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邊紅軍三年游擊戰,發生在1934年秋到1937年冬。是紅軍長征後根據當時鬥爭需要開展的反圍剿游擊戰爭,主要活躍於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界地區。 湘鄂邊紅軍通過採取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和鬥爭策略,歷時三年時間,終於戰勝了強大敵人的殘酷“清剿”和種種反革命詭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鄂邊紅軍三年游擊戰
- 發生在:1934年秋到1937年冬
- 活躍地區: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界地區
- 主要對象: 湘鄂邊紅軍
- 類別:民主革命戰爭
簡介,戰爭經過,事件意義,相關,
簡介
中文名稱: 湘鄂邊紅軍三年游擊戰
發生時間: 1934年秋~1937年冬
發生地點 事件介紹
事件內容檔案
內容檔案
無
戰爭經過
紅軍長征後不久,中共湘鄂贛省委為加強紅十六師,鞏固和發展以黃金洞為中心的平瀏銅蘇區,決定將在崇陽、通山一帶活動的地方部隊共產黨700餘人集中起來,由湘鄂贛省委副書記傅秋濤等率領,經臨湘,向平江縣黃金洞地區轉移。沿途在岳陽縣的新牆、平江縣的新市(今屬汨羅縣)、伍公市、南江橋、虹橋等地接連打了幾個勝仗。陳壽昌在平江老虎洞戰鬥中犧牲後,傅秋濤繼任省委書記和軍區政治委員。同年11月,紅十六師乘國民黨軍“追剿”長征的紅軍主力而邊區兵力薄弱之機,集中兵力打擊敵人。至1935年5月,先後取得崇陽縣大源、高梘,平江縣虹橋,通山縣三界尖等戰鬥的勝利,殲國民黨軍1個團另4個營,擊潰3個團,部隊發展到5000餘人,恢復了以平江黃金洞為中心縱橫各50公里的游擊根據地。7月,國民黨軍集中60餘個團和地方保全團隊共10餘萬人,對在平江北部地區集中休整的紅十六師形成層層包圍。紅十六師在麥市突圍戰鬥中,軍區司令員兼紅十六師師長徐彥剛犧牲,部隊遭重大損失,銳減到400餘人。1936年3月,國民黨軍由大規模進攻轉為分區“清剿”,中共湘鄂贛省委和紅十六師總結經驗教訓,決定改變鬥爭方式,採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運用“大游小擊、專打弱小”等戰術,尋機殲敵,並在湘鄂贛邊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4個軍分區部隊的配合下,轉戰於平漢鐵路(今北京一漢口)和南潯鐵路(今南昌一九江)之間的廣大地區,在奉新東坑殲國民黨軍第三十六旅600餘人,在萬載地區和銅(鼓)修(水)武(寧)地區殲2個保全團各一部,攻占分宜和瑞昌兩縣城,紅軍和游擊隊有了發展。在此期間,省軍區司令員嚴圖閣病逝、紅十六師政治部主任黃加高犧牲。1937年春,國民黨軍再次對湘鄂贛邊游擊區發動大規模“清剿”,紅十六師和游擊隊再次受挫。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後,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湘鄂贛省委同國民黨地方當局談判,於1937年8月達成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協定。隨後,湘鄂贛邊紅軍和游擊隊共1100餘人,在平江具嘉義集中,改編為新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奔赴抗日前線。
事件意義
湘鄂贛邊紅軍在失去了同黨中央的聯繫和長期被敵人分割包圍的情況下,從客觀實際出發,不斷總結鬥爭的經驗教訓,適時改變鬥爭形式和組織形式,克服了重重艱難困苦,保存了自己的力量和陣地,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的勝利是在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緊緊地依靠廣大人民民眾、採取符吊當時實際情況的對敵鬥爭策略和戰術的情況下取得的。
相關
主題關鍵字: 游擊戰 伏擊 襲擊
分類: 民主革命戰爭
相關人物: 傅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