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欒川湯營伊河大橋垮塌事故

河南欒川湯營伊河大橋垮塌事故

2010年7月24日,由於暴雨引發的洪水,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湯營大橋整體垮塌。8月6日從河南省欒川縣抗洪救災指揮部獲悉,潭頭鎮湯營村伊河大橋垮塌事故目前已確認53人遇難,13人失蹤。其他13個鄉鎮因災死亡15人,失蹤8人。對失蹤人員的搜尋和各項善後工作仍在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欒川湯營伊河大橋垮塌事故
  • 外文名:Henan luanchuan Shang Ying river bridge collapse accident
  • 時間:2010年7月24日
  • 原因:洪水
  • 地點: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
簡介,事故現場,救援措施,傷者回憶,事件進展,善後救災,背景調查,事故完全可以避免,新華視點,交通部門表示,這橋不歸他們管,

簡介

河南欒川湯營伊河大橋垮塌事故:2010年7月26日,河南欒川湯營伊河大橋,暴雨引發的洪水導致大橋整體垮塌,67人死亡,22人失蹤。2010年7月24日下午5時20分潭頭鎮湯營村伊河湯營大橋整體垮塌,橋上眾多滯留人員不幸落入水中。事件發生後,欒川縣、嵩縣出動軍民至少4000人晝夜“拉網”搜救。[1]8月4日,欒川縣政府已經確認死亡52人,失蹤14人,其他13個鄉鎮死亡15人,失蹤8人,其中有3名遇難者是外地遊客。
伊河溫泉大橋橋頭碑文:伊河溫泉大橋,1988年建成,2009年重修,設計單位:欒川縣交通局,施工單位:欒川縣交通局.------伊河溫泉大橋即整體垮塌的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伊河湯營大橋 .

事故現場

嵩縣舊縣鎮上川村的練溝是嵩縣和欒川的交界處。上川村河對岸就是欒川潭頭鎮的湯營村,兩村隔伊河相望。這裡在垮塌大橋下游3公里處。
事故現場事故現場
這裡是通往重渡溝景區的道路,由於暴雨,路上很多路基被沖空。原本窄得僅能玩漂流的伊河,此時波濤洶湧,解放軍舟橋部門的衝鋒舟在裡面穿行顯得很吃力。
“我們現在已組織人員邊搜救打撈,邊從河對岸幫民眾運回遇難者的遺體。同時,為穩定死者家屬情緒,我們還組織了鎮、村兩級幹部對其安撫。”現場組織營救的欒川縣政法委副書記徐平川說。

救援措施

渾身泥土、一直參與搶救的潭頭鎮李福鎮長說,事情發生在7月24日下午5時許。當時,153米的伊河湯營大橋整體垮塌,橋上數十名民眾落入水中。接到報告後,鎮裡立即組織人員參與營救。“我們組織了附近7個村莊的500餘名村民展開拉網式排查。每500米為一個區間,來回巡查,不遺留一人。”李鎮長說。
與此同時,該事件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重視,毛萬春、劉滿倉等領導都趕到現場指揮搜救。“目前,參與搜救的有解放軍駐洛某部舟橋團官兵、駐洛武警支隊指戰員以及欒川縣、嵩縣幹部民眾總計4000餘人,出動6艘衝鋒舟不間斷打撈。”欒川縣政府辦副主任李光明說。

傷者回憶

被砸暈後衝出200米,被樹枝掛住撿回一條命“當時,橋垮塌時發出巨響。瞬間,橋上的幾十人就都被捲走了。當時,渾黃的水中都是掙扎的人手,實在慘不忍睹!隨後,眾多村民都參與了營救。”家住橋旁的石門村12組村民劉學信告訴記者。
在潭頭鎮衛生院二樓,記者見到了6名此次“大難不死”的倖存者。他們渾身都是被樹枝、石頭磕碰而留的傷痕。傷者李向紅是附近大王廟村村民,渾身多處擦傷。漲水時,他和外甥等人在橋南看洪水。“當時,橋上擠滿了附近的村民和來九龍療養院的遊客,有近百人。”李回憶說。
“也就是瞬間,我站的橋南側最先垮塌。也就是幾秒鐘,我看到身旁的10多人,包括外甥,全掉水裡了。隨後,我就被砸暈了。等我幾分鐘後醒來時,發現自己被掛在下游200米外的柳樹上。當時水很大,到處都是掙扎的手。太可怕了,幾十條人命,說沒就沒了啊!”李向紅說。隨後,附近湯營村的人向他拋來繩索,把他拉上岸。
大橋垮塌:2009年該橋由於部分坍塌,曾進行過維修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垮塌的大橋實地探訪。眼前的景象,讓人驚呆。整座大橋全垮塌在河中,只剩下拱形橋基。橋兩頭的漢白玉欄桿仍存,柏油路面很新。
橋面離河落差有15米,橋下是橋基殘垣。記者注意到,橋基由石塊壘砌而成,垮塌的橋面未見有鋼筋。“橋北頭本來有一座提示牌,啥年修的,啥年維修過。可後來,這塊提示牌竟然在橋塌後被人摘走了。”附近村民指著橋頭仍留下的痕跡說。
附近村民李某手中有橋塌前一天的照片。記者看到,橋有5拱,當時水流已經逼近橋面。“這個大橋2009年由於部分坍塌,曾進行過維修。當時,橋面增加了漢白玉欄桿,鋪設了新的柏油路面,但是沒有對橋基進行加固。”李某說。
針對該橋的維修,欒川縣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大橋本身設計得早,根基是自重力式的,不像孔樁橋基牢固。洪水來臨時,河裡漂浮著很多上游下泄的樹木。“由於樹木阻塞橋孔下泄水面,導致洪水對橋衝擊很大,瞬間垮塌。”
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省交通廳已派人到達現場,對塌橋事故進行調查。目前,欒川、嵩縣營救人員對於失蹤人員的搜救,仍在繼續。

事件進展

7月27日,河南在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伊河橋現場,大橋主體已經整體垮塌,現場一片廢墟。這裡河水雖有所減退,但過河仍然困難。與湯營村的交通、通訊聯繫仍然不便。當地幹部民眾在想方設法沿河搜尋和全面排查失蹤人員。
行人通過浮橋行人通過浮橋
正在抓緊組織救援工作的欒川縣常務副縣長宗玉紅稱,縣裡已組織6個工作組,對湯營村及周邊民眾進行逐人逐戶認真排查,反覆核實失蹤人員數量及身份。垮橋下游沿線及嵩縣等地營救人員對於失蹤人員的搜尋也仍在繼續。
湯營村伊河橋由潭頭鎮人民政府組織修建,是該河段上下游4公里內唯一一座連線南北兩岸的民眾生產生活橋樑。
欒川縣交通部出動人員1960人,出動挖掘機、鏟車等大型機械設備260台(輛),使全縣幹線公路和縣鄉公路全部恢復通車,保證了救災物資的有序投放。全縣村村通公路中斷134個村,現已恢復通行112村。旅遊景區設施基本全面恢復。
電力部門出動搶修隊33支,人員678人,在完成全縣95%地區恢復供電的基礎上,正在對10個偏遠山區村組恢復供電。
8月3日一座2米寬的浮橋在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的伊河大橋垮塌處建成。

善後救災

災情發生後,欒川縣委、縣政府組織全縣乾群迅速開展搶險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目前,全縣災民集中安置點有4個,集中安置人員726人。
截至8月5日,全縣幹線公路和縣鄉公路全部恢復通車,實現了縣城與各鄉鎮的公路聯繫,保證了救災物資的有序投放。全縣村村通公路中斷134個村,通過建臨時便道、清理塌方等方式,現已恢復通行115村。
經過電力部門奮力搶修,目前除陶灣4個台區和石廟1個台區外,欒川縣14個鄉鎮及主要居民區均已恢復用電。九鼎溝水源臨時貫通工程於8月5日2時完成全線貫通任務,現已轉入管道漏點修補和管道沖洗消毒,6日恢復向縣城供水。
另據了解,農村飲水被毀壞的水源三分之二已開工進行整修,修通或新架臨時供水管網130公里,恢復供水人口8.1萬,還有4萬名民眾依靠臨時水源自備井取水。全縣目前仍有2.8萬在高位地區居住的民眾還存在吃水困難。

背景調查

大橋遭遇最大洪水
7月22日20時至25日10時,欒川縣降雨量達到234.8毫米。整個降水過程造成洛陽市被沖毀橋樑34座,洛陽市至欒川縣快速通道等13條道路中斷。
7月24日17時20分左右,伊河潭頭鎮段遭受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大洪水衝擊,河道行洪流量最高達3150立方米/秒,加之上游漂流而下的大量樹木、建材和雜草等堵塞橋孔,造成伊河橋整體垮塌。當時在橋面上聚集有數十名當地民眾觀看洪水,因而隨之跌落,被洪水沖走。
災情發生後,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工程技術專家當晚趕到洛陽等受災嚴重地區,爭取在最短時間內恢復道路通行。

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在昨天召開的河南全省防汛工作視頻會議上,副省長劉滿倉沉重地說:“‘欒川7·24事件’中,橋樑垮塌造成群死群傷,是一場特重大事故,這次事故完全可以避免!”[5]
劉滿倉指出,暴雨洪水造成人員死亡的主觀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對山洪災害防禦知識宣傳不夠,基層幹部民眾防災避災意識淡薄,缺乏避災自救能力,面對山洪災害,束手無策。二是對山洪災害防範和應對準備不足,預警和組織民眾撤退、轉移不及時。三是對有安全問題的危橋、險橋等公共設施,既沒警示標誌,發生洪水時也沒組織人員把守,造成了群死群傷事故的發生。“我們要以此為戒,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劉滿倉強調。

新華視點

“新華視點”:誰來給遇難者一個交代?
——河南省欒川縣伊河大橋垮塌事件追問
發生於河南省欒川縣潭頭鎮湯營村的伊河大橋整體垮塌事件,截至7月30日中午,已確定有46人遇難、20人失蹤。目前,搜救及善後工作仍在進行中。
遇難和失蹤的人,不少是在橋上看洪水的當地民眾。兩年前,相關部門對大橋進行過一次整修。
一場洪水襲擊,66個生命瞬間成了“橋脆脆”的犧牲品。連日來,記者在事發地深入調查,追尋悲劇背後的答案。
垮塌大橋搜救現場,遇難者家屬悲痛欲絕垮塌大橋搜救現場,遇難者家屬悲痛欲絕
斷橋,誰修的?
在湯營村塌橋現場,記者看到,除了兩頭的橋基外,100多米長的大橋中間部分已全部垮塌。由於洪水垮塌大橋搜救現場,遇難者家屬悲痛欲絕已經消退,在河道中間,還能看到一些沒有被洪水沖走的橋墩和碎石塊。從伊河岸邊往上看,橋頭的斷面像刀砍斧劈一般。一座運行20多年的橋樑斷得那么乾脆!
伊河大橋是誰建造的?河南省交通運輸部門的答覆,這橋是當地鎮政府投資、農民出工修建的公路橋樑,總投資79萬元,1987年12月竣工通車。當年,用民間傳統技術興建的這座石拱橋是為了解決交通不便的燃眉之急。20多年過去了,這座老橋難以荷載繁忙的車流行人,更是無法抵禦多年罕見的洪水。
轟然倒掉的老橋是當年的地方政府籌建的,如今的地方政府難道可以推卸責任嗎?一些有識之士指出,國家負責治理大江大河,地方政府理應將轄區內的小江小河、老橋舊壩治理好。“誰的孩子誰來抱”,即便是前任留下的先天不足的“殘疾兒”,後任也要解決好遺留問題。
整修大橋,為了好看?
據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介紹,這個橋是空腹式石拱橋,全橋5孔,淨跨40米,全長233.7米,全寬8米,淨寬7米,兩邊各設安全帶0.5米。
有媒體報導,這座橋沒有鋼筋,是豆腐渣工程。記者詢問當地交通部門,這座橋到底有沒有鋼筋?
欒川縣交通局業務股工程師王書峰說,這個橋是上世紀80年代修建的空腹式石拱橋,其原料以石塊和砂漿為主,採用(石加虧)工結構徹成,一般不用鋼筋。
王書峰說,過去山區經濟條件有限,為了方便民眾出行,常建這樣的橋樑。但他承認,這種空腹式石拱橋,因為沒有鋼筋,安全性不高。現在除了偏遠山區農村,一般都不再設計和建設這種石拱橋。欒川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徐文濤告訴記者,這個橋通車20多年來,一直運行良好。2009年5月,因為大橋引線和橋路面運行年久,出現了一些坑槽,交通公路部門曾對大橋進行過一次整修。
橋樑整修時,有關人員在橋面重新鋪設了瀝青,並對橋欄進行了更換,為大橋兩側換上了漢白玉護欄。
經過修整,老橋美觀了,但是涉及橋樑壽命的橋基,整修者沒有過問。
徐文濤強調說,今年汛期前,交通局曾組織人員對全縣橋樑進行了一次安全檢查,也沒有發現有病害或其他異常情況。
而在採訪中,一位事發前曾從大橋上經過的湯營村村民不解地告訴記者:“大橋剛由交通部門整修過,有沒有問題,只有他們知道。”
民眾看洪水,為何不預警?
據記者了解,事故遇難人員中,除了當地村民,還有3名到療養院度假的外地遊客。
這次塌橋事故中,潭頭鎮湯營村有50名民眾遇難或失蹤。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謝文武告訴記者,洪水到來前,他曾接到上級通知,要求注意防汛。謝文武說,接到通知後,村里馬上組織人員對村北的河壩和房屋進行了排查,卻忽略了大橋。謝文武說,忽略大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沒有人通知說這個橋是危橋、汛期不能通行。再加上洪水離橋面還有一段距離,所以也沒有封閉大橋。
大橋垮塌時,湯營村村民張紅娟的丈夫、兒子和公公都掉進了河裡,至今沒有下落。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一家人,突然只剩下了她和已經60多歲的婆婆。
張紅娟哭著對記者說,如果有關部門汛前能對橋樑進行一次檢查,或者在遇有大洪水時派人把住橋頭,不讓走人,這場悲劇就能避免。
鄉間橋樑是公共設施,它的安全問題由誰來負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潭頭鎮黨委書記張嘯林認為,造成這次大橋垮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洪水太大。張嘯林說,正常情況下,伊河潭頭段的流量是每秒30立方米,7月24日下午,這裡的洪水流量達到每秒3150立方米。超過正常流量100多倍。再加上上游山洪暴髮帶來的大量樹木、山石,對橋墩形成了很大的撞擊,所以才發生垮塌事故。

交通部門表示,這橋不歸他們管

針對大橋質量問題的種種說法,記者聯繫了河南省交通廳,詢問大橋應該由哪一級部門管理、省交通廳2008年對大橋進行整修時是否發現質量問題、汛前是否對大橋進行過安全檢查等問題。河南省交通廳一位負責宣傳工作的負責人表示,這座橋不歸他們廳里管,其垮塌和附近有沒有交通廳療養院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繫。當地政府已經對該橋進行調查,具體情況由他們統一對外發布。
欒川縣交通局辦公室主任徐文濤說,按照國家有關公路橋樑分類管理的規定,湯營伊河橋屬於村級道路橋樑,其養護主體是鄉鎮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只負責業務技術指導。
負責事故調查工作的洛陽市紀委常委王曉予表示,洛陽市委市政府領導對欒川縣伊河大橋垮塌事故非常重視,要求市紀檢委牽頭,迅速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目前,調查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河南省水利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在暴雨洪水等大的自然災害面前,人的力量確實有限。但是,如果各級各有關部門能夠不斷完善預警、預防機制,科學應對,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人員傷亡,把災害損失降到最小限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