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泉村(三明市湯泉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湯泉村以有溫泉而得名。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太華鎮,省道S306線貫穿湯泉村,這裡溫泉水是全縣境內流量最大、水溫最高、用途最廣的溫泉。湯泉人因為有了它而自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湯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
  • 郵政區碼:366104
  •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太華鎮
  • 人口:4000多人
  • 方言:大田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山地氣候
  • 車牌代碼:閩G
簡介,史料記載,農村發展,新農村建設方面,

簡介

湯泉村在偃師市區東約3公里處,北依邙山嶺,南望伊洛河。據村里老人講,湯泉村以前叫湯王廟溝,用現在這個名字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無論叫湯泉村還是叫湯王廟溝,都與商王朝的建立者——商湯有關係。
相傳商湯將殘暴的夏桀打敗,建立了商王朝。商湯駕崩後,被安葬在了都城西亳(今偃師商城遺址)東北的邙山上,即現在的偃師市山化鄉藺窯村西南。商湯陵周圍原來建有湯王廟、湯王池,都是人們祭祀商湯的地方。
一年夏天,偃師一帶突降暴雨,邙山上山洪暴發,將湯王廟沖毀了。廟內建築的木樑檁條、門窗器物順水而下,最後聚積在西邊地勢低的一條深溝里。大雨過後,人們見此情景,認為是湯王爺顯靈,想搬家到這兒來住呢。於是,鄉親們利用舊有的建材和新捐獻的物料,在這條溝里重新建起一座湯王廟。
到了20世紀30年代,離新建的湯王廟不遠的地方突然湧出一股甘甜無比的泉水。從這以後,人們便將這泉稱為湯泉,湯王廟溝也改名叫湯泉村了。
講起湯泉村的風物,村民最引以為豪的是顏真卿墓。
顏真卿是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他為官從政,公忠節義,曾在安史之亂中力挽狂瀾,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被封為魯郡公;他研習書法,不斷革新,開創了顏體楷書,樹立了唐代楷書的典範。

史料記載

顏真卿祖籍琅琊(今山東臨沂),久居長安(今西安),他的墓怎么會在偃師的湯泉村呢?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河朔之地各郡盡陷,唯有平原城(今太原)還控制在唐軍手中,這平原太守就是顏真卿。危難之際,顏真卿起兵討伐叛軍,阻斷燕趙之路,迫使叛軍不敢急攻潼關。
安史之亂平定後,顏真卿被調回京師委以重任。唐德宗年間,淮西節度使李希烈蓄意謀反,顏真卿奉德宗之命,前往汝州勸降李希烈。顏真卿接詔令後已知此去前路兇險,仍毅然動身。途經洛陽時,他作了短暫停留,特意去看望了正在偃師做官的堂兄顏春卿。與親友離別時,顏真卿不無感傷地說:“吾死之後,願葬偃師。”
隨後,顏真卿前往李希烈軍營中,大義凜然宣讀聖旨,勸其投降,而李希烈則威逼利誘,欲使顏真卿歸附於他。唐德宗貞元元年(公元785年)8月,在種種手段用盡後,見顏真卿仍不為所動,李希烈便派人將他縊殺了。聞此噩耗,唐朝三軍皆慟。後來,朝廷和親屬便遵從顏真卿的遺願,將其安葬在位於湯泉村的邙山南麓。

農村發展

村里先後投資二萬餘元,對多年存放的鐵路南口新宅基區南口、沿公路兩側、村兩委門口、村委北三岔路口的垃圾進行了集中清理,共清理垃圾400餘車。
投資十萬元規劃了垃圾填埋場並修通了通往垃圾場的水泥路一組區域的500米道路。投資4萬元對村口以西、新宅基區主幹道的水溝進行了修砌並密封,制止了水溝堵塞、污水橫流的現象。投資5千萬對新宅基區南及1組路邊進行了常青樹種綠化。投資2萬元對籃球換新的球籃,投資2萬元修砌並安裝了活動健身器材。投資2萬元建村委門前、村委以北、鐵路橋南大花壇三個,小花壇2個,並種樹種花,美化環境。
村里修建了三個大型沼氣池,連同民眾自建完成了95座沼氣建設任務,今年的46座任務也力爭年底前完成。村投資5千元對一組400米自來水管道進行了更換改造,對鐵路南民眾吃水水管進行了部分更換,投資17萬元建起了1300立方米的大型蓄水池,更換了深井泵,確保了人畜及企業的正常用水。

新農村建設方面

按照鄉黨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遵循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思想,在新農村建設中群策群力,多策並舉,以解決民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投資10萬元建起垃圾填埋場並修通道路,06年將全村幾個多年形成的垃圾堆 集中清運,共清運垃圾多車,村里購買了垃圾車,建腹誹了20個,安排了6人常年垃圾清掃隊伍,建立起了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幾年來村里垃圾得到了及時處理,我們對村里幾處路邊荒坡進行清理,建成了6個花壇,對花壇和村中3公里道路進行常青樹種綠化。對村中道路排水溝1公里進行了修砌。去年完成上級分配的沼氣建設任務95座,今年的46座沼氣建設也爭取年底前完成。通過這些工作,使我村環境衛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去年我們建起了籃球場、健身場,今年又投資17萬元修建了人畜吃水用的大型蓄水池。集體衛生室、活動室、便民服務室等多功能的綜合服務大樓建設正在積極籌備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