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方,溪的上游居住著姓方的氏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溪上方
方孝孺故里,是明代的文學家、政治家方孝孺誕生地的美稱。方孝孺故里,在明代稱為“緱城裡”。“里”即現在的村。方孝孺故里,背靠獅子山,面臨象山港,山清水秀,毓秀鐘靈。故里坐落在獅子山下一塊平坦的山坡岙里。獅子山谷有一條曲折的溪流,清澈的溪水淙淙地向故里流過,奔向象山港灣。溪流兩岸植有桃樹,每年陽春三月,桃花盛開,“桃花笑春風,人面相映紅”。人們亦把這條溪稱為“桃花溪”。。溪的下游居住著姓王的氏族,即為溪下王。兩姓族人,世代居住,和睦相處。
600年前,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二月二十五日,一代明儒方孝孺就誕生在溪上方的世敦儒術禮義之家。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自號遜志。方孝孺天資聰穎,好學不倦。三歲能識數目。四歲“精敏絕倫,步趨不苟,愚庵公奇也”。六歲能詩,現存的《題山水隱者圖》詩:“棟宇參差逼翠微,路通猶恐世人知。等閒識得東風面,臥看白雲初起時。”據說是方孝孺所作。方孝孺故里的獅子山上有方家書院,名曰陵南穀草堂。方孝孺小時經常到此地讀書,“日坐一室,不出門戶,當理趣會心,神融意暢,雖戶外鐘鼓鳴而風雨作,不復覺也”。對陵南穀草堂,方孝孺還作過詩:“草堂舊在陵南谷,勤把詩書向窗讀。學問長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可見,方孝孺從小讀書就有全神貫注、精思力學的好習慣。看到書中刊載的聖賢事跡、賢良形貌,便悠然神往,慨然生願學之心。方孝孺的文風學之唐代韓愈,則純乎韓者,故鄉人稱之為“小韓子”,寓意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再世也。
嗣後,方孝孺無論在故鄉二度赴前童石鏡精舍講學處,專心授教和著書立說,或是千里迢迢赴成都給蜀獻王朱椿誠心授經講學,到詔征至宮廷真誠地為建文帝輔佐,“其為人也,凝重而不遷於物,穎銳有以燭諸理,間發為文,如水涌而山出”。方孝孺滿腹經綸,學術醇正,忠誠盡職,聞名於天下,名家弟子紛紛入其門下,同時也深受帝王和名儒的器重。明太祖朱元璋稱方孝孺有“奇才”,對太子朱標說:“此莊士也,當老其才以輔汝。”方孝孺的恩師、明大儒宋濂稱方孝孺是“喧啾百鳥中,見此孤鳳凰。”蜀獻王賜名方孝孺書齋為“正學”,“方正學先生”的稱號亦由此而來。謀士姚廣孝曾稱方孝孺是“天下讀書種子”。這些美稱都是對方孝孺真情的讚美。
方孝孺生於溪上方,長於溪上方,不忘溪上方,他對故里溪上方作的《題山水》詩:“離家今幾載,衣袂染京生。不敢看圖畫,青山恐笑人。”真實地表述了他對故里溪上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情有獨鐘之感,對故鄉的民間習俗,風土人情有不解之緣。
建文四年(1402),方孝孺遭磔刑,滅十族。正當靖難之時,溪下王王氏千方百計掩護方氏,把方克浩之妻鄭氏,當作王氏人,騙過了官兵的追捕,為方氏後代留下了種子。同溪兩氏,患難之交,成為美談佳傳。
溪上方方氏由於被滅,說來也怪,方氏宗祠內的翠綠方竹也隨之而枯黃。是傳說還是事實,方氏與方竹是否有天然之緣,那就不得而知了。1939年上海《申報》對寧海縣方孝孺故里溪上方,由於方氏被滅,方竹而枯作過報導。隨著方氏的誅殺,溪上方的村落也被毀。原方家書院三開間的遺址殘牆,如今四周還留著磚瓦、陶瓷碎片。屋址後有一泓常年不涸、清澈不見底的泉水,說是應惠子孫福地的象徵。
為追記明代的文學家、政治家方孝孺,清光緒十七年(1891)夏,台州知府陳譎在溪上方立過碑。由於年長日久後塌毀。2001年6月正值方孝孺殉難600周年之際,寧海縣大佳何鎮領導和有識之士在溪上方村落,興建了一座方孝孺紀念碑,碑高3.5米,寬5米,碑頂用琉璃瓦覆蓋,二龍搶珠裝飾,飛檐翹角,端莊大方,立面鑲嵌著“明儒方正學故里”七個鎦金閃光的大字,展示著方孝孺那種鐵骨錚錚、浩然正氣的精神風貌。“靖難沖洗方故里,撫景依然慨感生。重歸華表不勝情,千古村落美揚名。”
600年前,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二月二十五日,一代明儒方孝孺就誕生在溪上方的世敦儒術禮義之家。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自號遜志。方孝孺天資聰穎,好學不倦。三歲能識數目。四歲“精敏絕倫,步趨不苟,愚庵公奇也”。六歲能詩,現存的《題山水隱者圖》詩:“棟宇參差逼翠微,路通猶恐世人知。等閒識得東風面,臥看白雲初起時。”據說是方孝孺所作。方孝孺故里的獅子山上有方家書院,名曰陵南穀草堂。方孝孺小時經常到此地讀書,“日坐一室,不出門戶,當理趣會心,神融意暢,雖戶外鐘鼓鳴而風雨作,不復覺也”。對陵南穀草堂,方孝孺還作過詩:“草堂舊在陵南谷,勤把詩書向窗讀。學問長掩寂無人,惟有白雲相伴宿。”可見,方孝孺從小讀書就有全神貫注、精思力學的好習慣。看到書中刊載的聖賢事跡、賢良形貌,便悠然神往,慨然生願學之心。方孝孺的文風學之唐代韓愈,則純乎韓者,故鄉人稱之為“小韓子”,寓意唐朝大文學家韓愈再世也。
嗣後,方孝孺無論在故鄉二度赴前童石鏡精舍講學處,專心授教和著書立說,或是千里迢迢赴成都給蜀獻王朱椿誠心授經講學,到詔征至宮廷真誠地為建文帝輔佐,“其為人也,凝重而不遷於物,穎銳有以燭諸理,間發為文,如水涌而山出”。方孝孺滿腹經綸,學術醇正,忠誠盡職,聞名於天下,名家弟子紛紛入其門下,同時也深受帝王和名儒的器重。明太祖朱元璋稱方孝孺有“奇才”,對太子朱標說:“此莊士也,當老其才以輔汝。”方孝孺的恩師、明大儒宋濂稱方孝孺是“喧啾百鳥中,見此孤鳳凰。”蜀獻王賜名方孝孺書齋為“正學”,“方正學先生”的稱號亦由此而來。謀士姚廣孝曾稱方孝孺是“天下讀書種子”。這些美稱都是對方孝孺真情的讚美。
方孝孺生於溪上方,長於溪上方,不忘溪上方,他對故里溪上方作的《題山水》詩:“離家今幾載,衣袂染京生。不敢看圖畫,青山恐笑人。”真實地表述了他對故里溪上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情有獨鐘之感,對故鄉的民間習俗,風土人情有不解之緣。
建文四年(1402),方孝孺遭磔刑,滅十族。正當靖難之時,溪下王王氏千方百計掩護方氏,把方克浩之妻鄭氏,當作王氏人,騙過了官兵的追捕,為方氏後代留下了種子。同溪兩氏,患難之交,成為美談佳傳。
溪上方方氏由於被滅,說來也怪,方氏宗祠內的翠綠方竹也隨之而枯黃。是傳說還是事實,方氏與方竹是否有天然之緣,那就不得而知了。1939年上海《申報》對寧海縣方孝孺故里溪上方,由於方氏被滅,方竹而枯作過報導。隨著方氏的誅殺,溪上方的村落也被毀。原方家書院三開間的遺址殘牆,如今四周還留著磚瓦、陶瓷碎片。屋址後有一泓常年不涸、清澈不見底的泉水,說是應惠子孫福地的象徵。
為追記明代的文學家、政治家方孝孺,清光緒十七年(1891)夏,台州知府陳譎在溪上方立過碑。由於年長日久後塌毀。2001年6月正值方孝孺殉難600周年之際,寧海縣大佳何鎮領導和有識之士在溪上方村落,興建了一座方孝孺紀念碑,碑高3.5米,寬5米,碑頂用琉璃瓦覆蓋,二龍搶珠裝飾,飛檐翹角,端莊大方,立面鑲嵌著“明儒方正學故里”七個鎦金閃光的大字,展示著方孝孺那種鐵骨錚錚、浩然正氣的精神風貌。“靖難沖洗方故里,撫景依然慨感生。重歸華表不勝情,千古村落美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