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教育史館

溫州教育史館

溫州教育史館,位於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勝昔橋路54號,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1321件/套,參觀人數1.52萬人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教育史館
  • 地理位置: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勝昔橋路54號
  • 類別:其他行業國有博物館 
  • 景點級別:溫州市首批文保單位
  • 投用時間:2012年9月28日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展出內容,所獲榮譽,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百餘年前,溫州文教界人士為紀念“籀公”孫詒讓先生而建的籀園,經歷了近百年風雨滄桑,已不止是一處反映近現代溫州歷史文化發展進程的名勝古蹟,更是成為溫州文化一個崇高的符號和象徵。在此開闢“溫州教育史館”,是為了更好地紀念孫詒讓先生對浙南近代教育的卓越貢獻,展現溫州1700餘年的教育人文歷史,存續文脈。
籀園先後被溫州市第四中學、溫州師範學院、溫州中學、溫州市實驗國小、溫州市籀園國小等學校使用,做過教室、宿舍、校史館。1981年,籀園被列為溫州市首批文保單位。
2006年,溫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教育史館籌備小組,五位已退休的教育專家、老教師李方華、金文斌、張永壩、徐志標和夏秀眉又聚集在一起,開始了資料尋找、史實查證以及文字撰寫等準備工作。溫州資深文化策劃人、文史研究者張索則受命擔任教育史館的策劃總監。
作為打造溫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視窗,由溫州市教育局和文廣新局聯合發起,並由市教育局具體負責實施的溫州教育史館,2012年09月28日孔子誕辰紀念日正式開館。

建築布局

溫州教育史館分為五個空間:古代館,又名文德堂,濃縮了溫州由西晉太康元年(280)至清道光十九年(1839)的1500多年教育史;設於籀公祠內的近代館,展現清道光二十年(1840)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百餘年教育史;現代館,介紹新中國成立至今溫州教育的現代化進程和成果。另外,還有庭院部分,由碑廊、塑像和浮雕等構成;而服膺軒則作為文獻閱覽室。

展出內容

教育史館的庭院裡,立著孫詒讓(中)、黃溯初(左)、金嶸軒的銅像,他們是溫州教育的先行者。
自隋大業三年(607)科舉開考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廢科舉,1248年間,溫州共有文科進士1583人,狀元7名,探花、榜眼8名。此外,歷代還有武進士393名,武狀元17名,武榜眼探花11名。因為溫州武進士大部分出於古時平陽(含今蒼南),所以平陽又有“武狀元之鄉”的美譽。
現代館是一幢白色小樓,原為籀園圖書館,三間兩層。“數學家之鄉”形象牆,刻百多年來溫州孕育出的60餘位數學家的浮雕和名字:溫籍數學家先驅、哈佛大學首位中國數學博士姜立夫,一代數學名師陳叔平,中國現代數學奠基者之一、第一代溫籍數學家的領頭人蘇步青……其中,有10位是中科院院士,6位曾任高校校長,31位曾任高校數學系主任或數學研究所所長。

所獲榮譽

2022年6月,入選浙江省博物館(紀念館)名錄(2021年)。

參觀信息

全年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上午8:30到11:00(停止入館),下午13:00到16:30(停止入館) 周一全天閉館,重大節假日和寒暑假照常開館。
地址: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勝昔橋路54號
溫州教育史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