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料村

湛江料村

湛江料村下轄三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業人口1018戶,4647人;耕地面積1900畝,其中水田1100畝,坡地800畝;漁壇、蝦池18000畝,海灘涂280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湛江料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下轄地區:料內村、料外村、後坡村
  • 人口:4647人
  • 車牌代碼:粵G
  • 耕地面積:1900畝
經濟發展,料村年例,料村國小,料村海鮮,

經濟發展

主要種植蔬菜,有北運蔬菜200畝。水產養殖有1萬畝漁壇和2500畝蝦池。同時有少量的海水捕撈作業,海產品主要供應湛江市區,所產海鮮味道極為鮮美,“料村海鮮”是湛江市區海鮮市場知名度極高的“品牌”。有少量的電焊、機車維修、電器維修等檔口。2007年人均收入3800元。

料村年例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二.“年例”甚至比春節還熱鬧,素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過“年例”的村莊,不但鑼鼓喧天、獅躍龍舞,而且各家各戶還傾盡所能大擺筵席,宴請親友,全村處處都是喜慶的場面。

料村國小

料村國小關注世界,關愛生命。從創校之初不斷發展,多種形式辦學,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沐浴著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健步前行。
料村國小求索創新,精神本色。國際化辦學、配方制課程、差異性教學、特色化建構、創新教育、生命德育以及“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評價機制等改革實驗,賦予了辦學理念——“創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的無限張力。兩項教改實驗成果在國內產生影響,“一千零一夜家庭實驗室計畫”“整理課”得到領導專家的關注和引領。
堅持成就美麗,人生快樂啟航。料村國小正面向每一個孩子和孩子的差異發展、面向每一位教師和教師的特色發展、面向每一門學科和學科的品牌發展紮實推進,堅守教育的主流價值,為每一位師生的幸福一生奠基、增色。

料村海鮮

早在幾百年前,湛江人就懂得在沿海的港灣、港汊或沿岸灘涂、低洼地,築堤、開溝、建閘,形成一個個能夠納潮、退潮的大池塘,稱之為“魚塭”。潮漲之時,大小漁蝦隨潮漫過閘口,進入“魚塭”內,潮退之時,水退到閘口以下,隨潮而退的魚蝦就被截在網門裡。
料村從1964年開始築“魚塭”。那時的海,上了年紀的人說起,都會“嘖嘖”讚嘆兩聲,一晚潮水下來,總有魚蝦滿擔。料村的蝦漸漸出名,先是挑到周邊去賣,後來是外貿公司專門來收購。
1969年,當時的湛江市郊區湖光公社料村大隊開始革新“魚塭”生產方式,用人工到海上采撈本地墨吉、長毛對蝦苗放入“魚塭”飼養,獲畝產對蝦4公斤,首開我市對蝦人工養殖的先河。說是飼養,其實也沒有投料。
1973年,料村大隊在外貿公司的支持下,成立一個養蝦試驗場。回鄉已經務農3年的高中生許春貴被任命為場長。當時的村集體很有號召力,很快就建起了兩排紅磚瓦房,圍起了一個小院子,掛出了“料村養蝦試驗場”牌子。
剛建好場地,中國水科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就看上這裡。從1974年起,南海水產研究所的徐文遠、湯全高等4位專家和技術人員來到了料村,進行高產對蝦養殖試驗。廣東海洋大學的前身———湛江水專的老師,如吳琴瑟、陳明耀等專家也不時前來參與。在他們的指導下,料村試驗場拿出80畝“魚塭”做試驗,其中有10多畝分成幾個池做精養,每個池1.5畝,每個池用不同的方式養殖,進行對比試驗。
料村大隊漸漸從回鄉的高中生里充實了8個人到試驗場裡工作。試驗場裡的一幫青年人雖然也是靠記工分過日子,但協助試驗,就是一份榮耀。許德垶當時負責供應飼料,每天要出海撈螺仔回來給蝦吃,或者按專家的配方,用牛糞、花生麩,或者魚仔等加上酵粉混起來一起發酵,做飼料給蝦吃。不用出海的,在“魚塭”邊的小屋上,不斷地測試水溫、鹽度,觀察蝦的生長等,收集各種數據。
試驗的時候,也是到海上捉蝦苗回來試養。水專的老師開始時曾在大玻璃瓶上搞過兩次育苗試驗,但後來因為這裡水質不適合,試驗沒有搞下去。
為了支持料村的試驗場,外貿局曾拔給料村80噸進口尿素,這在當時是令人驕傲的禮物,因為當時一個縣也可能拿不到幾噸進口尿素。上世紀70年代,國際市場蝦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我國蝦的出口量不足,為多出口創外匯,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余秋里多次發出指示,要大量組織出口。省、地政府十分重視蝦的生產,除大力造船捕蝦外,還積極發展養殖生產。於是,外貿局和對蝦養殖場掛上了鉤。
從1974年到1978年,南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在料村的試驗取得了成效。畝產對蝦從開始的49斤2畝,達到720斤2畝,積累了從種苗、飼料和突破口等方面的一些數據。
南海水產研究所的專家走了,料村對蝦養殖場的8個年輕人也成為了“土專家”。場長許春貴等幾個進了當時市水產研究所(後改名郊區水產研究所,現為麻章區水產研究所),成為國家正式工作人員。許春貴、許妃保馬上轉戰我市的第一家蝦苗場。許德垶和許必權兩位年輕人被派往北海支援當地養蝦,兩年後到深圳幫香港人搞對蝦養殖,一直到90年代。
8個人的人生和一條蝦扯上關係,有的從事研究,有的成為蝦苗老闆,有的繼續養蝦。當記者和他們其中3個再回到過去搞試驗的地方,放眼已是連片的“魚塭”。當時10幾畝的幾個試驗塘的塘基在一個大“魚塭”當中,只剩幾個小土堆。倒是為測量數據的幾個幾平方米的水泥池,雖被海邊的雜草藤蔓覆蓋,還可看出原樣。“魚塭”邊的小屋、水塔都還在,雖然斑駁,卻是那些火紅年代的印記。
料村村民不少也走上了養蝦路。上世紀80年代,料村的“魚塭”發展到3萬多畝。但受條件限制,料村的“魚塭”大多採用粗養的方式,投苗在蝦塘里養到40天,再轉到“魚塭”里,既投料,也納潮,雖說是養殖,但蝦兒同樣享受到潮漲潮落,有一份天然的味道。村民許必力說,從1984年開始,他就一直養蝦,經過1986年的颱風、1987年的寒潮、1989年的蝦價暴跌,90年代初的蝦病,風風雨雨,他還創出過魚蝦混養、蝦蟹混養的模式,市的會議都曾到他蝦塘參觀。此外,料村不少村民在外從事對蝦育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