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山

溜山就是古代中國對馬爾地夫的稱呼。

《明史-外國列傳》中有記載“溜山,自錫蘭山別羅里南去,順風七晝夜可至;自蘇門答剌過小帽山西南行,十晝夜可至。永樂十年,鄭和往使其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溜山
  • 出處:《明史-外國列傳》
  • 性質:古代中國對馬爾地夫的稱呼
  • 人物:鄭和
十四年,其王亦速福遣使來貢。自後三貢,並與忽魯謨斯諸國偕。宣德五年,鄭和復使其國,後竟不至。齋
其山居海中,有三石門,並可通舟。無城郭,倚山聚居。氣候常熱,土薄谷少,無麥,土人皆捕魚,暴乾以充食。王及群下盡回回人,婚喪諸禮,多類忽魯謨斯。山下有八溜,或言外更有三千溜,舟或失風入其處,即沉溺。古
又有國曰比剌,曰孫剌。鄭和亦嘗齎敕往賜。以去中華絕遠,二國貢使竟不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