溾水

溾水

溾水,發源於湖北省京山市城西北20公里的楊集鎮花石岩村境內的花石岩。它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孫橋、惠亭、新市永興曹武等5個鎮,至艾家棚入天門市境。在京山市境內河道長65公里。它匯集了京山市中部18條主要支流和大小溪澗,成為橫貫京山市中部的重要水系,流域面積624.5平方公里,約占京山市總面積的六分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溾水
  • 外文名稱:Ai Water
  • 地理位置:湖北省京山市
  • 氣候類型:溫帶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溾水詳解,溾水名稱來源,建設歷程,資源環境,人口,資源,

溾水詳解

溾水名稱來源

其名最初見於《水經注》,《富水郡志》稱回河。俗稱京山河。上遊河床一般寬50米,新市鎮以下80餘米。河道彎曲,流泄不暢,水量變幅較大。常年流量2~3立方米/秒。溾水在新市鎮上下4公里內,河道迂迴曲折。《京山縣誌》對這段河道的變遷作過祥盡的描述:“自南門起,至新南門一帶,傍城窪下,其形似河,上為高家坡,其形類岸……舊城址緣坡起,嘉慶末年(公元1565年)改河興城,推而出之,乃為今址。塌中民居斜與長壽里相接。”溾水享有“溾水瑩波”的盛名,為古時“京山八景”之一。

建設歷程

由於河道彎曲,流泄不暢,以前常造成災害。據《京山縣誌》(光緒八年版)記載:“天啟壬戌(公元1622年)仲夏,淫雨浹旬,一夕,山水驟至,盪城溢郭,塌中居者,老壯婦孺靡孑遺焉,城外沿河居民遭洪濤怒浪而逝者亦不勝記。”這種盪城溢郭的災害記述,雖然未曾再見,但比這小一些的災害常常發生。故此,河道逐漸淤淺,水草叢生,釘螺獗起,危害人民身體健康。1975年,縣委組織二千多人,用了半年時間,對這段河道疏通取直,剷除雜草,砌了石岸。兩岸整齊平滑的石坡,寬敞平靜的河面,與1973年和1978年修建的兩座鋼筋水泥公路橋融成一體,十分壯觀。這兩項工程,不僅有利於消滅血吸蟲病,便利新市鎮與京南各地的交通,而且為這座古老的山鎮增添了新的光彩。

資源環境

人口

溾水流域居住著十多萬人口,有17萬畝耕地,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對京山人民的生產、生活有著重要意義。

資源

此水過去航運頗盛,帆船可抵新市鎮,是京山中部人民和外地物資交流的主要通道。解放初,因京(山)——皂(市)公路修復,航運漸少,1959年惠亭水庫大壩動工修建後,航運中斷。這條河由於承雨面積大,溪澗性強,水量變幅較大,一般流量2-3立方米/秒,而枯水季節只有0.018立方米/秒,每當山洪暴發,河水猛漲,最大流量可達1480立方米/秒(1957年測得),常造成短時水患。為了變患為利。於1959年和1966年在上游建成了容量為28940萬立方米的惠亭水庫和容量為1090萬立方米的余家河水庫,不僅控制了洪水,而且調節、便利和擴大了灌溉。溾水從此踏上了造福人民的嶄新曆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