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村(山東招遠市齊山鎮下轄村)

溫家村隸屬於齊山鎮(原名道頭鎮),地處鎮駐地西北,位於海萊路1.5公里處,處丘陵地帶,但村地勢平緩,水澆情況較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溫家村
  • 外文名稱:Wenjia
  • 所屬地區:山東招遠市齊山鎮
  • 政府駐地:溫家村村委
  • 電話區號: 0535
  • 郵政區碼: 0535
  • 地理位置: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齊山鎮溫家村
  • 面積:2686畝
  • 人口:1098
  • 方言:招遠地方方言
  • 郵編: 265414 
行政地理,村莊由來,經濟狀況,人口狀況,鄉土風俗,

行政地理

省分: 山東城市:煙臺市
溫家村地理位置
區/縣: 招遠市地址: 齊山鎮(原名道頭鎮)溫家村
郵編: 265414 區號: 0535
山東煙臺多屬於丘陵地帶,然溫家村與周圍,大原家村,馬家村等村莊位於一小平原地帶。東臨一座小丘,北西南三面平原地帶向三面延伸。有一條季節河從村東頭有北向南流向,起水來自上游村水庫。只有雨水季節時期才有河水,其他季節多為枯水季。村中以及村南面由水泥硬化路面(國家政策造福百姓之舉),村南路由東向西連線各村,素有“金溫家”之稱。

村莊由來

據村中村碑後村志記載,原溫家村屬於溫姓居住區,後來溫姓遷走(一說明朝年間海嘯,另一說瘟疫緣故),逐漸楊姓、黃姓聚集,後來姜姓遷入,隨後姜姓成為該村第一大姓。關於姜姓還有個神秘色彩的歷史,姜姓老祖奶奶於明末清初,協三子由東而來搬入該村莊,由於老祖爺爺在遷徙途中去世,遂其餘楊姓黃等姓族人幫助其安家落戶,並幫忙將老祖爺爺安葬,而老祖奶奶並不知老祖爺爺名字(有可能神智問題或者有難言之隱),姜姓由東而來,遂稱謂老祖爺爺東來二字。三子在楊黃等姓幫助下在溫家村扎穩腳跟,後來成為該村第一大姓。老人口傳稱老輩傳下說姜姓來自即墨城西關大槐樹,遂於民國間查找後無果而終。原村中各大姓對姜姓的幫助,是一段溫家村歷史上的一段佳話,弘揚了了中華民族相互幫助,樸實善良的傳統美德。

經濟狀況

村中百姓多為普通膠東農村老百姓,雖招遠金礦林立,但該村不適合開採金礦,所以一直過著小本買賣,自給自足的生活。其經濟來源,多數百姓從事糧食收購等小本買賣,與其他村落一樣,村中三輪車居多。村東側幾處以及村西一處為該村養殖基地,多養殖蛋雞、肉食雞等,規模三萬隻。村東臨一座小丘陵多種植蘋果、大棚等,蘋果園300畝,蔬菜大棚30畝,北西南三面平原地帶,有耕地1100畝,多種植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由於三面土地肥沃,早已列入國家農耕土地保護區。近年來與煙臺張裕釀酒公司原料專業化葡萄生產基地之一。

人口狀況

現村中由姜、黃、楊、劉、吳,五姓(按人口多少排序),人數約五百七十四人,約一百六十八戶。小編屬姜姓。

鄉土風俗

溫家村屬於普通傳統農村村落,有一些本村以及和周圍村落相同也存在相異的風俗。婚喪嫁娶都有一家人相互幫助,姜姓分四大家,其餘各姓人口少多本姓為一家。
年底最後一天,農曆臘月底,要請上宗譜,擺上貢品,遂入年關村中絕大多數百姓都會買豬下貨,這豬下貨包括,豬頭,豬蹄,豬內臟等,其餘年貨各家按經濟狀況置辦,這豬下貨必備,豬頭、豬蹄、豬肚、魚、雞、冬粉、豆腐等作為貢品。
年前要炸好面魚兒,做好大餑餑,這大餑餑可不好做,要反覆揉面,每家農村婦女的勤勞開始了,反覆揉,做好勃勃要在其上方,四周蓋上條紋,勾起一塊面,鑲嵌上棗兒,這就叫大棗兒餑餑(註:溫家村一帶的大餑餑跟其他膠東餑餑有所區別)。另外還要做一些魚、盛蟲、蹦蟲、窗花、豬頭、刺蝟等面狀物,盛蟲,蹦蟲用來擺放在宗譜以及財神爺面前,其他的要壓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窗台、糧倉、灶台等。
正屋北面請宗譜,財神居東(有些家居西),灶台前供灶王爺,院子南面供老天爺。這些幾乎是每家必拜的神靈前人。行磕頭之禮,燒香焚紙。年三十晚上即初一凌晨,開始放鞭炮,燒紙錢祭奠,上供並且家人吃素餃子(為糖餡兒小餃子,或者將餃子兩端捏在一起成酒窩狀,稱謂元寶),然後小輩依次給長輩磕頭,然後一個一般為一個家中同有一個爺爺的為一小家,然後聚集磕頭燒紙,喝酒拜年,隨後一起結伴給一大家的拜年,磕頭、喝酒、抽菸、吆喝,好不熱鬧。尤其那輩分高的老人,聽著小輩兒從外面進來,大聲喊過年好,磕頭的時候那一跪一片,好一派過年景象啊!小編就是姜姓人,每年過年磕頭那膝蓋簡直都麻了,後來是去了懶得喊跟著跪下磕頭就是了,反正老父親他們在前面喊著,累是累,不過感覺真有過年的味兒。拜完年後,回到家裡要吃餃子,這餃子可有講究,要蘸糖吃,而且餃子裡有鋼鏰兒、豆腐、棗、糖等,分別象徵著這一年多掙錢、有福、甜蜜等。這樣這大年夜就算過了。另外姜姓族人年三十傍晚不去墳地祭奠迎祖先回家,其他姓氏有此規矩,而且要做發紙(音譯)餑餑,為頭上一棗兒的餑餑。年三十,初一初二,打春等日子不能去娘家,意味回去克娘家。
然後就是初一初二拜姑姑,初三初四拜老丈母,這初五初六以後就不管了,不過著每一天都有講究,哪天管莊家,哪天還管老鼠等等很有特色。
正月十五,要做胡蘿蔔燈,這胡蘿蔔燈就是在切成段的胡蘿蔔中心用硬幣挖一個窩然後用高粱桿兒切其小段條狀,纏繞棉花或者燒紙,灌入往年的蠟燭加花生油的混合液體,就做成了蘿蔔燈,燃放煙火,這可是有區別的,除夕夜只燃放鞭炮,而十五卻是燃放煙火。這天所有姓氏都要去墳頭祭奠祖先,一般是家中老人的父親、爺爺、老爺爺的墳前祭奠,要帶胡蘿蔔燈、餃子、酒、煙花爆竹等。然後回家吃飯外出燃放煙花爆竹。不過這蘿蔔燈要留幾盞的。小年用。
另外一些風俗,比如農曆六月六要砍閨女一刀肉,意思是六月六那天閨女們要送給父母一塊肉,孝敬父母(在農村還是認為嫁出去姑娘就是出去的人)。農曆六月一日為小年,要點正月十五留下的蘿蔔燈,在家裡各處照照。再就是中秋團圓吃月餅、包子。清明掃墓。立冬的餃子立秋的面。其他節日並不是太重要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