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地理位置,建築藝術,英才輩出,許地之根,傳世三寶,民俗文化,民居,建築,潮俗民間文藝,民俗,潮汕縮影,詩讚溝南,其一、慕名尋跡,其二、賞古祠,其三、游蘭桂湖,其四、讚許地人文,千秋家國夢,許地現狀,發展規劃,
歷史淵源
他們代表了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史一幅幅縮影,濃縮了許氏家族七百年的輝煌歷程,射映出潮汕大地的人傑地靈,印證了潮汕大地是海濱鄒魯這一美好稱譽。這便是今日的“溝南許地”。
地理位置
溝南許地位於汕頭市北郊的月浦街道溝南村,金平區東北角與潮州接壤地帶。始建於南宋末期(約1217年)從庵埠往汕頭大學方向走,不到一公里就是。從汕頭市區乘坐52路公共汽車(原101公共汽車已改路線)便可以直達這裡。它背依獅山,囪對韓江。地處潮澄揭三角地帶,為華南五嶺之入海處。元末始有人居,名紫菔隴,桑浦山倚其北、韓江支流過其南,因為全村都是姓許的,聽以稱為“溝南許地”。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1800餘人,距市中心只有7公里,古地名叫紫菔隴。全村皆姓許,據傳許氏家族為炎帝元後裔,原姓姜,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公於許國(今河南許昌),子孫以國為氏。先祖由中原許國許昌遷徙,至漢代,分南、北兩支,唐高宗總章年間,福建和廣東之間的地方發生不服從中央命令的“蠻獠嘯亂”。唐高宗即派陳政、陳元光父子率5600多名官兵,又任命許天正為副將率將士123名組成一支浩浩蕩蕩隊伍前去征討。許天正因征討有功,封為泉、漳團練使,並贈殿前太尉,襲宣威將軍。按皇上旨意,陳政、陳元光及許天正與前往參加平亂的將士全部落戶於漳州、泉州及潮州一帶。許天正初駐南詔(即今福建詔安),後又居泉州。許天正的後裔現遍布福建、廣東各地、他們都奉許天正為開基祖。許天正第十一代裔孫許烈,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從詔安遷居潮州,建屋於韓山旁。許烈便是許氏在潮州的開基祖宗。許烈也是“潮州八賢”許申的父親。後其孫許珏又為北宋英宗德安郡主駙馬,許烈的第十世裔孫許兆基生有四個兒子。許兆基去世後,他的第四子許弘烈便遷出潮州城到揭陽縣溝南村居住。溝南村後曾屬澄海縣,現屬汕頭市。自第十世許兆基及其四子許弘烈自潮州來此開基,繁衍七百載;傳至十五世,脈分數支,一支留居本土,後又遷至庵埠馬隴,清代乾隆年間,一支外遷廣州,成為廣州的名門望族。
站在山上看,溝南村就像一個大花籃。花蕊灑落人間,景色得天獨厚。有"蟹地風水,靈氣壯旺"之說。南北兩個湖,繞齊整方正的古代民居,在“前苞後們”的綠色中,點綴著幾十棵百歲以上的大樹,傳說是一隻飛鳥,銜來一粒樹籽,長成了一棵大樹。人們就把它作為“天恩”的象徵,在此定居創業。先民種樹、護樹,愛鳥、餵鳥,體現了潮人對自然與環境的崇拜和愛護。湖南面是一派田園風光:綠樹從邊,阡陌縱橫,魚池映日,稻田金黃。白鴨浮綠水,鵝掌盪清波。一條小路,連線汕頭農科所的苗鬧,正像花籃的花枝,插在一望無際的樹林中。湖邊是生態觀賞園-周圍是休閒的草地,有供人垂釣和品嘗烏魚的廊橋,真正是汕頭的“城市山莊”。溝南村的榕樹都有上百年的歷史,年紀最大的這棵已有700多歲了,據說這是宋末之初,剛剛建村時種下的,它們見證了溝南村歷史的變遷。蘭桂湖名取蘭桂齊芳,,寄意於子女長大摘蘭折桂,桂就是桂冠,桂冠是冠軍的意思。也就是鼓勵讀書中舉之意。潮汕人村落前的水塘,多數是建房時取出留下的,不僅可以行船、洗路、養魚、防火,還可以調節空氣的濕度,保持地下水位,同時水塘的大小也是村落實力的象徵。蘭桂湖長400米,寬60米,水面寬闊,環境整潔,每年端午節,村里在此賽起了龍舟,是蘭桂湖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
一到溝南村口,迎面而來的是個古色古香的照壁上有四個字:溝南許地,這四個字是誰寫的呢?這個人可大有來歷,他就是魯迅先生,當然我們當代人不可能請魯迅先生專門為溝南題這四個字,這是集魯迅的字組合而成的。那么為什麼要用魯迅先生的字呢?因為這裡是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的故鄉。1922年,溝南許氏的“叛逆”女性許廣平,在北京與反封建的義化旗手魯迅相識,後來成為終身伴侶,為十同新文化運動作出卓越貢獻。照壁後面是一幅精美的潮州麒麟嵌瓷,據說,只有尚書才配得起這半蹲半站的麒麟。
繞過照壁,就是溝南村的東門,可以看到潮汕民居講究風水科學的典型布局,取紫氣東來之意,是我們祖先對“風從東方來”的經驗總結,是吉祥門,門前的照壁與圍牆傳“景不外露,財不外瀉”。守門的是這隻明代的石獅,造型古樸,保佑著全村的安寧。旁邊設一“南海聖王廟”,體現廠潮人的海洋文化意識,旁邊設有龍舟厝,也就成為村莊裡最神聖的地方。
建築藝術
進入東門,豁然開朗,一排古榕下,沿湖的大道叫“尚書里”:“尚書”是古代相當於部長級的大官,也是“有學問”的代稱。許氏的十八世孫許應暌首任兵部左使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後來又升為工部尚書、禮部尚書,所以這條大道便命名為尚書街,在過去,高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尚書街成了全村活動的中心舞台。
溝南村的住宅大多是“四點金”組成的“駟馬拖車”式建築。體現在這些建築中的裝飾藝術,是潮汕建築的精華?金漆木雕,結構嚴謹,設計巧妙,巨觀上對稱,微觀上變化。富有潮汕民間剪紙風格!石雕有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透雕!最具潮汕特色的,自然是房脊和檐壁上的嵌瓷。各種吉祥圖案,共同營造出喜慶祥和的氣氛。登科第是清光緒年間澄海縣七品正堂知縣許乃祿的家。它用的結構就是中西結合的結構,它建的歷史到今年有98年的歷史了,上面“登科第”三個字就是用石塊組成的,用石塊組成的就說明用自己的才華考上當官取回來的,比如用石灰就是說用錢買回來當官的,結構就是用單背卷的結構。就是說只有一條小巷可以省一點兒地方,也就是不用占用人家的地方。登科第的旁邊就是縣太爺的書房三希堂,也最有文化氣息,清高宗乾隆皇帝首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珣、王獻之的三件稀世書法珍寶藏於北京故宮養心殿,命名為三希堂,後來出版了“三希堂法帖”,此室的主人也許是收藏了此書而命名為三希堂,以示其儒雅之風。值得注意的是,此室建築為中西合壁式,室前有走廊,下接雙向小階梯。牆壁上的彩色馬賽克貼瓷歷經百年風雨,至今煥然如新,體現了潮汕居民與時俱進的追求。第是指當官人的住宅,大夫、儒林都是宅主人的官所,高官五品以上稱為大夫,六管官銜以上稱為儒林,這一座座氣派的大夫第、儒林第透露了主人顯赫的身份,而這高林第可是讀書人居住的地方,按今天的說法,沒有高中畢業是沒有資格進去的,在這一座百年老屋裡,到處都可以看到“顏子家訓”、“治家格言”以及古典詩句,讓人感受到濃郁的書香氛圍。村莊裡處處都在營造一種“讀書作官”的氛圍。小巷裡,就深藏著文林第、大夫第、儒林第、三希堂等簪纓之家。糖房巷是條小巷也是溝南村的第一條小巷,過去溝南村的姑娘要出嫁,小伙要取媳婦都要從這個小巷裡穿過,寓示著生活可以甜甜蜜蜜,可以白頭偕老。
當然,最為尊崇的是“許氏公祠”,通稱為大祠堂。這是全粵東許氏共同祭祀祖先的地方。這祠堂中結構嚴謹、設計巧妙的金漆木雕,從這歷經120年依然鮮艷、製作技藝極高的通透嵌瓷,從這布滿各種圓雕、浮雕、透雕的石雕裝飾依然可以領略到許家的輝煌。巧奪天工的嵌瓷,是潮汕傳統建築文化的瑰寶。精湛的木雕,上面的一草一木都是有一定的代表意義。如十八隻鶴就代表十八學士,即光緒年間出的18位舉人、進士、翰林。
英才輩出
溝南全村人都姓許,聚族而居,許氏的祖先原居河南許國,也就是今天的許昌,以國為姓。漢朝以後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經福建漳州,定居潮州。現存的潮州宋代許駙馬府,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兵滅宋,許氏便遷到了今天的溝南,在這塊風水寶地里,700多年來許氏孕育繁衍了二十多代,產生了一個個見證歷史的人物,在這裡留下了一個個傳奇故事。清代乾隆年間,許永名走出溝南,到廣州高第街創業,使高第街“許地”名聲大振。有了經濟基礎後,子弟們開始走上仕途之路。在大宗祠前兩邊的牆壁亡,鑲嵌有36道石碑。這是許氏子孫的“光宗”碑,與廣州南湖先祖墓地內的“耀祖”碑同時樹立:或中舉立功,或加官晉爵,歷歷在刻。在強烈的陽光下,碑刻的寧跡雖然堆以看清,但當你用手摩挲它們的時候,你會感到一種歷史震撼的力量。在整個潮汕甚至中國,像這樣榮耀的的家族是少有的,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村裡的許氏宗祠原有匾額40餘塊,現今找到的只有“進士”、“文魁”、“兄弟同科”三塊,據說還有“叔侄同榜”、“武魁”、“一門三甲第”、“十子七賢孫”等。
溝南村許氏宗祠的旗桿夾墩(東側)
嘉慶已卯科中式第四十一名舉人十七世孫許祥光;
道光癸卯科中式第二十五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榮;
道光已酉科中式第三十二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騋;
鹹豐壬子科中式第七十一名舉人十七世孫許裀光;
鹹豐癸丑會試第一十二名進士十八世孫許應鑅;
鹹豐辛酉補行戊午科中式第九十三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燾;
同治丁卯科中式第二十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鑾;
同治丁卯科中式第一百三十九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材;
光緒丙丁科順天鄉試第一百一十七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章;
光緒已卯科順天鄉試第六十二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鍇;
光緒乙酉科鄉試中式第七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昭;
光緒甲午科鄉試中式第四十七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燿;
溝南村許氏宗祠的旗桿夾墩(西側)
道光壬辰科中式第四名進士十七世孫許祥光;
道光已酉科中式第六十九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騤;
道光庚戍會試中式第三十一名進士十八世孫許應騤;
鹹豐壬子科應朝欽點翰林院庶起士十八世孫許應騤;
鹹豐辛酉科付行戊午科中式第八十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鏗;
同治甲子科中式第六十四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鏘;
同治丁卯科中式第三十三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鎕;
同治庚午科中式第四十一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錝;
光緒乙亥科中式第一百一十六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傑;
光緒已卯科中試第八十二名舉人十八世孫許應鎔;
光緒癸巳科恩科順天鄉試第七十三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秉琦;
光緒辛丑科補付庚子恩近並補中式第八十六名舉人十九世孫許炳棻;
(註:排列從內向外)
一幢幢深深的大院反映了當時主人的顯赫身份,一座座斑斑的光宗碑、旗桿座見證了許氏家族的輝煌歷史。修葺一新的許氏祠堂現在已經成了歷史文化展覽館,裡面詳盡介紹了許氏祖先從閩入潮在此創業,繁衍後代,乃至脈分數支,在廣州高第街落戶成為廣州的名門望族,以及許家歷代英豪對中國近代、現代革命史所作的卓越貢獻。許氏歷史上的關健人物這裡都有重點的介紹。
其中有:
因在河源辦教育有功,被嘉慶皇帝詔書嘉獎的許夢榜。
鴉片戰爭後,反抗英軍入城鬥爭的功臣 戰爭功臣許祥光;
擁護戊戌變法的廉吏許應鏘;
因反對戊戌變法而受到慈禧太后賞識的閩浙總督,被百姓譽為“許青天”的護理浙江巡撫許應驥,
辛亥革命元老許崇灝;
有民國功臣、任粵軍總司令的許崇智。他曾提拔盟弟蔣介石任一師參謀長,又將黃埔軍校校長之職讓給蔣介石
東征名將許崇濟(許濟)、許崇年;
有國民黨“一大”宣言的起草人、三任,中山大學校長的許崇清。
潮汕七日紅烈士 許懷仁
紅七軍參謀長 許單
潛入敵軍心臟的共產黨員 許錫纘
魯迅夫人 許廣平
現代科研雙星 朱光亞、許慧君夫婦
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命運大決戰中,在這個國民黨元勛的家庭里,出現了幾位為無產階級革命而奮鬥的英傑。他們是潮汕“七日紅”烈士許懷仁;許崇智的弟弟許崇耆(後改許卓),是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後紅七軍的參謀長,後犧牲在福建武平。許錫纘,交通大學畢業,1938年加入共產黨,在國民黨空軍中秘密下作。l943年赴美留學,歸來後受命潛入國民黨軍事機關心臟工作十年,直到解放。其間傳奇故事,不勝枚舉。許廣平,中國婦女運動的先驅,新中國的社會活動家,作為魯迅夫人,為中國新文化運動作出了卓越貢獻。其故居至今在廣州高第街保留。現代有科研雙星許慧君、朱光亞大婦,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
此外,與許氏有姻親關係的有廖仲十豈、廖承志家,廖恩燾家,陳香梅、陳納德(援華美空軍“飛虎隊”長)等,都是對中國歷史有影響的人物。近代人才迭出,各個時期軍政要職達官貴人者多;現代又是群賢雲集,科學家、教育家、高級工程師、主任醫生、藝術家不下數十人,僑居世界各地也數百之眾。
上面這些精莢人物,都是走出溝南後顯赫的。留在本地的大多從事經商,僅在汕頭水平街、昇平街的商鋪就有13間,寶號“桂利”。許氏曾仟汕頭商會會長,給北伐軍東征以很大的支持。許家生意發展到河內、泰國,一直做到歐美:現任汕頭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的許偉先生即是代表。
懸掛在祠堂正中的三幅先人畫像,分別著唐、宋、元三朝服飾:他們已不再僅僅是許氏的祖先了,分明是潮汕先人的共同代表。許氏由中原一福建一潮州一汕頭一廣州、香港或海外的遷徒路線,是潮人的典型路線、潮人以“敬祖歸宗”而揚名天下,就是閃為先人曾經有過的離鄉背廾、長途跋涉、簞路藍縷、開天闢地的特殊經歷。這是“天下潮人一家親”的凝聚力所在,是潮人-子孫的精神財富。
許氏宗祠是祭祠許氏祖先的地方,是嫡長子系統的家廟,以儒家為正統的傳統文化的詩書傳家,在祠堂的門檻內外,都可以看到鼓勵子孫上進的口號,如“克迪前光”“禮樂詩書”“孝悌忠信”等,正門石鼓兩旁則刻著家族歷史的頌歌。
世祐許公祠是祭禮上五代祖宗的地方,許氏十八世孫許世祐在清末汕頭開埠初期,便將商號轉到汕頭,鋪號遍布於“四永一昇平”及新興街等處,成為經商奇才,從這祠堂中結構嚴謹、設計巧妙的金漆木雕,從這歷經120年依然鮮艷、製作技藝極高的通透嵌瓷,從這布滿各種圓雕、浮雕、透雕的石雕裝飾依然可以領略到許家的輝煌。
在封建時代,如果中了進士、舉人,或者是立功受獎、家官進爵的話就會建功名碑,那么建立在祖祠前面的光宗碑,建立在祖基前面的輝耀碑,光宗耀祖。在這個許氏大宗祠前面,有36塊光宗碑,記錄的就是在清朝時期,許氏36位著名的人物。按照慣例,如果中了舉人,就可以立起兩塊碑,上豎一面旗以示褒獎,可是許家英才輩出,要立的碑太多,所以就二合一,只留下一塊作為紀念,僅清嘉慶至光緒年間,便留下了這36塊光宗碑,從許家歷代走出的精英中,我們感受到了歷史前進的脈搏。
許地之根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春秋家國夢》?一部長大60萬字的長篇歷史傳記,寫的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居住廣州高第街的許氏宗族,作者認為“他們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並不比人們耳熟能詳的宋氏宗族、蔣氏宗族遜色,甚至可以說,他們影響歷史的時間更長”。汕頭溝南許地便是許氏家族的本土居地。許家至十五世,脈分兩支,一支留居本土,一支許永名外遷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
許氏家族到底出過什麼名人?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學前校長許崇清,鴉片戰爭時期領導紳民抗英的許祥光;有曾當過浙江巡撫、被老百姓稱之為“許青天”的許應榮;有當過閩浙總督的許應騤;有孫中山重要的軍事助手、粵軍總司令許崇智;有辛亥革命時期南京臨時衛戊司令許崇灝;有領導百色起義、任紅七軍政委的許卓;有在解放戰爭的秘密戰線為黨作出重要貢獻的許錫瓚……
“這個家族所連帶的族群比《紅樓夢》的賈府複雜、龐大得多。連綿11宅,幾百房人,至今第11代;這個家族又是中國近現代社會的縮影;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與中國的不少頂級政治,經濟、文化人物有過交往和故事,特別是對中國近代史,這個家族有過重要的影響。”與許家沾親帶故的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盧延光(其母是許平華,乃許應榮一脈),自幼耳濡目染,對這個家族的盛衰十分清楚,在他主編的《廣州第一家族》中有如是評說。廣州的高地街,在清乾的時候,他就住在高第街一帶,很快許氏家族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成為當地的一個名門望族,以姓為地,在這個居住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個新的地名——許地。
廣州有句民諺說:賣麻街金,高第街許。可見許氏家族在廣州的影響,許家兩代在此經商成功後,高第街許地名聲大振,成為中國民營經濟的先鋒。今天的高第街依然繁華,雖然許家的影響漸漸遠去,但許家的後人們依然沒有忘記先人們奮鬥的故事。
“有沒有聽說祖先在哪裡?”
“汕頭。”
“有沒有回汕頭探親?”
“有,他們來或我們回去。”
“現在還有多少姓許的在這裡住?”
“門牌就42個,人就多了。”
許氏家族沿著潮人由中原到福建到潮州,到汕頭,再到廣州、香港或海外的遷徙路線走過的歷史,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
許氏家族對中國辛亥革命和大革命時期的貢獻是無疑巨大的,許氏家族的輝煌也是無以倫比的。許崇凱、許崇智、許崇清、許卓、許懷人、許廣平等等都是他們的傑出代表人物。 許氏家族七百年的滄桑造就了溝南許地獨特的文化發展歷史,使溝南許地澱積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傳世三寶
傳聞有一個六十四筆劃的字是出自溝南,但此字只能在韓國版的中華大辭典裡面找到。溝南村有三件寶,聖旨、烏魚(半鹹淡魚類)、鵝頭腦。溝南的獅頭鵝遠近聞名,五十年代我們敬愛的周總理還曾為其題贈嘉獎狀。聖旨,一般人只有在電視劇、電影、戲曲中見得多了,太監拿出來皇帝鑒過字的一張黃紙、黃綢緞,上面寫著:“奉天承運,皂帝詔曰:”,但是這些聖旨都是假的,真的聖旨到底是什麼樣,在溝南村你才能見到真的: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中間蓋著國寶玉璽。這是清代嘉慶皇帝剛剛登基時,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元月元日頒發的,為表彰惠州府河源縣訓導許夢榜,封贈其父許煥為“修職佐郎”,其母為“八品孺人”,內容雖然一般,但是它能歷經世事滄桑,躲過各種政治運動,流傳至今三百餘年,實屬不易。所以,凡來溝南村旅遊的人都想一睹其“真容”,如今政治清明,主人才敢拿出來公開展覽,因為它畢竟屬於私家藏品。清乾隆年間,許夢榜任惠州府河源縣訓導,相當於現在的教育局長,成績顯著,享有盛譽,惠州府專門上報朝廷,嘉慶皇帝頒發聖旨,下達溝南村許家,褒讚其父母教子有方,此聖旨歷經300多年風雨,今天保存在許夢榜的後人手裡。
民俗文化
民居
"四點金"--傳統建築形成,整座外觀為方形。進門為門廳,兩側各有一"下房"。門廳下面是天井、天井左右有廂廳。從天井直進是大廳,大廳兩側各有一大房。大房和子房與廂廳之間各有小房,稱為格仔。天井四周有迴廊。四點金建築形成一般為經濟較為寬裕的人家所建。
"下山虎"--傳統建築形式。進門為天井,天井直進為大廳,廳兩側是大房,天井兩側各有小房(俗稱伸手)連線大房。整座格局形成前低後高,因此得名。這種形式多為平民人家所建。
"祠堂"--姓氏宗族的家廟。祠堂的建築風格方正莊嚴,格局對稱,廳堂庭院寬廣通透。
建築
"全漆木雕"--潮汕地區特有的傳統工藝美術品。多用樟木為原料,採用浮雕、通雕(又稱透雕),圓細刻而成,然後貼金,使作品金碧輝煌。多裝飾於祠堂,寺廟和其他華貴建築內部。木雕的內容,有花卉人物、飛禽走獸、山水美景。"嵌瓷"--採用各種釉彩光澤的陶瓷片,經剪取、敲制、鑲嵌、粘接、堆砌而成人物、花鳥、蟲魚、走獸、博古、山水等關浮雕或立體圓雕效果的特種手工藝品。俗稱貼饒或扣饒。
潮俗民間文藝
"賽龍舟"--龍舟競渡活動是潮汕人民喜愛的體育活動之一,歷史悠久。明清之際已在潮汕盛行,是一項紀念居原的活動。潮汕地方的龍舟屬大型龍舟。有龍舟的鄉村,人民民眾不分老幼,都可參加競渡訓練。在龍舟下水至上水期間,平時按年齡自願組合,輪流使用龍舟,進行訓練和娛樂,賽時,則精選青壯年充當運動員。龍舟鼓響,人人精神振奮,個個奮力拚搏,如痴如醉。故有"五月小禾埔(瘋男子)"的戲稱。
"潮汕歌冊"--用潮汕方言演唱的民間通俗文藝形式。婦女在手工勞作中,經常邊唱邊做,自娛互娛,俗稱唱歌冊。
民俗
"標'豆獅'活動"--"豆獅"是由花生和糖料混合製成的獅子形的甜製品,在農村作為敬神祭品。
溝南村村民每年正月二十日在上帝古廟祭拜元天上帝供奉豆獅。期望新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前途光明。祭拜結束後,舉行標"豆獅"活動,由村民自願搶標,出最高價者中標,可獲得"豆獅"一對,一對豆獅原價20~30元,可標到一、二百元。該款由中獎者在明年正月20日前交還,作為祭神活動的費用。
"拜公婆"--公婆母是民間對床神一床公床婆的俗稱。屬於保護長幼終歲安寢和床笫安全的神。沒有神牌和偶像,只用一個瓷碗作香爐,放在床底下或床頂端。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由做母親的帶著十五歲以下幼兒祀拜一次。神話傳說床公好茶,床婆貪杯,所以祀床公床婆用酒和茶。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祀拜,祈長幼安生,後世成為一種風俗。
"出花園"--一種成人禮俗,類似古代的冠笄禮。潮汕俗語"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十五歲以前的男孩子處於兒童時代,似生活在"花園"里,"出花園"後,即需承擔家庭或社會責任,故要在農曆七月七日或正月十五日,或另選日期,備辦三牲果品酒菜拜別公婆神。祭拜中必有江魚仔、雞舌、雞記池(雞脾)、豆乾。祭品放置在大水缸本蓋上,公婆神香爐也放在水缸蓋上,抱嬰兒焚香跪拜後,在水缸旁餵飯,表示從今後嬰兒可以吃葷了。其含義是:水缸闊大,孩子將來心胸闊大;江魚仔取"江魚小小也有鰾",孩子從小就有肚量;雞舌尖尖真伶俐;豆乾方方是黃金印,將來孩子能做官掌印。
潮汕縮影
溝南許地依山傍水自然景色迷人,人文資源底蘊豐厚。凝聚了鄒魯之邦的文化精華,有體現中華民族耕讀作家道德美的民居建築。表現內在美的民俗文化及道地的民間文藝。處處體現著中華民族耕讀傳家的道德美,潮汕民俗文化的內在美,工藝美術的玲瓏美,精耕細作的園藝美,其中有保存完好的方正莊嚴的祠堂,透著生活氣息的古樸傳統的民居建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底蘊豐厚,人文資源浩廣,構成了浩瀚的歷史長卷。許氏家族在近現代史上名賢輩出,溝南村有富麗堂皇的祠堂、古色古香的民居、巧奪天工的嵌瓷,是潮汕傳統建築文化的瑰寶;溝南的農家宴聞名遠近,獅頭鵝、烏魚以及無公害蔬菜,是不可錯過的美食。信步溝南的鄉間小道,古老的建築和純樸的鄉情盡收眼底。在這裡,我們不僅僅可以看到歷史,看到溝南。我們還可以透過溝南看看中國,看看世界,看看未來。因為許氏家族的輝煌並不僅僅是歷史,溝南的人們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也同樣為建設家鄉、建設祖國做出巨大的貢獻。許氏家族是溝南許地的驕傲,也是潮汕人民的驕傲。溝南許地是許氏家族的,也是潮汕人民的,是中國的,是世界的。願溝南許地輝煌的歷史在新的年代裡綻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輝。目前這裡已經闢為汕頭市的旅遊勝地,遊客在這裡盡可以得到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領略許氏家族七百年燦爛的文化發展歷史,享受具有濃郁特色的潮汕民俗風情,體會在城市裡難以體會的農村田野的鄉土氣息,不失為一個極佳的好去處。在這裡可以看到大量潮汕傳統建築的精華,可以追憶許氏家族的千秋家國夢,可以一睹潮汕傳統民俗的風采,可以享受這田園的風光,甚至可以耕種一塊地,做一個小小莊園主。
據介紹,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包括大門、購物區、展覽參觀區、田園生態區、民俗活動區以及教育試驗區等旅遊項目。
潮汕,山明水秀,地靈人傑,潮風崇文尚禮;溝南,潮汕傳統文化的再現!溝南村歡迎您,圓你一個思鄉夢,予你一份故鄉情!
詩讚溝南
其一、慕名尋跡
鮀島溝南處,古名紫菔隴。緘緘隱勝跡,鴻儒出此中。
沐風七百載,綠蔭猶蔥蘢。慕名尋許地,欣欣見古榕。
註:從家鄉路經汕頭返穗途中,與金平區張區長等會晤,交談中張區長邀我去參觀景色迷人、人文深厚的溝南許地。次日,由黃副區長作陪登臨。溝南許地位於汕頭市北郊,古地名叫紫菔隴,全村皆姓許,先祖由中原遷閩,繼而入潮汕,至第十世許兆基來此開基,繁衍七百餘年。傳至十五世時,有一分支外遷廣州,在高第街發展成羊城名門。
其二、賞古祠
肅肅尚書里,悠悠賞古祠。門坊呈彩繪,屋頂展嵌瓷。
中原記遷跡,韓山銘榮史。恭恭崇先賢,香火長祭祀。
註:在溝南,我們參觀了位於許地“尚書里”的許氏公祠和“私祠”——世祜許公祠,驚嘆於隱藏在汕市一隅的清代建築之藝術,木雕、灰雕、石雕、嵌瓷很多,特別是這裡的嵌瓷栩栩如生,應屬潮汕傳統建築文化的瑰寶。
其三、游蘭桂湖
碧碧門前鏡,蘭桂展平湖。四季漾清氛,經旱長不沽。
獅鵝自戲水,烏魚悅名廚。幾時逢滿月,詩茶各半壺。
註:蘭桂湖位於“公祠”、“私祠”的南面,湖四周綠樹環繞,碧水倒映著行雲,湖中有溝南聞名的獅頭鵝在自由地悠遊,據說湖中的烏魚也聞名潮汕。春風拂來,使人舒心如意,幻想起中秋的月夜,與三幾知已圍坐湖旁,享受“半壺明月半壺茶”的抒情。
其四、讚許地人文
碑刻三十六,嵌壁銘“光宗”。抗英載青史,辛亥立豐功。
學政興教育,群賢馨德濃。人文底蘊厚,千代仰高風。
註:許地的人文資源確是豐厚,這一門許姓,在近現代史上名賢輩出,如抗英功臣許祥光、辛亥革命元勛許崇智、學政名士許夢榜,革命先驅許倬,農民領袖許懷仁、魯迅先生夫人許廣平、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學前校長許崇清等。現公祠外兩邊牆壁上鑲有36道石碑,是弘揚許氏子孫功名官爵的“光宗碑”。
千秋家國夢
類型:電視劇
集數:30集
年份:1997年
主演:趙文瑄 潘虹 劉家輝 張延 李婉華 李子維 金巧巧 黃磊 鄭佩佩 崔穎 胡兵 關禮傑 孔琳 吳大維 譚姍姍 何美鈿
演員表 潘虹——黃蘭
趙文瑄.... 許拜庭
張延.... 梁素素
李婉華.... 張如柳
劉家輝.... 張保仔
李子雄.... 錢川
鄭佩佩.... 朱氏
劉洵.... 許應騤
趙文瑄.... 許崇智
黃磊.... 許崇儀
金巧巧.... 櫻子
王璐瑤.... 徐小曼
關禮傑.... 許卓
孔琳.... 蓉兒
胡兵.... 許易先
瞿穎.... 藍菁
吳大維.... 許子維
謝園.... 魯迅
背景:
提起魯迅、許廣平無人不曉,可很少有人知道許廣平的顯赫家世。由廣州電
視台、廣州千秋廣告傳播有限公司聯手拍攝的30集電視劇《千秋家園夢》為人
們詳詳細細地講述了許氏家譜。
顯赫的家族必定有很奇特的故事,而這奇特的故事又與人們都熟悉的中國現
代史中的重要人物:林則徐、孫中山、蔣介石、袁世凱等有關。於是在觀賞許氏
家族的輝煌的同時,人們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再次了解我們已經很熟悉的人物。
許氏家族有這樣幾個重要人物出現在《千秋家園夢》中。
許拜庭:憑著驚人毅力及遠見卓識,從一個鹽號小廝奮鬥成為富甲一方的鹽
商巨賈,創立權傾一時的許氏家族,培育了無數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許崇智:孫中山麾下第一驍將,既是一位忠肝義膽驍勇善戰的軍事奇才,又
是一個英姿勃發、風雅浪漫的貴公子。
許卓:從錦衣玉食的少年公子哥兒,變成一個在艱苦卓絕環境中縱橫馳騁、
百死而無悔的熱血軍人。
許廣平:以非凡的勇氣大膽追求愛情,最終成為魯迅先生的伴侶及助手,是
一個極不平凡的女性及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這其中,許拜庭是許家始祖,許崇智、許卓、許廣平是他的幾代子孫。許家
這幾個名噪一時的人物既有非凡的人生經歷,又有執著奮鬥的頑強精神,因此《
千秋家園夢》中既有感人肺腑的愛情,也有千軍萬馬的戰爭場面,故事哀怨纏綿、
驚心動魄。
劇中的許拜庭、許崇智由台灣當紅演員趙文楦一人扮演。談及此事,趙文楦
特別興奮。許拜庭建許家家業;許崇智風流倜儻,事業與情場兩不誤,趙文楦當
然得意。
潘虹飾演劇中的黃太夫人,一個飽經滄桑的許家祖母。潘虹要從二十幾歲演
到五六十歲。人物年齡的跨度、閱歷的豐富是吸引潘虹接演此戲的主要動因。以
潘虹的年齡及她的人生經歷飾演這樣一個角色,潘虹覺得有意義而且有意思。
看過ChannelV電視節目的觀眾一定對吳大維印象特別深。在《千秋
家園夢》中,他飾演一個生於香港長於美國的年輕人,自小受西方文化的教育,
對中國及自己的祖先一無所知,由於父親突然去世,他來到中國。在尋祖問蹤中,
他被自己的家族史感動,毅然決定留在中國,他是許氏家族中最年輕的一代。
常做節目主持人的吳大維,曾參演過《今夜星光燦爛》、《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風月》,也出版過多張唱片,此次出演該劇是他第一次來內地拍電視劇。
除趙文楦、潘虹等知名演員外,何賽飛、瞿穎及著名模特胡兵也將在劇中亮
相。《千秋家園夢》斥資3000萬,經過了兩年的精心籌備,除在北京、上海、
廣州實地拍攝外,還將在加拿大取景拍攝部分場景。
五 家國兒女情
第一部分
許家始祖拜庭(趙文瑄飾),自幼喪父;生母黃蘭(潘虹飾)忍痛將他交予鄉間婆家。拜庭忍不住思母之情毅然出走,流浪中巧遇海盜張保仔(劉家輝飾),與他女兒張如柳(李婉華飾)結成好友。尋母途中兩小孩慘被官府拘捕,斬首示眾。黃蘭認出親兒,四出求助無效,在千鈞一髮之際,張保仔率手下劫法場,救走二孩。黃蘭望子成龍,迫拜庭與如柳斷絕來往,並將拜庭送到鹽號當學徒。
轉眼間拜庭已是個忠厚善良的年青小伙子,深得老闆賞識。老闆去世後,少爺沉迷賭博不善生產,被錢川(李子雄飾)騙去全部家財,家破人亡,遂迫使拜庭自立門戶經營鹽運,並說服張保仔歸順朝廷,解除海盜威脅。拜庭事業一帆風順,愛情卻一波三折,他與張如柳的愛情,受到母親之反對,未能開花結果。
第二部分
許家代代為官,族孫許應騤(劉洵飾)更官至禮部尚書,成為慈禧太后的重臣。應保送侄孫許崇智(趙文瑄飾)、許崇儀(黃磊飾)兄弟到日本軍官學校學習現代化軍事。在日期間他們結識了櫻子(殷巧巧飾),變成三角苦戀。孫中山在日本號召反清,他的救國理論,令崇智折服,加入同盟會。學成返國,崇智與盟友成功推翻滿清。
袁世凱盡力籠絡掌握福建軍權之崇智。利誘不成,再派女特務陳瑩色誘崇智,陳瑩反被崇智的魅力吸引,更捨命助崇智逃離袁的魔爪。袁世凱暴斃,孫中山南下護法,崇智被委任為粵軍總司令,全力北伐,為國家統一而封奮鬥。孫中山的逝世,使崇智頓然失去革命的方向;加上軍內派系鬥爭,政客內哄,令崇智更痛心;回首前塵,數十年戎馬生涯,紅顏知己都因自己而慘死,決定離開紛亂的官場………
歷史上的許崇智
第三部分
劇情之*許卓和蓉兒*
許卓(關禮傑飾)自幼與丫鬟蓉兒(孔琳飾)青梅竹馬。1926年,年輕的許卓從日本留學歸來,其間受到族中堂姐——為追求自由理想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許廣平先進思想的啟蒙,接觸到了新的革命觀念,也更堅定了對蓉兒的感情。許卓的正直為人受到許氏家族當家太史公的賞識,授權他管理部分家族產業。然而許卓眾人皆自由平等的觀念令父母和族中長輩視為不分尊卑;更因為擅自分糧分地給貧苦的農民在許家引起軒然大波。許卓意識到要改變封建專制的觀念,讓苦難中的人們的生活徹底改變唯有投身到革命中去,為理想而不斷奮鬥。臨行前蓉兒許諾一定照顧卓的雙親並等他歸來的一天。許卓走後,家中屢遭變故,部隊下屬又帶來許卓可能戰死的訊息。蓉兒悉心照顧雙親,並堅信許卓尚在人間。許卓參加了紅軍,成為高級將領。1934年,蓉兒在許易先的陪同下千辛萬苦尋至瑞金,兩人終於坦白了多年來各自心中的感情。然而這之後不久,年僅27歲的許卓在戰役中英勇犧牲。蓉兒,每天到他的墳前,陪伴了他整整60年。
☆ 臨別諾言
你還記得小時候送指南針給你嗎?很可惜,它不能指示我們人生的方向。不過,現在我找到了我自己人生的方向。我知道,我在這兒只能保護蓉兒你一個人,充其量就像太史公一樣,保護許家的財產、許家的人。但對我來說不夠。我還需要保護許家以外的人。就是追求革命的理想,不斷鬥爭、不斷奮鬥。雖然我們有幸生存在這個世上,卻不幸生於現今這個社會。社會一日不安寧,我們許家一日也得不到保障。我不能向你保證什麼,我連自己的生命都不能夠保證。——許卓
不,你一定會回來的,我相信。我會好好的照顧老爺太太的,我保證!我一定會等你回來。你能為別人犧牲你自己,我所作的一切,又算是什麼呢。你別忘了,是你給了我人生的方向。——蓉兒
第四部分
許廣平初到人間,被父母親友認為是“克父母”,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剛剛
落地三天,就被父親乘著酒興許配給一個劣紳的兒子。許廣平在十二三歲的時候
,就明確地對抗她的包辦婚姻,但都無濟於事。她漸漸明白,要想擺脫這個沉重
的包袱,只有自己奮發讀書,用生活獨立來爭取婚姻自由。19歲時,她在二哥
的幫助下,終於解除了這段婚約,並且開始了她的求學之路。在北京女子師範大
學上學期間,她敢於衝破舊的傳統,大膽向魯迅先生示愛。在一篇《風子是我的
愛》的散文中,她毫不掩飾自己熾熱的感情,讓它們如洪水般奔涌而出:“即使
風子有它自己的偉大,有它自己的偉大,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
罷不相當也罷同類也罷異類也罷合法也罷不合法也罷這都與我們不相干,於你們
無關係,總之,風子是我的愛……”
《風子是我的愛》即是她寫給魯迅先生的“情書”,兩個人因志同道合而走
到了一起。許廣平以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深刻的自我犧牲精神,溫暖了魯迅的人生
。事情已經過去了許多年,其中的悲歡離合,也因時間的推移而不為人們所詳知
。《千秋家國夢》對魯迅先生和許廣平女士這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故事進行了
深入的刻畫。
許廣平不但積極參加革命,還帶動了自己的族弟許卓投身到革命當中。19
34年3月13日,許卓受中央軍委委託,在福建視察東南防務時,在一次戰鬥
中英勇犧牲,年僅29歲。
許廣平對革命的熱情影響了許卓,她對愛情的執著更是感染著許卓。許卓讀
高中時即不顧家人的強烈反對,愛上了家中的丫環。許卓參加革命後,長期不能
與戀人通音訊。他犧牲後,這個丫環發誓終生不嫁,陪伴著墓穴中的戀人度過了
整整六十年的餘生。該劇通過講述許氏族人至情至義的動人故事,給今天的人們
留下了回味和思索……
令人尊敬的女性
一個幸福與苦難的組合
第五部分:自許崇智退隱官場後,許家日漸衰落。但家族內亦湧現了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延續先輩保家衛國的精神。許卓(關禮傑飾)、許廣平(塗玲飾)及許易先(胡兵飾)等都投身於救國運動中。
許卓參加了紅軍,成為高級將領。年僅27歲在戰役中英勇犧牲。他的戀人,丫鬟阿蓉(孔琳飾)每天到他的墳前,陪伴了他整整60年。許易先從事地下工作,他與愛人菁菁(瞿穎飾)在婚禮上被日軍的炸彈分散,菁菁被日軍抓住折磨至精神失常。抗戰勝利後,易先在狂歡的人群中發現了他以為已不在人世的菁菁,易先誓用一生的愛來撫平愛人心靈的創傷。許廣平在北京大學,遇上心儀已久的大文豪魯迅,許廣平抱著新女性敢愛敢恨的作風,大膽主動追求,排除萬難,成為魯迅終生夥伴及同志。
子維在尋根的過程中與體操運動員高穎(譚姍姍飾)相識並相戀。他受到前輩堅貞的愛情所感召,改變了自己玩世不恭的態度…….
六
許氏家族
從空中俯視,整個許地頗像一隻千年壽龜,它彎彎的背部極生動地伸出了“頭”和“尾”,枕靠在玉帶濠邊上,而四隻“腳”,就是四個伸出高第街的門口的長廊。從清代高第街仍然靠近珠江的地理形勢來看,它就像一隻在海邊遊走的“壽龜”。———伊妮《千秋家國夢》
許地現狀
一處匯集潮汕傳統建築精華,人文資源底蘊豐厚的旅遊勝地,如今卻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國慶“黃金周”期間,我市多數景區的遊客摩肩接踵,而知名的民俗生態旅遊景點――溝南許地卻冷冷清清,遊客寥寥無幾,每天門票收入僅幾十元!連景區最基本的管理費用都無法維持,大量的精美木雕、石雕被盜。從一個遠近聞名的旅遊“新秀”發展到目前令人痛心的局面,溝南景區究竟怎么了?
黃金周日賣門票幾十元
前天,記者來到溝南村採訪,在景區大門前,記者看到,偌大的停車場冷冷清清,門口的售票亭內也沒有人售票。景區里,除了一些村民路過或在湖邊閒坐外,見不到一個遊客身影。一群在玩耍的村娃告訴記者,國慶期間,他們根本沒有看到旅遊巴士載遊客前來觀光。幾位老人則慨嘆地說:“現在還有誰想到這裡來啊?”老人們表示,由於景區地方小,景點一目了然,加上是文化歷史景點,現在除了一些文人慕名而來和零散遊客,已很少有成批遊客到來。
溝南村委分管景區的負責人許奕鑫告訴記者,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溝南景區每天的門票收入平均只有幾十元,按一張門票5元計算,每天到景區旅遊的遊客確實屈指可數。
公交停開要去溝南不易
在前往溝南村途中,記者特地留意一下,從市區潮汕路到葫蘆市的10多公里路段僅有一塊設於溝南村口的景區指示牌,而且並不顯眼。且不說外地遊客,就連未曾到過溝南的汕頭市民從市中心出發到溝南,恐怕也很難辨別路該怎么走。
交通不暢、方位閉塞是溝南遊客減少的因素之一。記者了解到,2002年底景區開放後,市區101路公共汽車改由廣廈新城至月浦溝南旅遊區。公交路線的開通,加上迷人的自然景色、底蘊豐厚的人文資源,溝南一度曾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往觀光。很多人對這個汕頭旅遊的“新貴”充滿希望。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乘客逐漸減少,公車開始出現虧損,去年,經營101路公車的公交公司宣布該線停開。在這種情況下,遊客日益減少的溝南景區猶如雪上加霜,從市區前往觀光的遊客一日不如一日。
經費吃緊管理大“縮水”
除了交通因素,管理上的諸多問題也嚴重製約著景區發展。溝南村是一個純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委領導向記者表示,自從溝南村開闢成景點後,村里每年用於景區管理費用支出都很有限,隨著遊客數量逐年下降,別說沒有資金投入建設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景區檔次,就連景區管理人員和費用支出也逐年減少。至今年,景區聘用人員和費用支出被壓縮至最低限度。
景區開放初始,管理處共有工作人員、保潔員和保全員等14名管理人員。如今只剩下2名保潔員、1名保全、導遊和管理人員各一名,總共才5名工作人員。村委每個月支給5名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所有費用也只有1000元:其中500元用於保潔員工的工資和水電等費用;400元用於管理人員的工資和費用;100元用於世祜許公祠的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捉襟見肘,工作人員壓縮減少,景區的管理問題隨之暴露出來。
精美木雕石雕屢屢被盜
由於人手少,保護措施落實不得力,景區里一些古蹟文物失竊嚴重。作為景區重要的景點之一,世祜許公祠保留大量潮汕傳統建築精華,匯集木雕、灰雕、嵌瓷、石雕等傳統民間工藝作品。然而,在村委領導的指引下,記者看到的卻是一幕幕令人痛心的情景:祠堂里大量的木雕、石雕被猖獗的賊人偷走,剩下一個個空空的架構。就在國慶前夕,瘋狂的竊賊還挖盡心思撬開祠堂大門兩側石柱,將嵌在兩根石柱上方中間一對雕刻精美的石雕取走。這些展示潮汕傳統建築精華瑰寶的失竊,使得建築工藝完美的世祜許公祠因此變得殘缺,留下的一處處“傷疤”令人痛心!如果溝南的文物古蹟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長此以往被這樣撬盜下去,溝南可就連“招牌菜”都沒有了!
作為溝南景區的主要景觀之一,“蘭桂湖畔長洲竹”曾經吸引無數的遊客。然而,蘭桂湖同時還是一個被投標的魚池。如此一來,魚池的效益和景區的管理難免出現矛盾:每當湖裡舉辦塞龍舟等活動項目,承包者卻因此擔心魚的生長會受到影響;春節是景區遊人較多的時節,此時蘭桂湖卻因捕魚而抽乾水變成枯池……
村里巷道成了“票房漏斗”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由於景區被包圍在溝南村中,村里多數巷道都四通八達連通景區,儘管管理處在景區設立了出入口並收取門票,但稍微了解溝南村地形的遊客都可以取道村里巷道而繞過購票點,直接進入景區遊玩。
此外,村委領導反映,凡是村民帶來或介紹的遊客,也極少向管理處購票而直接進入景區。如今,除了一些初來乍到的外地遊客或正規旅遊團的遊客外,其他遊客已極少向管理處購票。單此一項,景區每年就流失了不少門票收入。本來遊客就不多,再加上大家都不願意買票,輕輕鬆鬆就“溜”進來,門票收入這塊“肉”還能剩下多少?
尋求合作“救活”景區
諸多原因導致溝南旅遊區的日漸式微,而對眾多文物古蹟的保護更是刻不容緩。這樣一個具有濃郁潮汕民俗文化特色的景區,難道無法挽救嗎?對於溝南景區以後的命運,村委領導也是憂心忡忡。他們希望能夠與我市的旅行機構開展合作,通過“我提供資源,你投資建設招徠遊客”的方法,儘快將景區“救活”。村里不要求也不敢奢望能在短期內在景區身上取得多大的效益,目前只希望能通過市場化運作,保證景區的管理,逐步投入新的建設,儘量吸引更多的遊客,擴大溝南的知名度。
發展規劃
氣勢磅礴的潮汕大鑼鼓在2006年央視元宵晚會和省人大十屆四次會議和省政協九屆四次會議的專場晚會上激情擂響,充分體現潮人海納百川的胸懷,也印證了潮人自強不息的品格。這對於如何傳承、詮釋、發展我們潮汕民俗文化,籍此發展地方經濟,共同建設好我們自己的家園是一個大的啟發。最近,汕頭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在溝南許地舉行揭牌儀式,潮汕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也落戶溝南許地,這對於做強做大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溝南村位於汕頭市區北郊,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1800餘人,距市中心只有7公里。古地名叫紫菔隴。溝南村許地自然景色迷人,人文資源底蘊豐厚。許氏家族在近代史上名賢輩出,溝南村有富麗堂皇的祠堂、古色古香的居民、巧奪天工的嵌瓷,是潮汕傳統建築文化的瑰寶;溝南的農家宴聞名遠近,獅頭鵝、烏魚以及無公害蔬菜,是遠近聞名的美食。
2002年2月開始接待遊客的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經過幾年的經營,由於沒有追加投入和建設,加上經營策略、管理體制等諸多因素,遊客稀少,原本設有的購物區、展覽參觀區、田園生態區、民俗活動區以及教育實驗區等旅遊項目也不見了。富有潮汕歷史文化風情和底蘊的旅遊景區,竟無法成為旅遊的亮點,落到如此地步實為可惜。
辦法:
1.要加強規劃工作。請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通過聘請專家對溝南許地重新進行全面的勘查、規劃,以溝南許氏歷史文化為賣點,特別是近代文學家魯迅的關係為亮點,再配以潮汕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潮藝和田園風光為依託,以參與性農事、農趣活動、功夫茶道等為熱點,制訂出切合實際的《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總體規劃》,把溝南村人文和潮汕民俗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資源,儘快建成我市一個具有潮汕歷史民俗文化特色的重點旅遊文化景點。
2.以招商的形式,大力吸納資金。參照我市周邊地區開發成功的"百草園"、"饒平榕恰園"等模式和經驗,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方式,做到誰投資誰受益,多渠道籌措資金,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和開發高品位、高層次的旅遊文化景點。
3.加強對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的宣傳、報導。例如有一個"六十四筆劃"的漢字傳說出自於溝南,據說只能在韓國《中華大辭典》才能找到,這也是宣傳的一個好招牌。另一方面,要挖掘富有潮汕文化特色的民間節慶舉辦旅遊節,旅遊部門應主動和文化部門、工藝生產部門等聯手研究,發掘更多潮汕文化特色的內容融入到旅遊行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