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營村

湯營村

湯營村(湯營社區)位於邛崍市羊安鎮北面,東與界牌村相鄰,南接羊安新城區,西臨斜江河與新建村隔河相望,北與冉義鎮火星村接壤。

湯營村轄15個村民小組,1028戶農戶,總人口3579人,其中勞動力2100人,總耕地面積達2701畝,人均耕地面積0.75畝,戶均耕地面積2.62畝(戶均擁有田塊3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湯營村
  • 行政區類別:村、社區
  •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羊安鎮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11534
  • 地理位置:四川省邛崍市羊安鎮北部
  • 面積:2701畝
  • 人口:3579人(2012年)
  • 方言:邛崍話
  • 車牌代碼:川A
經濟概況,發展歷程,經濟建設,發展成果,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農民實現多元化可持續增收,增強了村級基層組織的凝聚力,促進了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民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提高了農業科技水平,組織農民闖市場能力增強,改變了農民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地圖信息,

經濟概況

發展歷程

隨著農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羊安鎮傳統的一家一戶分散耕作的農業種植模式(人均不到1畝且田塊零散),不僅經濟效益偏低(以現在種植模式測算,每戶每年每畝純收入500餘元),也影響了科技成果推廣、農業的規模經營、標準化管理和品牌化行銷,不利於農民增收、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現代農業的發展,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已走到了盡頭。
湯營村地圖湯營村地圖
同時,由於農業效益偏低和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農戶對農業的投資願望不強,種“應付田”和“撂荒田”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民有進行土地流轉的願望。

經濟建設

2004年以來,湯營村的一些農民以出租方式將土地流轉給浙江台州的西瓜種植大戶和其他蔬菜種植大戶,年租金為800元/畝,經過一年多的運行,村民們看到土地在規模化、標準化、規範化、市場化運作機制下產生的效益與以前傳統耕作方式產生的效益大不相同,許多農民認為只要走規模化、標準化的路子,農業也大有搞頭。但農民以出租方式流轉土地,所分得的利益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於是要求村集體組織帶領他們走規模經營道路,爭取土地效益更大化的要求。
湯營村宣誓會議湯營村宣誓會議
湯營村公推直選上任的村支部書記、致富能人胡貴全在列席邛崍市委常委會時(2005年邛崍市委為擴大基層民主,將市委常委會對普通黨員民眾開放)提出“現在村民反映,在自己不到1畝的承包地上搞生產效益不高,致富較難,希望把土地集中起來,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的公司來進行規模經營。但村集體經濟組織是空殼村,無力將村民的這種願望變現,希望市上予以支持”。
邛崍市和羊安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和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變的前提下,大力支持湯營村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組建湯營農業有限公司,探索發展現代農業和規模化經營的路子。
湯營農業有限公司採用股份合作制方式設立,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村集體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耕地入股(2005年該村實施了土地整理項目,土地整理面積5500餘畝,淨增耕地700餘畝),邛崍市國有獨資的興農投資公司投入100萬元作為風險投入入股。入股土地每畝每年保底收入900斤黃谷,公司經營利潤的一半作為分紅資金(由村民與村集體按股份多少分紅),利潤另一半作為興農公司的紅利但興農公司不拿走紅利,該紅利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待該資金壯大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村集體經濟組織用該筆資金回購邛崍市興農公司投入的風險股金(原則上等額回購)作為村集體股。集體土地股份所得分紅作為村集體經濟收入。公司目前入股農戶506戶,集中土地1060畝(農戶土地入股1000畝,集體新增土地入股60畝)。
湯營農業有限公司由股東選舉董事會成員,成立了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制定完善公司章程及財務收支制度。公司董事長由村支部書記胡桂全擔任,公司總經理由村委會主任閻永軍擔任,董事會成員5名,其中一般民眾2名;監事會成員15名,其中一般民眾14名。同時,由鎮政府和財政所監督和審計其財務,嚴格執行支出報賬制。定期召開股東代表大會、定期公開公司財務情況,接受股東監督。興農公司不介入湯營農業有限公司的具體經營管理,只保持重大經營方向的話語權。
湯營農業有限公司成立以來先後建設了400畝“早春紅玉”西瓜規範化種植基地、100畝苦瓜新品種試驗推廣基地、30畝大棚食用菌種植基地、160畝火蔥、優質糧油基地370畝,正在實施食用菌種植等項目。與省級龍頭企業金利實業、通威公司實行訂單合作,建成生豬規模養殖場1個(500頭存欄),已有200餘戶農戶入股養豬場,實現了“有豬不見豬,養豬不餵豬”。
湯營農業有限公司按照要素入股把農民組織起來,發展集體化、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現代農業,促進了農業規模經營,創新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機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公司資產由經營初期的207.75萬元(市興農公司投資入股100萬元,股東現金入股7.75萬元,土地入股1060畝折資66.97萬元)增長為目前的248.56萬元,主要增收項目包括:豬場、西瓜和轉租收入及短平快蔬菜種植,總計創利41.7萬元。

發展成果

集體經濟進一步壯大

湯營村60畝集體土地入股分紅1.2萬元,保底收入3.78萬元。同時,興農公司將應分紅的20萬元留給村集體,村集體經濟收入由公司成立之初幾乎為零增長到近25萬元。湯營村也由一個空殼村變為了有一定集體經濟收入的村。隨著湯營公司規模的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收入將會達到進一步的增加,為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和村民的社會保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湯營村道德講堂湯營村道德講堂

農民實現多元化可持續增收

實施公司化運作後,農民收入由單純的種植收入變為多元化收入,極大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其增收途徑有三部分:一是保底收入,每畝保底收入900斤黃谷,以0.70元/斤計,1060畝保底收入為66.97萬元;二是務工收入,每畝務工收入2000元,農民務工收入總計212萬元;三是入股分紅,公司創利41.7萬元,農民分紅資金為20.85萬元(按協定公司經營利潤的一半作為農戶土地入股分紅資金),每畝分紅約200元。以上三項合計收入299.82萬元,每畝平均收入2830元,與傳統種植相比(種植水稻、小麥或油菜,每年每畝純收入500元)每畝增收2300多元,帶動全村人均增收100多元。湯營公司的經營,有力帶動了全村入股農戶收入的共同持續增長,實現了共同富裕。2005年人均純收入4320元,預計2006年人均純收入達5000餘元。

增強了村級基層組織的凝聚力

以通過公推直選當上村支部書記的胡桂全,帶領村兩委一班人,忘我工作,帶領全體村民發展致富,壯大了集體經濟,村級組織也有能力為村民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基層政權的威信也從中得到體現,黨的執政基礎也得到進一步加強。農戶也得到了實惠,人民民眾感到了村級基層組織是一個能帶領大家致富奔小康的集體,農村幹群關係也變得融洽。
目前,該村召開村、組民眾大會,民眾由前期的牴觸逐步演變為主動參與,積極踴躍提建議,主動為村級經濟發展支招。

促進了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

農業規模化經營不僅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也解放了農村勞動力,促進了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不僅直接帶動本村300餘名年齡偏大農民就地就業,還帶動了羊安鎮界牌、新建、方林、檀蔭以及大邑縣韓場的農民就業近100人。同時,100多名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進入二、三產業就業。

農民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後,部分農民就地轉變為農業產業工人,接受公司的統一安排調度和就業技能、市場信息、科技知識和政策法規等方面的培訓,勞動者素質達到全面提升;公司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規模化生產,農民的組織紀律性和組織化程度達到提高;同時,由於公司與有關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接受他們的技術指導,農民從中也學會了現代農業的生產技術,掌握了一些新的生產耕作方法,有力地提高了農民的現代農業科技水平,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質。

提高了農業科技水平

公司通過實施土地規模經營,並與四川農業大學和成都市農科所等有關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係,推廣新品種,運用新技術,促進了該村土地資源合理利用,帶動了農業科技成果有效轉化。
今年就推廣了西瓜新品種種植、珍稀食用菌高棚種植、優質苦瓜新品種種植等13項技術。

組織農民闖市場能力增強

公司通過走規模經營之路,把原本分散的農民和農業生產組織起來,按照市場要求進行生產,實現了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的直接對接,提高了農民的市場意識,增強了他們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的能力和規避市場風險、闖市場的能力。

改變了農民傳統的生產生活習慣

農民生產生活習慣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從小處一步一個腳印去做。湯營公司針對集中後的農戶養豬不便的實際,採取農戶現金入股,修建規模養殖場,集中規模養殖生豬,並與龍頭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係,降低養殖風險,增加養殖效益。
這樣做,一方面既照顧了農戶傳統的生活習慣和養殖習慣(殺過年豬),減少單家獨戶養殖帶來的面源污染;另一方面,又能夠增加農戶收入,降低農戶對土地的依賴,促進農民的離土離鄉和居住的集中。

地圖信息

地址:成都市邛崍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