅決鬥爭。校長及其親信逃往天津。學生代表攜據狀告貪污校長於省教育廳。其後又將鬥爭矛頭指向包庇校長的省廳當局。學生代表在天津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請願、絕食,對簿公堂等一系列激烈鬥爭。學潮得到了廣大民眾的支持。天津《益世報》連續發表關於泊師學潮的訊息評論、社論等文章,揭露貪污校長的劣跡,譴責教育廳扣押學生的行徑。迫於輿論的強大壓力,反動當局被迫罷免了貪污的校長,並答應了進步學生的大部分要求。至此,歷時六十天的第一次學潮勝利結束。
2. 第二次學潮發生在一九三二年,“九一八”事變後泊師的愛國學生在地下黨的領導下,成立了抗日救國會,走上街頭,遊行、示威宣傳抗日,抵制日貨。學校進步教師創作了詞為“秋風起,雁南歸,狼煙彌東北,山河今已碎,哀我中華已垂危,嗟!我青年還不起,更待何期!”的抗日歌曲《秋風起》,為學生鼓舞革命鬥志。為了鎮壓愛國學生的革命熱情,反動校長以泊師“有江西來的紅軍,學生要暴動”為藉口,勾結當地駐軍,於十月十五日包圍了學校,幾十名愛國學生被非法拘押。二十八名學生被開除。至此第二次學潮被殘酷的鎮壓下去。為了紀念這次鬥爭,國文教員王志之以此次學潮為原形創作了中篇小說《風平浪靜》。魯迅和茅盾先生對這部小說都給予了很高評價。泊師學潮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
七十七年來,學校共培養畢業生兩萬多人。1980年,學校工廠生產的電子原器件用在我國向太平洋水域發射的運載火箭上,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嘉獎。近年來,先後有3位教師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論文,有500人次在國家、省、地學術活動和各項比賽中獲獎,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論著、自編或參編教材20餘種,有11人獲省級以上榮譽稱號,其中2人被評為全國優 輔導費秀教師,3人被評為省特級教師,3人分別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二、三等獎。1990年以來,有11篇辦學經驗分別刊登在《師範教育》雜誌、《中國教育學刊》、《中國教育報》、《河北日報》和《河北經濟日報》上。由於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學校先後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建單位、河北省師範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中師教學工作先進單位、河北省“學雷鋒”先進集體、河北省教代會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園林式單位、滄州市文明單位、滄州市優秀中專學校、滄州市示範學校、滄州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滄州市慶祝建黨八十周年先進基層黨組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