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陽戲

湘西陽戲

【湘西陽戲】是湘西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湘西州八縣市及沅陵、懷化、張家界等地(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湘西陽戲
  • 地理標誌:湘西地區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 所屬地區:湖南湘西州
簡介,發展歷程,代表作品,歷史淵源,

簡介

【湘西陽戲】湘西地方劇種之一。流行於湘西州八縣市及沅陵、懷化、張家界等地(市)。它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起源於民間還願儀式,常與儺堂戲同時演出,人們習慣把扮演儺神的24戲稱為陰戲(內教),把上演世俗、民間神話的戲稱為陽戲(外教)。另一說,源於民間藝人的創造,稱之為做陽春人演的戲。

發展歷程

早期陽戲戴面具演出,以演小戲為主,後從低台走上高台(舞台),逐漸上演大戲。其流入城市約在清末民初,抗日戰爭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
到了50年代至60年代是城鄉陽戲比較繁榮的時期。吉首、鳳凰、大庸、懷化等縣先後成立了專業陽戲劇團,與業餘劇團長期並存、移植,創作上演了一批新劇目,演出活動頻繁。陽戲按地域分成兩個藝術流派,山路陽戲以大庸為代表,上演大劇目見常,與荊河戲有合班演出的歷史,在表演上吸取大戲劇種如漢劇、京劇的程式,聲腔自成一體,以宮調為主腔。流布於龍山、永順、保靖、花垣、大庸、桑植、古丈、沅陵等地。南路陽戲以鳳凰為代表,常與儺堂戲、花燈戲(俗稱陽、花、儺)同台演出,以小型劇目居多。表演上則向花燈戲靠攏,曲牌豐富,男女行當皆分,且聲腔自成一體。流行地域有吉首、鳳凰、瀘溪、麻陽、懷化、芷江、黔陽、新晃、淑浦等縣。陽戲傳統劇目約100多個。

代表作品

其內容反映封建社會的家庭、勞動、生活與男女愛情故事。以及神仙道化、鬼怪妖狐故事。這些劇目有的來自早期劇目的積累,如《雷交錘》《色頭催糧》《三看親》;有的來自儺堂戲,如三女戲的《孟姜女》《龍王女》《龐氏女》;有的來自花燈,如《檢菌子》《打豬草》等;有的則移植地方戲,如《白蛇傳》《平貴回窯》等,50年代後創作上演了一批劇目,如《斗笠灣》《邊城霧》,改編的山神話戲有《春哥與錦雞》。

歷史淵源

陽戲的具體形成日期,典藉中無從稽考。根據陽戲老藝人的回憶,大約200年前已經有了成型的陽戲。陽戲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認為是種田人、種陽春人演的戲,藝人大多是農村農民,並且長期在農村演出,所以稱之為“陽戲”。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儺戲與陽戲同班演出,儺戲是為娛樂鬼神而演,故稱“陰戲”,陽戲顯然也有還儺願的酬神演出,但在庭前扎台唱陽戲,主要是娛人,故稱之為“陽戲”。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