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先治

湛先治

湛先治(1918年——2004),字子安,湖南省汨羅市人,黃埔軍校第17期炮科畢業(湖南武岡第二分校),歷任中華民國駐印軍炮兵第十二團第一營第三連排長、國軍炮兵第十五團營長等職,參加過“八一三”淞滬抗日戰役、台兒莊抗日戰役、武漢會戰中的羅山戰役、陝西黃河防衛戰役、駐印軍作戰等多次激烈戰鬥。1948年在瀋陽投誠,擔任解放軍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教育參謀、武漢救濟分會教育院院長、民政局耐火磚廠及造紙廠廠長等職,2004年逝世於武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湛先治
  • 別名:字:子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省汨羅市
  • 出生日期:1918年
  • 逝世日期:2004年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17期
  • 主要成就:在印度和國內抗擊侵華日軍
軍校學習,羅山參戰記,馳援羅山,遭遇毒氣,火炮對抗,駐印軍作戰,瀋陽投誠,戰後經歷,

軍校學習

民國七年(1918年),湛先治出生於湖南省汨羅市桃林寺鎮桃林湛村一個鄉紳家庭,在家中排行第五。父親湛宗朝,繼承祖上書香門第的傳統,將子女送入學堂,接受新式教育。湛先治從汨羅中學畢業之後,以堂哥湛先耀(黃埔六期畢業、國軍炮兵第十八團團長)為榜樣,投筆從戎,參與抗戰,並於1940年考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炮兵科,1942年畢業。

羅山參戰記

以下內容摘自湛先治回憶著作:《羅山參戰記》,登於《武漢會戰——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9年:第264頁、265頁

馳援羅山

1935年10月,湛先治所屬炮兵15團配屬胡宗南指揮,為了保衛武漢外圍,羅山戰役打響。羅山抗戰是武漢會戰中的重要一幕。湛先治當時擔任副營長,借到命令之後,率部從湖南長沙易家灣出發,乘坐列車經過漢口,抵達河南信陽。人馬武器下車後,剛剛進入信陽東關,就遭到日本飛機的狂轟濫炸。湛先治躲在一個雜貨店內,幸免於難。

遭遇毒氣

湛先治率領部隊趕到羅山前線,戰場在羅山以西白瀏苔一帶,胡宗南的第一師擔任信羅公路正面防禦,戰鬥相當激烈,雙方互有傷亡。當時步兵團長屁股被炸傷,已經三天了仍舊沒有下火線。日軍進攻屢屢受挫,竟不顧國際公法,每當風向有利時,在陣地前向胡部官兵施放催淚性與噴嚏性毒氣,有時一天多達五六次之多。第一線官兵有多人中毒,部分人中毒死亡。後來大家有了經驗,懂得了防禦法,雖有所影響,但沒有造成嚴重危害。在防禦之餘,湛先治也配合該團進行短促反擊,在一次反擊中收復瀏苔村時,繳獲日軍大批毒罐,裝了幾卡車運回後方,作為向國際上揭露日本法西斯暴行的罪證。

火炮對抗

瀏苔村附近的地形,對湛先治部非常不利,羅山以西,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地帶,田埂縱橫,交通不便,於是炮兵很難遠離公路,只能在公路兩旁展開,前後重疊,形成一個“非”字。而日軍的炮兵占據了羅山西南高地,可以鳥瞰湛先治的營隊陣地。敵人的炮彈,遠的可以打到湛先治部後方陣地,近的可以威脅前面陣地,這樣讓湛先治部的火力受到壓制,損傷較大。這是湛先治部自上海“八一三”淞滬會戰以來從未遇到的困難。但是,湛先治部始終堅持反擊,在不利的地形中堅持跟日軍火炮對抗。 在炮兵和步兵的英勇抵抗之下,從9月17日開始到10月初,湛先治的15團和步兵第一師在羅山、信陽防禦戰中,殺傷日軍數千人。1935年中秋之後,湛先治奉命撤出羅山戰鬥,年底到達西安,旋即參加了保衛黃河河防的戰鬥。

駐印軍作戰

在瀋陽市檔案館,保管著一批珍貴的證件、臂章、手冊、名片等珍貴檔案,時間為1932年到1948年,湛先治其中兩枚臂章很是珍貴。如右圖。
湛先治駐印軍臂章,藏於瀋陽檔案館湛先治駐印軍臂章,藏於瀋陽檔案館
參加過“八一三”淞滬抗日戰役、台兒莊抗日戰役、河南羅山抗日戰役、陝西黃河防衛戰役的湛先治,他的“中華民國駐印軍炮兵第十二團第一營第三連排長 民國三十三年度佩用”(1944年)、“中華民國駐印軍炮兵第十二團第一營第三連排長民國三十四年度佩用”(1945年)兩個臂章,彌足珍貴,是不可多得的中國國民黨駐印軍抗日實物檔案。
1942年,湛先治從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17期湖南武岡第二分校)畢業之後,就被編入國軍最精銳的美式裝備炮兵部隊中,不久就被空運到印度,擔任民國駐印軍第12團第1營第3連排長。這裡集中了國軍的精英,老資歷的湛先治由於剛從軍校畢業,也只能重新從排長乾起。湛先治所在的炮兵十二團,配有汽車牽引十五點五榴彈炮36門,武器裝備、交通工具以及吃穿用度都比起國內有了極大的提高,士氣也非常高昂。
湛先治部在這裡接受全美式的軍事強化訓練,教官都是美國人,管理由中國軍官負責。士兵們提高異常地快,步兵改行的炮兵在一星期里就學會了使用山炮,原先不懂英文的譯電員訓練7星期後就已經達到美國譯電員需13星期才能達到的效果,士兵使用迫擊炮的技巧也到了讓教官們讚不絕口的程度。訓練都是真槍實彈,有一個重要指標是耗彈量。對於炮兵指揮員,就一定要實實在在親自指揮大炮發射到400發炮彈才算達到訓練量,於是訓練基地四周隨時炮火連天,槍聲則幾乎沒有停歇的時候,似乎永遠用不完的美國彈藥幫助駐印軍培訓了一批又一批優秀官兵。
1945年,湛先治隨著駐印軍發動歸國之戰,歷時400多天、跨越1600多公里,從新平洋、拉加蘇、胡康谷口、孟拱河谷,一直打到密支那、八莫、芒友。駐印軍凱旋歸國,標誌著日軍在南亞戰場的徹底失敗。

瀋陽投誠

1948年在瀋陽戰役中國軍屢屢失利,大勢已去,湛先治所在部彈盡糧絕,於是投誠起義,被解放軍改編。

戰後經歷

瀋陽投誠之後,湛先治被遣送回原籍湖南省汨羅市桃林寺鎮,對於這位久經沙場的抗戰老兵,迎接他的不是榮耀和掌聲,而是繁重的勞動改造。他被當做階級敵人對待,每日必需努力掙工分才能勉強餬口。由於少時離鄉,對於農活並不擅長,為此吃盡了苦頭。
1949年5月武漢解放,解放軍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成立,急需有文化、受過現代軍事訓練的教官,湛先治擁有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學歷和駐印軍全美式訓練的經歷,在當時屬於極為稀缺的人才。於是,湛先治被徵召到漢口的解放軍第一高級步兵學校,擔任教官和教育參謀。
文革期間,鄉里的造反派將湛先治當做頭號階級敵人,派了一夥人去漢口,想把湛先治抓回來批鬥。不過,湛先治被軍方重點保護起來,造反派挨了一頓臭罵,無功而返。
1955年,湛先治從軍校退役,擔任武漢市救濟分會教育院院長、民政局耐火磚廠和造紙廠廠長。離休後居住在武漢市,於2004年逝世,享年8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