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蓀(中藥)

溪蓀(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溪蓀,中藥名。為鳶尾科植物溪蓀Iris sanguine Donn ex Horn.的根莖及根。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疔瘡腫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溪蓀
  • 拉丁學名:Iris sanguine Donn ex Horn.
  • 別稱:東方鳶尾、紅赤鳶尾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鳶尾科
  • :鳶尾屬 
  • :溪蓀
  • 分布區域:東北及內蒙古 
  • 採集時間:秋後採收
  • 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根莖及根。

性味

味辛,性平。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用於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秋後採收,洗淨,鮮用或切片曬乾。

形態特性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斜伸,外包有棕褐色老葉殘留的纖維;鬚根繩索狀,灰白色,有皺縮的橫紋。葉條形,長20-60厘米,寬0.5-1.3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鞘狀,中脈不明顯。花莖光滑,實心,高40-60厘米,具1-2枚莖生葉;苞片3枚,膜質,綠色,披針形,長5-7厘米,寬約1厘米,頂端漸尖,內包含有2朵花;花天藍色,直徑6-7厘米;花被管短而粗,長0.8-1厘米,直徑約4毫米,外花被裂片倒卵形,長4.5-5厘米,寬約1.8厘米,基部有黑褐色的網紋及黃色的斑紋,爪部楔形,中央下陷呈溝狀,無附屬物,內花被裂片直立,狹倒卵形,長約4.5厘米,寬約1.5厘米;雄蕊長約3厘米,花葯黃色,花絲白色,絲狀;花柱分枝扁平,長約3.5厘米,寬約5毫米,頂端裂片鈍三角形,有細齒,子房三棱狀圓柱形,長1.5-2厘米,直徑3-4毫米。果實長卵狀圓柱形,長3.5-5厘米,直徑1.2-1.5厘米,長約為寬的3-4倍,有6條明顯的肋,成熟時自頂端向下開裂至1/3處。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向陽坡地、潮濕草地和沼澤地。其他地區有栽培。分布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