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贛茶鹽古道
- 長度:150公里
- 地點:湘贛邊界
- 時間:300年前
人文歷史
這條古道修建於明末清初1663年—1665年之間,為當時的朝廷組織修建,起初為泥路,1883年,一位叫成啟昌的富商捐出家資,將道路砌成了寬一步的石頭路。
整個古道保存良好,由近1億塊石板、石塊鋪就而成,取材皆為當地的山石,經過加工,道路十分平整。整個古道都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群山峻岭間蜿蜒穿行,踏上古道,更是一種感恩與欽佩。仰望碧空,松竹的枝葉挽成了屋頂,漫步古道,野花野草連成了花園。在古道旁邊,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次森林,路面上,是從樹上落下的軟軟的松針,腳步踏在上面,飄然欲仙。林子裡的空氣十分清新,富含氧離子,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此外,沿途的杜鵑花海、竹林海、珍稀樹木、高山草甸、高山濕地等秀美風景,也會讓你嘆為觀止。
神奇的“茶鹽古道”,一直以來都是湘、贛、粵三省的主要交通要道。當年,炎陵縣周邊的人,通過肩挑手扛,將當地的茶葉、藥材、石灰等土特產,從古道運到江西、廣東。然後,又從廣東運回食鹽、布匹等物資。來回一趟行程要在半個月以上,‘茶鹽古道’因此而得名。如今,這條看起來不起眼的古道,在大革命時期,又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條“紅色通道”,毛澤東、劉伯承、王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此道路上留下“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