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出土墓誌

滄州出土墓誌

《滄州出土墓誌》是2007年8月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滄州市文物局編寫。本書主要收集了滄州一代的明清墓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滄州出土墓誌
  • 作者滄州市文物局
  • 出版時間:2007年08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10位[703019523X]13位[9787030195234]
  • 定價:180 元
內容提要,圖書目錄,歷史叢書,

內容提要

本書內容包括姚夔所書《明故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贈特進光祿大夫太保謐忠肅王公(翱)墓志銘並蓋》,馬中錫撰文、程敏政篆書《明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陳公(圮)配封太淑人張氏墓志銘並蓋》,石瑤撰、周壁書、劉棨篆的《明故南京戶部尚書張公(縉)墓志銘並蓋》等,對古代文化和古文物保護都有一定意義。
本卷所收明清之志,因受科舉的影響,書風長時間地框制於館合之風。此卷雖未能免俗,但不乏名家之作,如姚夔所書《明故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贈特進光祿大夫太保謐忠肅王公(翱)墓志銘並蓋》,馬中錫撰文、程敏政篆書《明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陳公(圮)配封太淑人張氏墓志銘並蓋》,石瑤撰、周壁書、劉棨篆的《明故南京戶部尚書張公(縉)墓志銘並蓋》,以及前已提到的清翁方綱書紀昭墓誌,清劉墉書紀睥墓誌,清陳萬全書紀汝備墓誌,紀昀撰文、初彭齡書丹《清交河縣歲貢生蘇公(蘭成)友菊墓志銘並蓋》,董誥撰篆、翁方綱書作《清誥封中憲大夫廣東糧儲道疏齋葉公(迫)墓志銘》,陳寶琛撰書,徐世昌篆額的《清誥(訁受)光祿大夫體仁閣大學士贈太保張文襄公之洞》墓志銘並蓋等等皆是或書名盛於當朝,或即以書家馳名一代,作口叩都有值得品味的書法藝術珍品。此外,特別值得關注的還有清代學者王引之篆書《清誥授通議大夫內閣侍讀學士前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仲田葉公《汝芝》墓志銘》的題額,完全擺脫了玉筋、柳葉等傳統華麗風尚,率鍵、強勁、蘊足萬鈞之力,當是清代後期拋棄館合提倡碑學、直通金甲的產物。
最後,還要說的是,編者在《後記》中提到孟『聽說滄州市文物局要編寫《滄州出土墓誌》時拍手叫好』。聞訊後,我們確實感到高興,但還不到拍手叫好的時候。一是近年來開發建設的高潮持續不斷,並伴著盜掘時有發生,各地陸續都有墓誌出土,其勢頭一時似乎接近於『文革』,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滄州就蒐集到如此多的墓誌,就已經可想而知。不時而聞的是志石被盜賣流失。滄州同仁所做無疑就是在搶收、在保護,胡為不樂?當年省局曾向各地市縣轉發檔案,要求大家將做好的數據(拓片、錄文、記錄)直報省文物研究所,結果到了規定時間,沒有幾家能夠報得上來,我們只好下去和各地的同事一起到田野去工作。現在不同了,玉芳等同仁,已拿起工具,可以獨立拿出漂亮的作品了,胡為不喜?保護、搶救的任務大、困難多、責任重,盼大家都能向滄州這樣,先下手為強,隨時將散出的墓誌收集回單位。盼大家都能向滄州、保定、宣化、涿州等單位那樣,編出更多的墓誌資料,創造質量過硬的研究成果。

圖書目錄

《滄州歷史文化叢書》總序
《滄州出土墓誌》審閲感言
前言
編輯凡例
一 北魏河兒垣縣邵遠塚磚銘 太安五年(四五九)
二 北魏故車騎大將軍瀛州刺史平舒邢公(巒)墓誌 延昌四年(五一五)二月十一日
*三 北魏故博陵太守邢府君(偉)墓誌 延昌四年(五一五)二月十一日
四 北魏刁遵墓誌銘 熙平二年(五一七)十月九日
五 北魏故鎭遠將軍中部太守封君(龍)之誌銘 正光六年(五二五)三月七日
六 東魏滄州刺史王僧墓誌銘 天平三年(五三六)二月十三日
七 東魏修北魏故邢宴墓誌 興和三年(五四一)十一月十七日
*八 北齊平昌縣人張僧顯銘聞 河清四年(五六五)二月七日
*九 北齊贈青州樂安太守常文貴墓誌銘 武平二年(五七一)二月四日
*一○ 北齊□忝□揩父子並葬銘記 武平五年(五七四)十月二十二日
*一一 隋修北齊故章武郡主簿王君(軌)及夫人馮氏合葬墓誌銘 開皇三年(五八三)十一月十四日
*一二 隋故處士劉君(睦)墓誌銘 開皇十九年(五九九)十一月二十三日
*一三 隋王君(基)及妻劉氏合葬墓誌並蓋 仁壽元年(六○一)十月十日
*一四 隋劉君(士安)墓誌銘 大業六年(六一○)正月二十二日
*一五 唐景城縣功曹崔君(震)墓誌 貞觀二十三年(六四九)二月九日
*一六 唐故鄭公(善)夫人楊氏墓誌 麟德二年(六六五)三月十九日
*一七 唐故驃騎大將軍滄州長史檢校滄州刺史鹽饒二縣令嚴君(高)之墓誌 鹹亨三年(六七二)十一月十五日
一八 唐李府君(灮)之墓誌銘 上元三年(六七六)二月四日
*一九 唐故蘇州吳縣主簿劉府君(壽)墓誌銘 載初元年(六八九)十二月二十五日
*二○ 唐嚴依仁墓誌銘並蓋 長安三年(七○三)十一月九日
*二一 唐瀛州河閒縣人也(霍基)墓誌 開元八年(七二○)十一月十二日
*二二 唐游擊將軍潞州潞川府果毅都尉上柱國李君之銘 開元九年(七二一)十一月六日
*二三 唐故人劉君(廉)墓誌銘 開元二十三年(七三五)十一月二十一日
*二四 唐故張公(庭芝)夫人成氏合祔墓誌銘 元和六年(八一一)十月二十四日
*二五 唐故樂安郡孫府君(曜)墓誌銘 開成五年(八四○)十二月二十四日
*二六 唐義昌軍後院軍頭□彭城劉府君(元政)清河張氏魯郡齊氏夫人墓誌並蓋 鹹通九年(八六八)十二月十二日
*二七 唐孫府君(忠晟)墓誌銘並蓋 文德元年(八八八)十一月十三日
二八 武周修隋故人郭府君(友)墓誌
二九 金修宋故奉議郎致仕賜緋魚袋韓君(彀)墓誌銘並蓋 皇統元年(一一四一)十月二十日
*三○ 明錢(清)太孺人丘氏(妙德)墓誌銘並蓋 景泰六年(一四五五)六月十日
*三一 明故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贈特進光祿大夫太保謚忠肅王公(翱)墓誌銘並蓋 成化四年(一四六八)五月二日
三二 明朝列大夫湖廣布政司右參議段公(慎)宜人楊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成化二十年(一四七二)十一月九日
*三三 明戶部郎中封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邊公(永)合葬墓誌銘並蓋 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十一月十三日
*三四 明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陳公(玘)配封太淑人張氏墓誌銘並蓋 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十一月十一日
*三五 明故奉議大夫山東提刑按察使司僉事劉公(翔)墓誌銘並蓋 弘治九年(一四九六)三月十二日
三六 明故兵馬指揮徐君(經)墓誌銘並蓋 弘治十年(一四九七)十月二日
*三七 明故恩榮官鮑公(宣)墓誌銘並蓋 弘治十年(一四九七)十月二十六日
*三八 明山西行太僕卿徐公(允吉)配宋淑人墓誌銘 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二月十二日
三九 明故大同中屯衛明威將軍指揮僉事呂公(廣)墓誌銘並蓋 弘治十六年(一五○三)七月(卒)
四○ 明故處士史公(璘)墓誌銘並蓋 弘治十七年(一五○四)四月十八日
四一 明故行七子婦楊氏淑英墓誌銘並蓋 弘治十七年(一五○四)十二月二十六日
四二 明故張公(貴)合葬墓誌銘並蓋 正德元年(一五○六)二月十日
四三 明故懷遠縣尹馮公(昱)暨其配單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正德三年(一五○八)十月二日
四四 明故義官張公(奎)文墓誌銘並蓋 正德四年(一五○九)十一月二十四日(卒)
四五 明誥封恭人呂母潘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正德七年(一五一二)五月九日
四六 明故通奉大夫湖廣布政司左布政使朱公(瓚)墓誌銘並蓋 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十月十九日
*四七 明故南京戶部尚書張公(縉)墓誌銘並蓋 嘉靖四年(一五二五)四月二十日
*四八 明鮑處士朴菴(恕)配呂氏合葬墓誌銘 嘉靖六年(一五二七)正月七日
*四九 明封孺人張(淮)室韓氏(誠)墓誌銘並蓋 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三月十三日
五○ 明故勑封文林郎浙江道監察御史約菴常君(秀)墓誌銘 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十月二十一日
*五一 明嘉議大夫河南按察使張公(淮)墓誌銘 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二月十一日
五二 明國子生強明之(汝辨)墓誌銘並蓋 嘉靖十八年(一五三九)十月三日
五三 明故強孺人白氏墓誌銘 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三月二十二日
*五四 明故東光馬君(杲)暨配趙孺人墓誌銘並蓋 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十月二十四日
*五五 明故敕封戴(賢)孺人田氏墓誌銘並蓋 嘉靖三十二年(一五五三)四月二十六日
五六 明故奉訓大夫徽州守玉成周公(璋)墓誌銘並蓋 嘉靖四十五年(一五六六)正月二十四日
五七 明故迪功郎齊東縣縣丞王君(恪)墓誌銘 隆慶二年(一五六八)七月二十六日
五八 明故奉政大夫陝西按察司僉事秋軒薛公(尚義)墓誌銘並蓋 隆慶六年(一五七二)二月初十日
五九 明故朝列大夫湖廣布政司右參議忠菴柳公(宗葵)暨配陳安人墓誌銘並蓋 萬曆七年(一五七九)二月二十七日
六○ 明故文林郎徐溝縣縣尹梧岡金公(一鳳)墓誌銘並蓋 萬曆八年(一五八○)四月六日(卒)
六一 明故封安人易母張氏墓誌銘並蓋 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
六二 明封工部虞衡司主事龍川易公(經文)墓誌銘並蓋 萬曆十四年(一五八六)二月十九日
*六三 明故中憲大夫陝西按察司副使張公(謐)暨配安人馬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萬曆二十四年(一五九六)十月二十一日
六四 明張母孫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三月十八日
*六五 明資德大夫正治上卿都察院左都御史贈太子少保帶川劉公(燾)暨配贈夫人陳氏合葬墓誌銘 萬曆二十八年(一六○○)四月十二日
六六 明文林郎宿遷縣知縣明所孫公(湛)暨元配孺人蕭氏合葬墓誌銘 萬曆三十二年(一六○四)十月二十□日
六七 明中順大夫陝西苑馬寺少卿兼提刑按察司僉事繹所戴公(紹科)暨配宜人常氏張氏趙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萬曆三十四年(一六○六)二月二十一日
六八 明奉直大夫山西吉州知州對水常公(時芳)暨孺人周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萬曆三十六年(一六○八)十月十三日
六九 明府庠生協菴李君(重華)暨配朱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萬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十一月二十八日
七○ 明誥封奉直大夫渾源州知州與吾盧公(點)墓誌銘並蓋 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十月二十一日
七一 明鄉進士文林郎山西平陽府永和縣知縣定宇張公(國是)暨配王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崇禎元年(一六二八)九月二十五日
七二 明文林郎陝西延安府推官翼明孫公(日選)暨配孺人李氏賈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崇禎六年(一六三三)十月八日
*七三 明待贈孺人呂(峻發)室人孫氏墓誌銘並蓋 崇禎十五年(一六四二)二月
*七四 清故徵仕郎吏科右給事中前誥授奉政大夫刑部河南清吏司員外郎加一級孔著劉公(大謨)暨元配誥贈宜人呂氏姚氏合葬墓誌銘並蓋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十月十二日
七五 清故處士宇瞻韓公(京奎)暨配楊孺人合葬墓誌銘 康熙四年(一六六五)十一月二十二日
*七六 清奉直大夫鴻臚寺少卿培祉呂公(祖望)暨元配待贈宜人季氏合葬墓誌銘 康熙五年(一六六六)七月二十四日(卒)
七七 清中憲大夫陝西鳳翔府知府甘露劉公(澤霖)暨元配誥封宜人滕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十一月二十五日
七八 清傅公(繼説)墓誌銘並蓋 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十一月十日
*七九 清待贈太學長五張公(錂)暨元配劉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康熙四十二年(一七○三)十月十一日
*八○ 清庠生雨侯張公(潤)暨元配崔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十一月九日
*八一 清處士樹滋張君(植)墓誌銘並蓋 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十一月九日一八八
八二 清例贈文林郎己酉科舉人鳳閣侯公(如桐)墓誌銘並蓋 乾隆六年(一七四一)十一月十三日
*八三 清誥授招勇將軍江西南安營參將又白蘇公(才偉)洎元配誥贈淑人李氏繼配誥封淑人盧氏合葬墓誌銘並蓋 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三月三日
*八四 清太學生張璠及妻許孺人合葬墓誌銘 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十一月二十四日(卒)
*八五 清例贈武信郎庠生楚白王公(珩)暨元配高安人繼配李安人趙安人合葬墓誌銘 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卒)
*八六 清敕贈儒林郎太學生候選縣丞介錫韓公(逢瑞)暨配解安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
*八七 清誥授中憲大夫江西督糧道丁未科進士南皮兼山張公(受長)暨元配李恭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二月二十日
*八八 清例授文林郎丁卯舉人揀選知縣子明郝公(湛)暨湯孺人潘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十月二十七日
八九 清敕授文林郎內閣中書舍人加二級懋園紀公(昭)暨敕封孺人張氏墓誌銘 乾隆五十一年(一七八六)九月一日
九○ 清獻縣歲貢生紀公(晫)晴湖墓誌銘並蓋 嘉慶元年(一七九六)十一月
九一 清獻縣國子監生紀理含暨元配旌表節孝張氏墓誌銘並蓋 嘉慶四年(一七九九)
九二 清交河縣歲貢生蘇公(蘭成)友菊墓誌銘並蓋 嘉慶十年(一八○五)
九三 清誥封中憲大夫廣東糧儲道疏齋葉公(遉)墓誌銘 嘉慶十一年(一八○六)三月十四日(卒)
*九四 清誥授朝議大夫浙江嚴州府知府南皮鑑葊張公(丙震)暨誥封恭人(紀氏)墓誌銘並蓋 嘉慶十一年(一八○六)六月二十五日(卒)
九五 清誥贈朝議大夫縣學生維藩紀公(汝價)封太恭人王太恭人合葬誌石並蓋 嘉慶十一年(一八○六)
*九六 清誥授中議大夫兩淮鹽運使司霽峯邊公(廷掄)暨配井太淑人墓誌銘並蓋 嘉慶十四年(一八○九)春
*九七 清貤贈朝議大夫乾隆庚寅科副榜南皮縣乾孚張公(甲震)暨元配封恭人(張氏)合葬墓誌銘 嘉慶十五年(一八一○)二月二十日
九八 清敕封文林郎江西瑞昌縣知縣艮山張公(發長)暨德配劉孺人墓誌銘並蓋 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四月十五日
*九九 清誥贈奉政大夫侯公(光岳)暨配孟太宜人合葬墓誌銘 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三月二十日
*一○○ 清誥授通議大夫內閣侍讀學士前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仲田葉公(汝芝)墓誌銘 道光八年(一八二八)三月四日
一○一 清誥授通議大夫順天府府丞雲南按察使司按察使硏溪張先生(端城)墓誌銘 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正月十九日(卒)
一○二 清例授徵仕郎候選直隸州州判果亭蘇公(肇輿)暨配張孺人合葬墓誌銘並蓋 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三月二十四日
*一○三 清誥授奉政大夫浙江寧波府石浦理民同知張公(祖基)墓誌銘並蓋 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二月十六日
*一○四 清敕授文林郎廣西平樂縣知縣晉封奉直大夫嘉慶癸酉科拔貢班侯蘇公(元符)墓誌銘並蓋 鹹豐六年(一八五六)十一月十八日
*一○五 清誥授光祿大夫體仁閣大學士贈太保張文襄公(之洞)墓誌銘並蓋 宣統二年(一九一○)十二月十五日
*一○六 清誥封太恭人張母黃太君墓誌銘蓋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前
*一○七 清誥授中憲大夫廣東糧儲道署按察司戶部郎中香浦枼公(汝蘭)墓誌銘蓋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前
*一○八 民國陸軍中將銜少將毓清任公(國棟)暨德配高夫人墓誌銘並蓋 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九月十日高氏(卒)
後記

歷史叢書

眾多的精美圖片,詳實的文字介紹,滄州文物、古蹟、墓誌、碑拓等都一目了然,擺放於眼前的叢書讓人嗅到了濃重的文化味道。日前,由《滄州出土墓誌》、《滄州文物古蹟》、《滄州鐵獅子與舊城》、《明代單橋》4冊書組成的滄州歷史文化叢書已出爐,這是第一套系統介紹獅城本土文化的書籍。
“咱滄州是一座文化古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市文物局局長王玉芳介紹,2002年,市博物館開始陳列歷史文物,徜徉其間,一件件碑拓、書法藝術、文物等都昭示著滄州歷史的悠遠。“這些年來的考古發掘和執法追繳的收穫也不小,這些‘家底兒’都應讓咱老百姓了解一下,這張文化名片也要展示給其他人和城市。”王玉芳道出了編撰叢書的初衷。
滄州文物古蹟》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按歷史編年為線展示滄州的歷史文化遺存和遺物,如新石器時期的石器,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玉器等。《滄州出土墓誌》則收錄了從材質、書體、人物都非常有特色的108方墓誌和碑拓,如河間出土的北魏墓誌等。
我市的兩處“國保”——鐵獅子和單橋分別單獨成冊,《明代單橋》從藝術、文化、歷史方面的價值,介紹了單橋的建橋史、石刻工藝和欄板故事等,其中收錄的傳說故事給書籍增添了趣味;《滄州鐵獅子與舊城》介紹了我國最大的鐵鑄件的鑄造工藝、歷史背景和研究價值,以及滄州舊城的考古發現等,另外還收錄了歷史上鐵獅子維修保護的相關記載、歷史上名人的詩詞文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