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老街

湛江老街

湛江老街是指廣東省湛江市境內的老城區的主要街道,是江商貿最發達的地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湛江老街
  • 地理位置廣東省湛江市
  • 開放時間:24小時
  • 代表性:江商貿最發達的地域之一
簡介,赤坎區,霞山區,

簡介

湛江老街,是指廣東省湛江市的老城區主要街道。
湛江老街
廣東湛江市維多爾天主教堂
湛江老街的命名,有其一定的歷史原由,不少還有特定的歷史淵緣。中國“文革”中,由於受極左浪潮影響,不少老街名被視為“四舊”而改名。“文革”結束後,這些被更改的街名都先後恢重了原來的名稱

赤坎區

赤坎老街風情
赤坎老城是廣東省湛江市歷史最悠久的地域,也曾經是湛江商貿最發達的地域之一。赤坎區原是只是個海邊的古商小埠,早在宋代就已成雛形。自從清康熙年解間除長達200餘年的海禁後,海運商貿迅速發展。閩浙、廣潮、瓊崖商戶紛紛從海上到赤坎經商,高雷一帶商人也從陸路接踵而至貿易,赤坎逐漸形成了繁榮的商埠。
因為這裡曾經是法國的殖民地,所以建築受到法國影響較大。這一帶還有較多的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式殖民地風格建築與嶺南騎樓建築混合的“南洋風格建築”,是歐亞混合的“南洋”文化的產物,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景觀欣賞和經濟開發價值。
除了西式的建築外,老城區也有彎彎曲曲的小巷和規模彎嶺南大屋。騎樓建築群曾經是廣州灣時代輝煌一時的商業街,顯示出海港城市的商業傳統。舊的風情老街、民居舊宅,對研究赤坎區歷史進程、商貿發展、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極具史料價值,也是城市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
赤坎區“三民路”
體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精神的街名之一——民族路
體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精神的街名之二——民權路
體現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精神的街名之三——民生路
紀念孫中山的中山路
赤坎中山路: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的街道,是赤坎商業最繁華的地域。
1945年廣州灣擺脫法、日帝國主義統治,重歸祖國懷抱,國民政府決定設立湛江市,同年10月湛江市市政籌備處作出決議,廢除殖民地街道名稱,重新命名。為體現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精神,赤坎的“杜美街”更名為“民族路”,“文英街”改名為“民權路”,另命名一條“民生路”。
紀念湛江光復的九二一路
湛江市赤坎的九二一路是紀念抗戰勝利和湛江光復的一條具有歷史意義的街道。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1日在赤坎舉行駐雷州半島日軍受降儀式,日軍支隊長度邊市藏向國民政府代表粵桂南戰區司令員鄧龍光遞交投降書,為紀念這一歷史事件,赤坎原來法國人定的“中國大馬路”易名為九二一路。
湛江老街
湛江九二一路古建築
文革中,極左無知之徒,荒謬絕倫,把九二一路和“一二九運動”混淆一談,胡說“九二一”是別有用心顛倒“一二九”,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他們荒唐至極,甚至自行訂製“一二九”路牌掛在街上。歷史無情,最終九二一路還是被沿用下來,成為湛江歷史的見證。

霞山區

霞山老街風情
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在歷史上不但凝聚著湛江人民抗法、反對外來侵略的民族精神,也遺留著見證這段歷史的法國古建築藝術精品。
湛江市霞山區海濱路一帶有許多法國人留下的法式建築,主要包括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維爾多天主教堂、霞山福音堂、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舊址等,這些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體現了當時法國流行的建築風格,充滿濃郁的文化氛圍。
法國統治湛江期間,西方建築傳入,霞山出現一批歐式特色的近代建築,雖然由湛江人施工,但由法國人設計,因此,建築物完全西化,反映了法國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這些法式的建築遺蹟,成為了解湛江歷史的珍貴“化石”。
近年來,廣東省湛江市對這些法式建築給予必要的保護。有的法式建築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的建築至今仍在使用並發揮一定作用。湛江評選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後,這些廣州灣時期的法式建築正逐漸成為遊客了解湛江歷史的新景致。
如今,漫步霞山延安路、綠蔭路、逸仙路、海濱路一帶,觸目皆是法國風情的古建築,兩路交匯的地方是維爾多教堂,與此不足200米的延安路上另有天主福音堂及過去的法國銀行,遺蹟相當集中。這片法國風格的建築群,已成為湛江旅遊的“新亮點”,更是世界古建築史極為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 是的,當你踏上那些舊青石鋪裝的小街小巷,也仿佛將自己浸在了那段迴旋的“浪漫曲調”里,那是彼此文化的撞擊和相融,是交流和靈感的火花閃耀……
主要歷史建築遺蹟
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舊址
坐落在湛江市霞山區海濱路,1903年興建,鋼樑水泥結構,多級台階步入大廳,樓頂有自鳴鐘報時,外型宏偉壯觀,典型歐式風格。1911年至1945年廣州灣法國公使署設於此;解放後,1950年至1954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在此辦公,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州灣法國警察署舊址
坐落在湛江市霞山區延安路,與廣州灣法國公使署一街之隔。法國入侵廣州灣(今湛江)後,為維護其殖民統治,隨即設立警察署,並於1900年動工興建辦公大樓。樓高二層,面積400平方米,磚石砌築,門前寬闊陽台進入大廳,外型莊重肅穆,是湛江法式建築遺蹟中最早的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維多爾天主教堂
位於湛江霞山區綠蔭路,又稱霞山天主教堂,巍峨高聳,莊嚴肅穆,四周花木環繞,是我市唯一的哥德式教堂,也是全國重點教堂之一。
法帝入侵廣州灣後,天主教隨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范蘭在湛江主持教務期間,提出興建教堂,1903年由教會籌資建成。磚石鋼筋混凝土結構,雙尖石塔,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大廳能容納近千人,是當時華南地區最具規模的哥德式教堂。1991年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東方匯理銀行舊址
位於湛江市霞山區民治路和延安路交匯處,原是法國的商業銀行,1926年掛牌開業,是湛江最早出現的銀行。內牆寬闊結實,門前裝飾圓柱高大聳立,牆面原色水刷石米,外型巍峨堂皇,是當時湛江規模最大的建築。解放湛江時,東方匯理銀行是主要戰場,解放軍為了保護建築和減少周圍民眾損失,儘量不使用爆破器材,與盤踞的敵人短兵相接,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舊址今為湛江工商銀行營業部。
霞山區“三民路”
在霞山則以美國總統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政治主張作為命題,將“大福路”、“真美路”、“麻登路”分別易名為民有路、民治路、民享路,這就是赤坎霞山兩地帶有“民字頭”的六條街道。在極左盛行的文化大革命中,赤坎三條“民字頭”街道,雖幾度遭受衝擊,總算倖存,霞山的三條“民字頭”街道則難逃一劫,民有路、民治路、民享路被改為“為民路”、“東風路”和“軍民路”。打倒四人幫後,撥亂反正,1981年霞山這三條“民字頭”的路才恢復了原來的路名。
霞山的三條“民字頭”街道之一---民享路(今為霞山商業步行街)
霞山的三條“民字頭”街道之二——民有路
霞山的三條“民字頭”街道之三——民治路
紀念孫中山的逸仙路
湛江市赤坎的中山路和霞山的逸仙路,是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命的街道,是霞赤兩地商業最繁華的地段,路名與市民相安無恙。
文革期間,一些無知的人,不知孫中山還有別名孫逸仙,望文生義,歪曲逸仙是安逸的神仙;一些極左的人,雖知其意,卻認為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不值紀念,他們把逸仙路作為封資修毒草剷除。那時,紅旗是革命的象徵,逸仙路硬被披上左的色彩,改名為“紅旗路”。“紅旗路”定名剛公布,又受至非議和圍攻,認為紅旗應該永遠高舉,不能作為路名踐踏,指責改名者是別有用心抵毀革命。負責改名的機構無所適從,心驚膽戰。文革後雨過天晴,1981年1月湛江市六屆人大一次會議作出決定,更改和恢復市區在文革期間被改的道路名稱,逸仙路重見天日,恢復原來面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