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塞特

溫塞特

溫塞特-西格麗德·溫塞特,是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三位挪威作家之一,也是距今最近的一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溫塞特
  • 外文名:Sigrid Undset
  • 國籍:挪威
  • 出生地:凱隆堡
  • 出生日期:1882年
  • 逝世日期:1949年
  • 職業:作家
  • 信仰:天主教
  • 代表作品:珍妮,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
概述,成長經歷,創作歷程,

概述

溫塞特(Sigrid Undset,1882-1949)挪威女作家。生於丹麥凱隆堡。母親是丹麥人,父親是著名考古學家。
溫塞特

成長經歷

由於家庭影響,她從小就對歷史,特別是挪威的中世紀史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她11歲喪父,曾在商業黨校念過書。從16歲起在一家商行任職,接觸到中、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以後的寫作積累了素材。

創作歷程

1907年,她發表了第一部長篇小說《瑪爾塔·埃烏里夫人》,這部日記體的愛情小說表現了愛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間的矛盾。接著又發表了長篇小說《幸福的年紀》(1908),《維加·里奧特與維格基斯》(1909)、《珍妮》(1911)、《春》(1914)和一些短篇小說。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說,描繪一個少女在夢想獲得一對父子的愛情時的複雜心理和悲劇性結局,文筆生動,描寫細膩。這部作品確定了她在北歐文學中的地位。
1920年1922年,她陸續發表了三部曲《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達到創作的頂峰。小說以14世紀上半葉為時代背景,再現了中世紀的歷史,同時生動地描述女主人公克里斯丁追求愛情、追求幸福的一生及其悲劇結局。接著她又寫成四卷本歷史小說《埃烏頓之子奧拉甫》(1925-1927)。小說以13世紀末的歷史為背景,和前一部小說有共同的特點,但宗教問題頗為突出,反映出作者對宗教問題的關注。瑞典學院高度評價《勞倫斯之女克里斯丁》,“主要是由於她對中世紀北國生活之有力描繪”,192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1924年,溫塞特皈依天主教,緊接著發表一系列論文闡述她的新的宗教觀點,並在1929至1930年發表小說《吉姆納德尼亞》和《燃燒的灌木叢》,反映了女作家在宗教上的探求。30年代,溫塞特寫作的興趣又轉到婚姻題材,並更深入地從心理學和倫理學角度刻畫人物。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法西斯入侵挪威期間,溫塞特流亡到瑞典,後來又到美國,在那裡講學和寫作,積極參加反法西斯活動。1945年歸國,1949年在挪威的利勒哈梅爾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