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屯村

溫屯村

金碧鎮為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黔西縣南部,距離縣城13公里,總面積94.6平方公里。四周與城關鎮、綠化鄉、雨朵鎮、新仁鄉、羊場鄉、沙井鄉、五里鄉、錦星鄉、林泉鎮接壤,黔洪公路從金碧鎮橫穿而過。

溫屯村隸屬於金碧鎮鐘秀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 金碧鎮南邊,距離鐘秀村委會3.00 公里,距離金碧 鎮12.00公里。國土面積0.71平方公里,海拔1,880.00米,年平均氣溫15.70 ℃,年降水量81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蠶桑等農作物。有耕地251.00畝,其中人均耕地0.98畝;有林地373.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7戶,有鄉村人口261人,其中農業人口252人,勞動力17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5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4.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885.0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溫屯村
  • 所屬地區: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金碧鎮溫屯村
  • 面積:0.71平方公里
  • 人口:人44810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 海拔:1,880.00米
  • 年平均氣溫:15.70℃
地理環境,下轄地區,耕地分布,氣候特點,地勢,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資源概況,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自然風光,歷史文化,民俗風情,農業生態觀光,建設發展,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金碧鎮為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黔西縣南部,距離縣城13公里,總面積94.6平方公里。四周與城關鎮、綠化鄉、雨朵鎮、新仁鄉、羊場鄉、沙井鄉、五里鄉、錦星鄉、林泉鎮接壤,黔洪公路從金碧鎮橫穿而過。

下轄地區

全鎮轄17個村和1個居委會共199個村民組、11532戶、44810人。金碧鎮是一個多民族鄉鎮,主要有布依、水、苗、彝、白、仡佬等少數民族。

耕地分布

全鎮共有耕地5039.21公頃。土地墾殖率56.61%,其中灌溉水田326.78公頃、望天田1088.91公頃、旱地3617.51公頃、菜地6.00公頃。主要分布在山間谷地和壩地中。其中,面積在300公頃以上的村順序是新富村(352.30公頃)、聯合村(319.29公頃)、楊家店村(304.32公頃),森林18000畝、湖泊水域3000畝。

氣候特點

金碧鎮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氣候相近,冬暖夏涼,全年風和日麗,無霜期達300餘天,溫差懸殊不大。雨量充沛,年降雨1100毫升以上,資源豐富,“湖光倩影”湖泊群是貴州省三大湖泊群之一。

地勢

金碧鎮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屬半山地丘陵地帶。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51.00畝(其中:田228.00畝,地23.00畝),人均耕地0.98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37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主要種植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257.00畝,其他面積179.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電、通電視、通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67戶飲用井水。有67戶通電,有6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9.55%和91.0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52.38%和29.85%)。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2輛,機車3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3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8.00畝,有效灌溉率為%,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0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1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64萬元,占總收入的38.61%;畜牧業收入11.9萬元,占總收入的16.0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9頭,肉牛88頭,肉羊6頭);漁業收入5.00萬元,占總收入的6.74%;林業收入1.06萬元,占總收入的1.42%;第二、三產業收入27.56萬元,占總收入的37.16%;工資性收入1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8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5人(占勞動力的14.36%),在省內務工21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食、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8.34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0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糧食、第三產業產業。
特色食品——辣椒
黔西縣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非常適宜辣椒種植。黔西縣辣椒以皺椒為主,歷史上就享有“貴州皺椒”、“貢椒”的盛譽。其特色是肉質肥厚,色澤紅亮,辣味適中,清香濃郁,富含多種胺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紅色素的含量在2.5%-3.0%之間,優於其它產地的辣椒,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授予大方縣為“中國皺椒之鄉”。在金碧鎮全鎮大量種植皺椒。 

資源概況

金碧鎮位於貴州省黔西縣西南部,距省城120公里,離黔西城關13公里,是黔西縣新興旅遊鄉鎮之一。旅遊資源豐富,這裡山清水秀,峰巒疊翠,森林密布,民族風情濃郁,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人們理想的休閒、度假、避暑、觀光之地。金碧鎮西高東低,最高海拔1500多米,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特點。無霜期300天左右,日照率35%以上,境內雨量充沛。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7戶,共鄉村人口260人,其中男性129人,女性131人。其中農業人口256人,勞動力176人。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4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鐘秀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實驗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7.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0人,中學生1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1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39.4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6人,黨員中男黨員5人,女黨員1人。團員12人。

自然風光

金碧鎮柯家海子景區
柯家海子天然岩溶湖群位於黔西縣金碧鎮新富村,處於黔西縣城西南面黔織公路7公里處,湖山倩影是柯家海子天然岩溶湖群有名的風景點,是黔西新八景之一。柯家海子湖群原名馬槽塘,其來歷與元朝忽必烈的子孫因政治避難在這裡建的全國8大軍馬場之一的“亦溪不薛”牧馬場有關。
溫屯村
柯家海子天然岩溶湖群面積120畝,平均水深20米,湖泊水量7200立方米,周圍長滿青翠的馬尾松,森林覆蓋率高達47.5%以上,是渡假休閒、避暑、垂釣的最佳目的地。
金碧鎮柯家海子天然岩溶湖群屬典型永久性天然岩溶湖,形態各異,柯家海子、龔家海子、甘家海子、哆囉壩海子、黑石頭海子、雷家海子、王家海子、馬洪塘海子等錯落其間,可謂三步一湖,五步一“海”(當地民眾稱此類湖泊為“海子”)。各湖體彼此緊鄰,相距不過1-2公里。湖水清澈,碧波蕩漾,無工業污染,湖岸多為濃密松林環繞,鬱鬱蔥蔥,景色優美宜人。臨空俯瞰,銀光閃閃,狀若星辰,又似珍珠墜落玉盤,熠熠生輝,在諸多湖泊群中,由於柯家海子天然岩溶湖群距縣城較近又位於公路邊,早已成為人們雙休日休閒娛樂的近郊天然旅遊目的地,“柯家海子湖群”已成為老少皆知的湖泊群的代稱,故景區定名“柯家海子天然岩溶湖群旅遊區”。
景區所在的黔西縣處於黔西北烏蒙山脈向黔中丘陵的過渡地帶上。7月平均氣溫23℃,1月平均氣溫3.3℃,年平均氣溫14℃。這種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秋相近、四季宜人的特點,非常有利於吸引夏季遊客,為打造休閒避暑精品提供了可貴的氣候條件。
溫屯村
金碧鎮沙嘎坡林場
沙嘎坡林場位於金碧鎮萬家寨、荷花、聯合三村之交,總面積為5026畝。所占地理位置萬家寨村居多,此林場東到萬家寨村、南至五里鄉、西抵五里鄉、北接聯合村。林場以1962年發動民眾造林為主體形成,1970年至1982年間相繼造林擴大規模。該林場1982年前屬村造林,1982年將經營權劃歸金碧鎮人民政府。
沙嘎坡林場以杉、松、樺樹、楊樹、柏樹、杜鵑等形成混交林。林場樹木密度大,交通便宜,林場內含有茶場,茶場自1985年開始生產,主要以生產綠茶為主,茶場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生產的茶葉優良,曾多次獲上級部門獎勵和深受上級領導和嘉賓好評。但由於管理不善,2001年茶場停產,並加上茶場管護力度不夠,現已雜木叢生,茶場無法繼續生產。
沙嘎坡林場內還有200餘畝具有觀賞價值的杜鵑花林,杜鵑花林位於箐溝山兩邊,金碧鎮與五里鄉交界處,花區位於金碧鎮居多。杜鵑花種10餘種,大小皆有、顏色各異,且花季不一,相繼花期長大30多天。
林場內野生動物繁多,森林茂密,生態保持良好,林場內現已發現:野兔、紅頭錦雞、野山羊等珍貴動物。

歷史文化

(一)金碧鎮新富村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唐、宋、元、明、清以來布依民族為保護生態遺留下來的岩摩石刻,有“亦溪不薛”遺址文化,元世祖突必烈之孫鐵木真·努不花因政治避難,在新富建立全國七大軍馬場之一——“亦溪不薛”軍馬場。“亦溪不薛”是蒙古語,意思是水西馬,全國著名的水西馬就產於此,現在布依民族山歌所唱的“湖畔舞劍拔晨霧,夜枕聽濤待雞鳴”就是歷史的見證。
(二)紅色文化: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金碧古鎮蛇場與老百姓歡度新春佳節。紅軍在這裡“打土壕、分田地”,宣傳抗日救國真理,深受老百姓歡迎和擁護,新春過後,金碧就有700多人跟隨紅軍北上,從此踏上抗日救國的道路,現在金碧還流傳著紅軍在這裡的很多動人的故事。

民俗風情

新富村33個湖泊周圍,居住著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民俗風情濃郁,有布依族6月6日過新年、苗族4月8日跳花節等。每逢節慶日,少數民族載歌載舞,歡慶佳節,節慶日有對歌、吃棕子、敬酒、祭祀等民俗風情,特別是布依族婚禮上,有原生態的情侶情歌對唱,敬客人的敬酒歌等。

農業生態觀光

新富村生態觀光農業初具規模,有投資25萬元,占地3300平方米建9個大棚的香菇基地,投資18萬元建設的47畝紅陽獼猴桃基地,種植紅陽獼猴桃5700株;150畝經果林基地;投資3000萬元集“科學研究、農業觀光、生態養殖、循環利用”為一體的農業生態觀光示範現代化養豬基地……春天來臨,鮮艷的桃花,粉紅的杏花,雪的梨花點綴在山間田野,伴隨著沁人心脾的金黃色菜花,碧綠的麥田,青翠的山林,恬靜的湖泊,讓人陶治,令人流連。

建設發展

金碧鎮各族人民在中共金碧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團結奮鬥、艱苦創業,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成效喜人。
小城鎮建設有力地拉動了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金碧鎮社會經濟的繁榮,全鎮年總產值達14364萬元,人均2578元,為全面邁進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金碧鎮屬典型的農業大鎮,糧食主要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油菜、烤菸、西瓜、小辣椒等。
由於受市場的影響現在油菜以成為繼烤菸之後的主要經濟支柱。金碧鎮根據自身水域面積廣、稻田多、森林覆蓋率高、荒山草地灌木林多的特點,努力尋找後續財源,為農戶增收、壯大財政收入。
目前,畜牧業已成為繼烤菸、油菜之後的支柱產業,基礎設施在金碧鎮經濟持續發展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鎮黨委、政府在全面發展經濟的同時,抓住機遇,爭取各方面支持,全鎮各項社會事業與經濟協調發展,各項事業建設成績斐然。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村內道路不暢.人畜飲水困難.農田水利設施差。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重點發展優質水稻。

地圖信息

地址: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七溫線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