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墓

顏真卿墓

顏真卿墓位於偃師山化鄉湯泉村的村口,村民稱之為 “顏魯公墳”。顏真卿墓北倚邙山,南坐洛水,墓長寬均為16米,墓前有明清石碑各1通。

顏真卿,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真卿墓
  • 地理位置偃師市山化鄉湯泉村
  • 評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墓碑主人:顏真卿
明碑簡介,歷史記載,墓主生平,埋葬之謎,其他顏真卿墓,修復工程,

明碑簡介

明碑為縣令呂純如撰寫的“唐太師顏魯公真卿墓碑記”。該碑高1.75米,寬0.60米,厚0.15米。清碑高1.45米,寬0.6米,厚0.17米。正面正中刻“福唐贈司徒諡文忠顏魯公之墓”,為乾隆五十五年三月太守張松孫和邑令湯毓倬所立。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山化鄉政府對顏真卿墓進行了整修,並建立了顏真卿紀念館。國務委員陳俊生為紀念館題寫了館名,著名作家吉學沛題寫了“一代宗師”的條幅。

歷史記載

明朝期間
明朝萬曆年間,偃師知縣呂純如踏勘中州歷史古蹟,發現了顏真卿墓,並對其進行了重修。呂純如還撰寫了《唐太師顏魯公真卿墓碑記》,刻石立碑於墓前。碑文共951字,文中記述了重修顏魯公(顏真卿曾被封為魯郡開國公)墓的緣由“余不佞,承乏西亳,搜求往代故跡,而公墓在城北一里許,乃為愚民所蹂躪,第見荒煙白草,孤冢巋然而已。因為剪其蓁蕪,樹之貞珉,而因制不腆,以識九京於不忘雲”。
呂純如很謙虛,他說“我是個沒有什麼才能的人,奉命到偃師來當縣令,在搜求歷代歷史故跡時,小縣城北一里的地方發現了魯公的墳墓,但墓已被無知的人糟蹋得不成樣子了,(連一通墓碑都沒有),只是在荒煙白草間隆起一座孤墳而已。我便派人清除了荊棘和雜草,立了這通碑,並寫下了這篇不像樣子的文章,為的是讓人們知道顏魯公的墳墓就在這裡,從而永遠記住他。”
顏真卿墓顏真卿墓
清朝期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知縣湯毓倬對顏真卿墓再次整修,當時的河南知府張松孫題寫了墓碑。如今,這兩通碑都在,一東一西立在顏真卿墓前。東邊的墓碑上書“唐太史顏魯公真卿墓碑記”,落款為“賜進士第文林郎知偃師縣事吳江呂純如撰並立”;西邊的墓碑為清朝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偃師知縣湯毓倬立,當時的河南知府張松孫題寫了墓碑。上書“唐贈司徒諡文忠顏魯公之墓”。
顏真卿墓顏真卿墓
近代
1992年,劉志清先生陪全國書法狀元瓦翁先生來這裡參觀時,在荒草中發現了這兩通石碑。正是這兩通碑,為顏真卿的遊魂找到了歸宿,也佐證了顏真卿墓的所在。據說在“文化大革命”中,顏真卿墓前曾經有過砸碑運動,很多其他地方的碑都拉到這裡砸了。但顏真卿墓前的這兩通碑卻幸運地逃脫了被砸的命運。理由很簡單,一是這兩通碑都不大,不引人注意,二是村民們平時吃飯坐著“怪美”,捨不得砸它們。

墓主生平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其祖上為山東人,故他自署為琅琊人 ;七世祖顏之推(577年)移家關中,遂為京兆萬年人。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舉進士第。天寶九載(750),官至殿中侍御史,後遷武部員外郞。753年被權奸宰相楊國忠調離朝廷,出守平原郡(今山東德州)。顏真卿到平原郡 後,看到河東節度使安祿山已有反叛的跡象,他就以防備雨澇為名,維修城池,組織壯丁,儲備糧食,以作戰備;而公開的,他卻會集文士,飲酒賦詩。安祿山派人秘密偵察他的情況,看到這些,就很放心,認為顏真卿是個書生,不必重視,由此可見顏真卿的眼光和機智。
顏真卿墓雕塑顏真卿墓雕塑
755年,安史之亂起,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很快失陷。出於平原郡城守俱備,賊不能進。顏真卿又派人通告常山太守、堂兄顏杲卿,相約聯合抗賊。黃河以北17郡公推顏真卿為帥,組織兵力20餘萬雄立河北,軍威大振。第二年,賊將史思明攻陷常山,堂兄顏杲被殘酷殺害。顏真卿被任命為河北招討採訪使,與亂軍多次交戰,殺賊甚眾。安祿山攻陷洛陽,殺留守李憕、御史丞盧奕、判官蔣清,派人拿著3個人的頭到河北地區威脅勸降。到平原郡,顏真卿殺其使者,安葬3人之首,以示絕不投降。平原抗戰,顯示出顏真卿是一位忠於國家、有遠見、有組織才能的傑出政治家

埋葬之謎

顏真卿死後葬在哪裡,新舊《唐書》本傳都沒有說明。在其他一些史籍中,有說在琅琊費縣的,有說在京兆萬年縣的,也有說在偃師的(如明《一統志》、《(續)博物志》等)。顏真卿在蔡州被殺害後,大概是當地草草掩埋。李希烈在德宗貞元二年,即786年敗亡。顏真卿死前寫的遺表送到了朝廷皇帝對他的忠烈行為極為感動和讚揚,所以給以追封和加謚;對他的安葬事宜一定民非常重視。那么他的遺體被運送到哪裡去了呢?要正式安葬,最合乎情理的是運回他的故里京兆萬年。但當時藩鎮勢力強大,戰亂仍在進行,路途很不平靜,要運到遙遠的萬年去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說要運到東都洛陽(因為他是朝廷大臣,非同一般)。可能到偃師時停下來。因為顏真卿的一個哥哥顏春卿曾長期在偃師任地方官(縣丞),他與真卿感情深厚,死前曾以子女相托。那么這時春卿的子女是否還在偃師呢?如有,他們不是會提出將叔父葬在這裡嗎?這是有可能的。
顏真卿墓顏真卿墓

其他顏真卿墓

萬年鳳棲原墳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三兆村,原有七座墳墓,墓主依次是:顏師古、顏勤禮、顏杲卿、顏真卿、顏允南、顏允臧、顏幼輿。今塋地冢碑無存。
《舊唐書》顏真卿傳載:“及淮泗平,貞元元年,陳仙奇使護送真卿喪歸京師。”《新唐書》顏真卿傳載:“淮蔡平,子 、碩護喪還,帝廢朝五日。”令狐 《神道碑銘》載:“歸葬於萬年縣之舊原。”殷亮《顏魯公行狀》載:“淮西平,仙奇遣軍將營送公神 於京師。嗣子櫟陽縣尉 、次子秘書省正字碩迎喪至汝州襄城縣,乃葬焉……以其年十一月三日 葬萬年縣鳳棲原之先塋。”
費縣顏林墓園
在山東省費縣(東南部的沂蒙山區,位於蒙山之陽)縣城東北25公里顏林村。原為顏氏琅邪祖塋。泰始八年(272年)建顏盛墓,唐建顏真卿、顏杲卿墓。 《宋史·禮記八》載:“詔治……沂州費縣顏真卿墓並載祀典。”建國前,墓區保護面積約54668平方米。 園內有古柏28株,有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為保護、修葺顏林墓廟而立的碑刻 5通。建國後,古柏餘4株。至1975年破壞殆盡。1996年在原址重修。顏盛、顏杲卿、顏真卿三墓均加砌石圍護。1997年新立沈定庵書“顏林”大字碑一通、顏林村《重修顏林墓碑記》一通、“唐魯郡開國公顏真卿之墓”石碣一塊。墓園占地1300餘平方米。
句容顏真卿墓
景定《建康志》載南宋王遂撰《魯公祠堂記》稱:“有詔子 、碩護喪歸葬後顏,即虎耳山。”“虎耳山”在今江蘇省句容市東行香鄉境內,即今虎耳山、龍山的統稱。此地顏氏後裔以龍山南麓原魯公祠旁土丘為顏真卿墓。
湖州市安吉縣荊灣鄉顏村墓
清同治《安吉縣誌》載:“唐刺史顏真卿墓在荊溪鄉……或因公刺湖州,其子孫有葬其衣冠於此者。”“荊溪鄉”即今荊灣鄉。現該地墓已不存,清乾隆年間所立“唐太師顏魯公之墓”碑移存安吉縣博物館。

修復工程

修復包括兩部分工程,一是在費縣縣城中心樹立身高四米的顏真卿大型漢白玉大理石雕像,在費縣沿河公園重塑了“唐魯郡顏文忠公新廟記”碑。二是在顏真卿祖籍(方城鎮諸滿六村)修復了“孝悌里”牌坊和雙忠橋等古蹟。在顏真卿祖墳地重修顏真卿墓。1997年9月23日至25日,在費縣召開了首屆全國顏真卿學術研討會,全國各地104位專家、學者、顏氏後裔參加了會議。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大家,其書法文化源遠流長,在國內外具有廣泛知名度和影響力。費縣方城鎮是顏真卿的故里,通過修建、擴建一批與顏真卿及其文化特點有關的設施,將進一步推動發展顏氏文化,促進文化旅遊的蓬勃發展。該項目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1、擴大以顏真卿墓和顏皋卿墓為主的原始顏林,增修一批與顏真卿直系親屬墓碑。2、修建顏真卿紀念館,同時,通過舉辦“中國顏真卿獎全國書法大賽”為平台,徵集全世界顏體書法珍寶收藏展覽。3、修建顏真卿碑林,將顏真卿墨寶刻成石碑,建立大型碑林。4、修建顏真卿紀念館,顏魯公紀念祠和水上遊樂園。5、修建顏真卿廣場,在廣場內重塑顏真卿雕像,同時,創辦一批旅遊服務、娛樂等開發項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