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補學派是“浙派中醫”十大流派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補學派
- 代表人物:張景岳
溫補學派是“浙派中醫”十大流派之一。
溫補學派是“浙派中醫”十大流派之一。基本概況倡導並善於用溫養補虛方法治療虛損病證的一個學術流派。代表人物為明代紹興張景岳、鄞縣趙獻可等。張景岳創製左歸、右歸作為治療命門先天水火不足的主方。趙獻可著有《醫貫》等,善用六味丸...
明代醫家薛己、張介賓、趙獻可、李中梓等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脾胃和腎命學說,並善用甘溫之品,又被後世稱為溫補學派,清代高斗魁等人又繼承其學並有所發展。為體現其學說理論的一脈相承,《中醫古籍醫案輯成·學術流派醫案系列》將...
4.2永嘉學派學術主張 4.3永嘉學派診療特色 4.4永嘉學派制方用藥特色 05 丹溪學派 課時 5.1丹溪學派簡介 5.2丹溪學派學術主張 5.3丹溪學派診療特色 5.4丹溪學派制方用藥特色 06 溫補學派 課時 6.1溫補學派簡介 6.2溫補學派...
在哲學思想上受《易經》影響較大,在醫學上又遵從李東垣、薛己,屬於溫補學派。趙獻可提出命門為人一身之主,而不是心,命門的水火即人的陰陽。代表著作 代表著作有《醫貫》6卷,對後世影響很大。此外他還著有《邯鄲遺稿》,又名《胎...
張景岳(1563年-1640年),本名介賓,字會卿,號景岳,別號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黃,人稱“張熟地”,浙江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傑出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幼隨其父游京城,十四歲時從京華名醫...
第一節 溫補學派簡介 一、溫補學派的源起與發展 二、重要醫家醫著 第二節 學術主張 一、張景岳的學術主張 二、趙獻可的學術主張 三、高鼓峰的學術主張 四、馮兆張的學術主張 第三節 診斷治療特色 一、明辨虛實,長於溫補 ……第...
針對這種情況,薛氏根據前人的經驗及自己的潛心研究,自立一家之言,融東垣脾胃之說及王冰、錢乙腎命水火之說於一爐,重視先後二天的辨證,治療用藥倡導溫補,對後世溫補學派的產生與形成,頗有啟發。著有《內科摘要》、《外科發揮》...
張介賓於《景岳全書》中闡發陰陽互根,強調命門水火,倡言“陽非有餘,陰常不足”,善辨虛寒,擅用溫補,並反對以苦寒為滋陰,對於糾正寒涼時弊起了很大作用,張介賓也被後世奉為溫補學派的代表醫家。同時也應看到,張氏為了力挽時弊...
竇氏痛心於此,熟讀經典,結合臨床,總結出一套獨特的溫補思想,對溫補學派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縱觀全書,竇氏臨證多灸藥並用,而且較多地使用了灸法,即使危重病也常用之,竇氏用灸適應症廣泛,內外婦兒皆有涉及,這對後世有很大的...
是明代傑出的醫學家,為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張景岳晚年集自己的學術思想,臨床各科、方藥針灸之大成,輯成《景岳全書》64卷。成書於其卒年1640年。張景岳生於嘉靖四十二年,自幼聰穎,因祖上以軍功起家世襲...
對雜病的治療,重視辨證,擅長溫補,成為明清時期溫補學派的醫家之一。正是由於張璐在學術上的較大影響,故而後人稱其為清初醫學三大家之一。作品目錄 張氏醫通 傷寒纘論 傷寒緒論 本經逢原 診宗三昧 傷寒舌鑒 傷寒兼證析義 出版...
許叔微對金元四大家的臨證和溫補學派的形成也有巨大影響。清代名醫葉天士奉《普濟本事方》為至寶,視同“枕中秘”;晚清張錫純則譽之為“海上仙方”。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中引述許氏論述、化裁許氏之方每每可見。葉氏治療雜病的...
各論闡述了傷寒學派、河問學派、易水學派、攻邪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及其他著名醫家54位,每一醫家分列生平簡介、著作提要、學術成就、學術評議、醫案選析、文獻資料、原著選錄諸項。對每一學派的產生、形成與發展概述...
經戴氏一說才能夠讓後世的習醫者,了解丹溪的滋陰學說,而且因為戴思恭將東垣與丹溪兩種學說做了一次結合,導致後來產生了明代溫補學派的誕生,所以戴思恭的貢獻實在非常重大。陰血之難成而易虧 ‘內經曰:榮者水谷之精也,和調五臟,灑...
具有代表性的如傷寒學派、攻邪學派、河間學派、易水學派、丹溪學派、溫補學派、溫病學派、孟河醫派、新安醫派、海派中醫、錢塘醫派、吳中醫派、嶺南醫學等。眾多學術流派的傳承與發展,形成了中醫學“一源多流”的學術及文化特色。紀曉嵐...
這種重視陽氣的觀點影響後世醫家,成為溫補學派的理論淵源。明代醫家張介賓在《類經附翼·求正錄》中據此提出了"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類經附翼·大寶論》)的著名論點。1.陽氣的生理功能 (1)...
三家命門理論雖然內容各異,但都企圖以命門為最高主宰,統一陰陽和五行,雖然沒能得到公認,但是,其突破意識並以此推助了溫補學派的創立,這對中醫學理論的發展是有貢獻的。辨證論治 辨證論治是中醫臨床的操作體系。中醫臨床重視因時...
發展到內傷雜病陰證,大大擴充了陰證的範圍,從而把傷寒學說與脾胃內傷學說有機結合起來。陰證學說既是對仲景學說的發展,又補充了東垣脾胃內傷詳論“熱中證”之未備。其主張溫補脾腎,對明清溫補學派醫家深有影響。
(二十)厲風 (二十一)熱病 後世影響 一、歷代評價 二、學派傳承 (一)王好古 (二)羅天益 (三)朱丹溪 (四)溫補學派 三、海外流傳 (一)對日本漢醫的影響 (二)對韓國漢醫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一、著作類 二、論文類 ...
他是傑出的醫學家,古代中醫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時人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仲景以後,千古一人”,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張景岳早年推崇丹溪之學,景岳在多年豐富臨床實踐中,發現其弊端並逐漸擯棄朱氏學說。中年以後著書立說,...
當時人們把他比作張仲景、李東垣,甚至稱他為“醫術中傑士”。作者簡介 張景岳(1563-1640),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是明代傑出的醫學家,為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第六章滋陰降火——丹溪學派 第一節陰不足論與失眠 第二節保胎益母有良方 第三節六味地黃加減配,大同小異有專長 第七章脾腎並重——溫補學派 第一節打開人體生命之門 第二節先天也需後天養 第三節小兒保健有妙招 第八章攻伐...
第二節 寒涼學派 一、董汲 二、萬全 三、陳復正 四、夏鼎 第三節 溫補學派 一、錢乙 二、陳文中 三、薛鎧 四、莊一夔 第六章 中醫骨傷科醫學流派 第一節 概說 一、中醫骨傷科的主要學說簡介 (一)生理機能與解剖相關學說 (...
自此以後,如薛己、張介賓、趙獻可、李中梓等著名醫家在論述脾腎和命門的時候,無不依許、嚴之論而立說。嚴氏關於脾腎的見解,對明代命門學說的完善和溫補學派的形成,確實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三)方劑學上的貢獻 《濟生方》輯錄500...
補中益氣湯 傷飲食論 中暑傷暑論 濕論 瘧論 痢疾論 影響評價 趙氏著《醫貫》闡發薛己脾胃、腎命學說,治療上強調六味丸、八味丸的套用,為溫補學派的形成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對郁證的闡發對後世有重要影響。不過《醫貫》偏執拘泥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