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生平簡介,邀請巨作,創作,生平,一九七一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九年,二OO六年,二OO八年,二OO九年,
生平簡介
邀請巨作
一九九九年應紐約林肯中心邀請赴紐約參加「全本牡丹亭」巨作,擔任男主角柳夢梅。在紐約、巴黎、米蘭、雪梨、哥本哈根、柏林、維也納等地巡迴演出,獲得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的好評,在柏林演出時並被德國媒體譽為中國藝術家的明星。
創作
溫先生來美後,經常在紐約、華盛頓等地演出崑曲及京劇,並協助傳習教學及示範演講活動,推介崑曲藝術。一九九九年參與指導玩偶劇「牡丹亭」的製作,把崑劇與其他藝術融合,此劇被世界木偶協會美加分會評選為二千年度大獎作品。
生平
一九七一年
一九七一年生於北京,一九八二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崑劇班,工小生。師承馬玉森,滿樂民,朱世藕,沈世華,張毓文,傅雪漪,劉國慶等崑劇名家,並得到汪世瑜,蔡正仁,石小梅,張洵澎等南昆藝術家的指教。 取法南北昆諸家之長,繼承了《出獵回獵》,《見娘》,《琴挑》,《梳妝擲戟》,《百花贈劍》,《寫狀》,《小宴》,《玩箋錯夢》,《折柳陽關》,《呂布試馬》等優秀傳統折子戲。
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八年畢業後就職於北京北方崑曲劇院,任主要小生演員,以《拾畫叫畫》榮獲北京市首屆青年演員評獎調演表演獎。有近二十個傳統劇目輪流上演,並排演了《晴雯》,《牡丹亭》,《偶人記》等大戲。在院期間得到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洪雪飛的提攜,合作主演全本《白蛇傳》,並以國家藝術代表團名義出訪俄羅斯,贏得聲譽。 一九九二年以《斷橋》榮獲北京市“鳳儀杯”青年演員大獎賽優秀表演獎。一九九四年以《金不換》榮獲全國崑劇青年演員交流大會優秀蘭花表演獎。一九九六年排演新編古裝崑劇《偶人記》。一九九七年榮獲北京市戲劇家協會頒發的“洪雪飛青年演員鼓勵獎”,排演大戲《牡丹亭》 (晚會式)。
一九九九年
二OO六年
二OO六年一月至三月應蘭庭崑劇團邀請,赴台灣授課講學,同時排練演出《獅吼記》。 七月參加第三屆中國崑劇節演出《獅吼記》。 七月至八月參加全國崑劇小生 培訓班,向蔡正仁,汪世瑜,岳美緹三位老師學習了《書館》,《硬拷》,《湖樓》等劇碼。並於逸夫舞台進行匯報演出。
二OO七年聘任為蘭庭崑劇團駐團藝術家,導演排練蘭庭崑劇團“新古典崑劇”——《尋找遊園驚夢》,並演出《尋找遊園驚夢》中柳夢梅一角。二OO八年該劇DVD碟片製作獲第十七屆台灣金曲獎(傳統藝術類)。
二OO八年
二OO八年八月於台北新舞台演出“百變昆生”《蘭庭六記》暨個人專場兩場,由元、明兩代六大名劇《紅梨記》、《繡襦記》、《白兔記》、《連環記》、《獅吼記》及《還魂記》中選出10個名折,表演類型涵蓋各種昆生(巾生、窮生、娃娃生、雉尾生...等等)的表演,較全面展示其生行表演成績,且以南、北昆表演風格對照演出,包括《還魂記》北派「拾畫」南派「叫畫」,甚少演出的本工娃娃生戲《白兔記》「出獵回獵」,以及與張世錚老師的合演代表劇《繡襦記》「打子」。 二OO九年《蘭庭六記》獲台灣金曲獎獲最佳戲曲曲藝專輯獎,溫宇航本人亦榮獲台灣金曲獎 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二OO九年
二OO九年八月在台北故宮文會堂出演蘭庭崑劇團編演的90分鐘「長生殿」中的唐明皇,詮釋唐代畫家李昭道作品——故宮國寶「明皇幸蜀圖」讓觀眾能深入了解歷史,領略多元的傳統中華藝術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