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粵劇團的前身是藝風粵劇團,1957年後正式改名為湛江市粵劇工作團,曾多次赴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和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演出和進行文化交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湛江市粵劇團
- 社團地址:廣東省湛江市
- 類別:團體組織
- 現名:湛江市話劇團
湛江市粵劇團的前身是藝風粵劇團,1957年後正式改名為湛江市粵劇工作團,曾多次赴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和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演出和進行文化交流。
湛江市粵劇團的前身是藝風粵劇團,1957年後正式改名為湛江市粵劇工作團,曾多次赴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和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演出和進行文化交流。簡介廣東省湛江市粵劇團於1957年由藝風粵劇團改名為湛江市粵劇工作團。1湛江...
湛江專區青年實驗粵劇團由龐秀明、陳祖富主演的《杜十娘》、廉江粵劇團由小雲裳主演的《哪吒鬧海》和湛江市粵劇團少年實驗隊由朱顯章、邢素珍主演的《白蛇傳》,以其獨有的南派武功技巧和新的藝術形式轟動廣州。1963年,應越南民主共和...
粵西粵劇團,1954年成立的社會團體。簡介 粵西粵劇團於1954年成立粵西粵劇團。歷史沿革 1959年改為國營粵西粵劇團。1974年改稱湛江地區粵劇團。1983年9月,改為湛江市粵西粵劇團。1985年11月,與湛江市粵劇團合併,改稱湛江粵劇團。
湛江粵劇院工程是由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親自提議並積極推進的。計畫於2008年10月正式開工,2009年7月投入使用,建成後將成為廣東南派粵劇藝術創作、研究、表演和經營的中心和基地,下屬湛江粵劇團、小孔雀粵劇藝術培訓學校、南派粵劇研究室等...
湛江粵劇團多次赴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區演出,飲譽海內外。湛江戲劇演出市場被專家譽為“戲劇綠洲”。戲劇事業人才輩出,優秀作品層出不窮,在全省、全國享有聲譽。歷屆領導班子 第一屆(1962—1975)負責人:熊夏武、老...
孔雀屏,女,粵劇旦角。被稱為“萬能旦後”。1947年從藝,師承林超群,應工粵劇花旦。先後在廣州“勝壽年”、“大利年”、“非凡響”、“紅鷹”等劇團演戲,從1957年起在湛江工作,歷任湛江市粵劇團團長、廣東省政協委員、湛江市政協...
十多年來他在湛江劇團演過許多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劇目,如《周瑜歸天》、《雙槍陸文龍》都是他的首本名劇。黃偉坤可以說是一個文武兼備的優秀演員,今年年初,他特別加盟了「深圳粵劇團」,六月初他將隨團來港演出多出拿手好戲,...
湛江地委迅速召回在徐聞演出的粵西粵劇團,臨時決定當晚在湛江霞山人民會堂為周總理一行演出大型粵劇《寸金橋》。演出前,湛江地委領導為總理的安全起見,曾考慮安排周總理、鄧穎超等不要當著廣大觀眾的面入座,總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當即提出...
現任湛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湛江市人民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1969年08月後,先後在湛江市文藝宣傳隊、湛江市粵劇團、湛江影劇院辦公室工作;1981年03月後,在湛江市文化局秘書科當幹事;1984年04月後,任湛江市文化局秘書科副科長;...
湛江粵劇團 湛江市歌舞團 湛江市實驗雷劇團 湛江市電影公司 湛江市城區電影公司 湛江市演出公司 湛江市文化影藝公司 湛江市藝海影劇院 湛江市文化發展公司 成員信息 劉 兵 局黨組書記、局長 梁宗顯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忠祥 黨組...
1980年4月後,在湛江市郊區粵劇團工作;1985年11月後,任湛江市郊區文化局社文股股長;1990年7月後,在麻章區文聯工作,先後任副主席、主席(其間:1986年3月至1988年12月在北京人文函授學院民眾文化管理專業學習);1998年5月後,任...
名曲名段於一台,匯聚了廣東粵劇院的丁凡、曹秀琴、梁耀安、吳國華、梁淑卿、麥玉清、蔣文端、林家寶、岑海雁、郭建華、彭慶華、曾小敏、李佩倫、吳澤東等知名演員,還邀請紅豆粵劇團的歐凱明、曾慧,佛山青年粵劇團的李淑勤和湛江市粵劇團的...
甘玲,女,廣西人。出生於1980年12月。原茂名市粵劇團演員。並先後在廣州市華驅曲藝團、湛江市小孔雀粵劇學校、廣東.順德市粵劇團揚琴、廣東滿江紅粵劇培訓中心任職。在2004年來到大朗任東莞大朗長塘文化中心老師。代表作品有《梅芬恨別》...
莫燕雲,廉江人。湛江粵劇團正印花旦演員,12歲就讀於湛江小孔雀粵劇學校,師承孔雀屏、張世傑、蔣英豪等名師,功底紮實,扮相美麗,嗓子甜潤,擅演武旦戲,是粵劇界正印花旦中年齡最小,而且扮相、文、武兼備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2012...
林婷,國家二級演員,師從國家一級演員鄭培英,工花旦、青衣行當。曾在湛江市小孔雀粵劇團、湛江市粵劇團擔任主演多年。個人作品 主演過《張羽煮海》、《情俠鬧璇宮》、《公主搶親》、《三看御妹》、《董永重會七仙姬》、《洛神》、...
1961年,廣東人民廣播電台派人專程來湛江為她錄音,並有卡帶《周瑜歸天》等(香港藝聲影音公司出版)流傳於世。1960年,她被吸收進湛江市粵劇團,擔任藝術教師,負責指導唱功訓練。對青少年藝徒愛護有加,言傳身教,培養了楊和成、朱顯璋...
該書收錄了孔雀屏的部分發言、演出手記;數十年來業內人士、媒體記者采寫的十餘篇關於孔雀屏其人其事的作品;海外媒體對湛江粵劇團演出的相關報導;業界人士對湛江粵劇團、小孔雀粵劇團表演藝術的研究;以及各界對孔雀屏培養出的一代新人...
少年從師習藝,從事粵劇表演、導演、編劇三十餘年,1963年起,曾在新興縣鳳凰粵劇團、縣文化館、陽春市粵劇團任演員、編劇、導演、1985年省選送到上海戲劇學院進修;1986年任湛江粵劇藝術培訓中心校長。1996年後在湛江廣播電台主持《梨園...
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略軍占領。1942年,呂玉郎跟隨薛覺先冒著生命危險回到廣州灣(今廣東湛江市),先後在廣西、湖南等地演出,主要劇目有借歷史題材宣傳抗戰的《梁紅玉》《歸來燕》《暴雨殘梅》等。1943年,加入半日安、上海妹夫婦在澳門...
2015年9月18日至19日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省藝術研究所和湛江市文廣新局承辦,湛江市藝術研究所及吳川市文新局協辦的粵劇藝術瑰寶-粵劇南派藝術折子戲展演塈學術研討會在我市舉行,這是充分體現上級及當地黨政部門對粵劇南派藝術的高度...
1278年,宋元二軍於今湛江市硇洲島海面展開了二次戰役,陸秀夫、張世傑、易仕熊率殘部突出重圍。翌年,宋元二軍在廣東新會縣的崖山浴血決戰,易仕熊成為皇帝身邊的唯一武將,因寡不敵眾,陸秀夫背起年僅九歲的小皇帝跳崖墜海殉國。易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