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廷敦

溫廷敦

溫廷敦,男,1957年11月生,山西省渾源縣人。1982年於山西大學物理系光電子專業本科畢業,1985年於同校同專業獲碩士學位。1991年11月至1995年12月,在雅典國立技術大學物理系固態物理專業攻讀博士學位。1996年2月回國。2002年1-7月,雅典國立技術大學套用科學院高級訪問學者。2007年3-9月,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物理系高級研訪學者。2008年6月,應邀出席了在德國舉辦的高等教育國際會議,並作了學術報告。現任中北大學理學院科研副院長,物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歐美同學會會員;山西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光學學會副理事長;《測試技術學報》主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物理系合作教授(Adjunct Professor 2007-201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廷敦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7年11月生
  • 性別:男
研究方向,個人榮譽,研究工作,理工融合方面,哲學方面,教育教學方面,管理方面,

研究方向

介觀物理學及其套用、光電子技術與儀器、工程材料物理。

個人榮譽

2001年獲山西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
2001年獲山西省首屆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2003年被授於中北大學首屆傑出教師稱號。
2005年被選為山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
2008年8月,被授于山西省科技奉獻二等獎。
2010年,中國兵工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究工作

分別於Applied Physics Letters, Physical Review系列,J. Applied Physics, J. Physics D,Phys. Stat. Sol.(a)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完成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多項。

理工融合方面

為突破傳統機電轉換,如壓電、壓阻與壓容等效應的巨觀物理局限,提出了“介觀壓阻效應”的概念,並通過四個物理過程來實現。“介觀壓阻效應”的提出,被相關專家認為具有“概念創新、原理創新、並有較強套用背景,特別是國防套用背景”的特點,並成為某國防973項目立項的主要理論依據之一。為中北大學成為973項目主持單位提供了基礎支撐。溫教授為第一專題負責人。
系統地完成了介觀壓阻效應理論研究,完成了介觀壓阻效應理論的簡單化、工程化提煉,編制了計算介觀壓阻係數的專業軟體,為介觀壓阻效應的器件化、工程化,進一步產業化奠定了理論基礎。Mesopiezoresistive Effect…一文已在APL發表(APPLIED PHYSICS LETTERS,Vol. 92, P043508, 2008),兩輪審稿,都認可為Original paper.為“介觀壓阻效應”提法的國際認可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根據理論研究與計算機模擬結果,合作組分別研發了介觀壓阻型壓力感測器與聲感測器,並對加工出來的器件分別進行了靜態與動態測試。測量結果表明,和傳統壓阻器件相比,基於介觀壓阻效應的微納器件靈敏度可提高一個數量級。其中的“納*****”,申請人獲得2009年中國兵工科技進步一等獎。合作組成員依次獲2010年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與2010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非通用項目);201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儀器專項資助,為相關介觀壓阻型器件的進一步產業化再努力。

哲學方面

哲學著作:《天地人》 溫廷敦 著 北京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全文以“道可道”開篇,嘗試將傳統道家學說由一個相對封閉排它、甚至有點消極的系統,發展成為一個開放包容並積極的理論體系。這樣,任何學說,如數學、科學及哲學等,或稱之為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及社會科學、神學等,都可看作是“道”的一部分。尋找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發現它們背後更基本的規律,是更值得關心的問題。
全文以“道無終極”結尾,表示人類的追求與認知過程是無限的。“道”雖可逐步逼近,但不可能終極。因為人的智慧雖可不斷增長,但也畢竟是有限的。人類應有自知之明。
受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影響,就定書名為:“天地人”。
本書的出版,初步得到了良好的反響。有不少學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做出正面回應。如發簡訊反映,“原來老鬱悶,看了此書後,不鬱悶了”;“溫老師,我又仔細讀了您的《天地人》,讀完一遍後瞬時從靈魂中提煉出了一種積極向上,樂觀豁達,陽光激情,至善至美的形象…”……. 目前,一些大學圖書館開始收藏此書,也有一些大書店開始銷售。

教育教學方面

綜合東西方教育的不同優勢,研究了物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提出了‘科學素質平台’的概念。研究了信息化條件下,知識經濟型社會的特色及對人才的要求,提出並定義了‘人才活力係數’的概念。發表教育學論文兩篇。在十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系統地進行了教學改革。分別在學士,碩士與博士三個層面上,循序漸進地開展了以傳統傳授知識為主轉向以提高“學習的能力,創新的思維”為主的轉變,改革了教學方式與考試方式,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師生互動的深度與廣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注重數學,科學與哲學及工程套用的整體性與連貫性。

管理方面

根據學科交叉與廣泛合作的客觀需要,提出並實施‘發散式管理,平台式運行,網路式溝通’的管理模式。逐步形成了‘理為工提供基礎支撐,工為理提供套用背景,文理工交融’及教學科研相長的良性互動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