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州市電影電視家協會
- 成立時間:1987年6月
- 作用:電影改編
溫州的電影創作起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當時曾改編甌劇《高機與吳三春》為故事片,但未得拍攝。六十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制廠把甌劇《東海小哨兵》改編攝製為美術片《紅領巾》(編劇沈國 )。1982年,張思聰根據本人創作的話劇《光明行》與人合作改編成電影《何處不風流》,由浙江電影製片廠攝製完成,這是第一部反映溫州人生活的故事影片。同年,金帆與人合作《喜鵲嶺茶歌》,也由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
早在1979年,市劇作家參與了戲曲電視劇《紅蓮與白蓮》的創作。1984年創作的《遠洋船長和他的妻子》更一舉奪得全國金鷹獎,是第一部直接反映溫州人生活的電視劇。次年,六集電視劇《吳百亨》由溫州電視台拍攝完成,宣告溫州市第一次開始自己製作電視劇。其間還有《生命之舟》等劇問世。這段時間,可稱為溫州市電視劇創作的起始階段。此後經過一段低迷時期。1993年溫州電視台等聯合攝製完成由市劇作家創作的長篇電視連續劇《喂,菲亞特》,並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飛天獎,掀起了我市電視劇創作的新高潮,隨之,有《大屋的丫環們》、《有這樣一群兵》、《情網》等劇影響較大。從9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市場經濟逐步發展,溫州電視劇創作特別是製作進入一個新階段,在如何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並取得初步成功。其中電視劇《溫州女人》、《走入歐洲》、《劉伯溫》、《隨愛而飛》、《終極使命》等都成績不俗。戲曲電視劇的創作和製作也有了進展,如甌劇電視劇《高機與吳三春》、越劇電視劇《宮牆柳》、《范蠡救子》等都獲好評,還得過全國電視劇飛天獎。與此同時,電視藝術專題片編攝也取得突出成績。影視家協會還注意影視理論研究和評論活動的開展,市區、瑞安等地都有過影視評論組織,近年又成立了影視評論分會,在市、縣電影公司支持下,活動非常活躍,經常開展觀摩、研討、組織首映式等活動,也出版過一些理論評論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