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戰役舊址

湘江戰役舊址

湘江戰役,因為其主要戰事發生在廣西全州,因而在國民黨方面稱作全州戰役。2006年05月25日,湘江戰役舊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這一戰永遠留在了人們心中。

2017年1月,湘江戰役舊址被列入《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湘江戰役舊址
  • 外文名稱:Xiangjiang battle site
  • 地理位置:廣西全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遺址構造,戰役歷史,背景,經過,意義,

遺址構造

湘江戰役舊址位於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由湘江戰役戰場、渡口、指揮部、烈士墓等組成,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湘江戰役舊址之覺山阻擊戰湘江戰役舊址之覺山阻擊戰

戰役歷史

背景

湘江戰役,因為其主要戰事發生在廣西全州,因而在國民黨方面稱作全州戰役。其時,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連續突破三道封鎖線後,一路西進。此時,蔣介石調動40萬兵力,分五路布成前堵後追、左右側擊的態勢,希望在湘江東岸與紅軍決戰。

經過

搶渡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率領中央紅軍主力5個軍團以及中央、軍委機關和直屬部隊,共8.6萬餘人,開始長征。紅24師和10多個獨立團等共1.6萬餘人,在項英、陳毅等領導下,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
10月17日,中央紅軍南渡貢水。21日晚,中革軍委以紅1方面軍團為左路前衛,紅3軍團為右路前衛,紅9軍團掩護左翼,紅8軍團掩護右翼,中央和軍委機關及直屬部隊編成的2個縱隊居中,紅5軍團擔任後衛,開始搶渡信豐河,於25日全部渡河,突破了敵人的第一道封鎖線。但在隨後的行軍中,由於部隊、機關人員眾多,攜帶了大量笨重的物質器材沿山路行進,擁擠不堪,行動緩慢。直到11月8日,才在汝城以南的天馬山至城口間通過第二道封鎖線。15日在良田至宜章間通過了第三道封鎖線,進至臨武、藍山、嘉禾地區。這種大搬家式的轉移和甬道式的行軍隊形,增加了部隊的疲勞和減員,削弱了紅軍的戰鬥力。
圍剿
蔣介石欲圍殲我紅軍於湘江以東地區,於11月22日任命何鍵為“追剿軍總司令”,指揮西路軍和薛岳、周渾元兩部共16個師77個團進行“追剿”;令粵軍陳濟堂部進至粵、湘、桂邊進行截擊;令桂軍白崇禧以5個師控制灌陽、興安、全州至黃沙河一線,扼要堵截。
11月19日,何鍵將“追剿軍”分為5路:第一路司令劉建緒,率4個師由湘贛邊向全州以北黃沙河地域集結,築堡堵截;第二路司令薛岳,率4個師又1個支隊由茶陵、衡陽進至零陵地區結集;第三路司令周渾元,率4個師由資興郴縣向道縣方向追擊;第四路司令李雲傑,率2個師與第三路配合,由桂陽向寧遠方向追擊;第五路司令李韞珩,率1個師協同粵軍和桂軍,由郴縣、桂陽向江華方向追擊。
11月18日,中央紅軍分兩路繼續西進,右路22日襲占道縣,左路24日占領江華,隨後全軍在道縣至江華間渡過沱水,一部兵力西出永明(今江永)。白崇禧害怕我軍攻取桂林,遂令其主力由全州、興安一線南下龍虎關、恭城一帶,以阻止我軍西進,並防止乘機進入廣西。這樣,全州、興安一線敵兵力比較空虛。
突圍
11月25日,中革軍委決定,中央紅軍分4個縱隊,從興安、全州之間搶渡湘江,突破敵第四道封鎖線,前出到湘桂邊境的西延山區。此時,何鍵也令其第一路2個師由東安進至全州、鹹水一線;第二路一部進至零陵、黃沙河一線;第三路由寧遠尾追紅軍;第四、第五路由寧遠向東安集結。
11月27日,紅軍先頭部隊第2、第4師個一部順利渡過湘江,並控制了界首至覺山鋪之間地域。這時,後續部隊因道路狹窄,輜重過多,未及時趕到渡口。次日,敵“追剿軍”第一路由全州向腳山鋪地區的紅軍第2師發起進攻,敵桂軍主力由龍虎關、恭城一帶向興安、灌陽以北進擊。接著,2路敵軍在飛機支援下,向湘江兩岸紅軍陣地發起全面進攻,企圖奪回渡河點,圍殲紅軍於湘江兩岸。
紅軍指戰員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經新圩、古嶺頭、界首、覺山鋪、鹹水等戰鬥,阻擊了數十倍於紅軍的優勢之敵,掩護中共中央、中革軍委和直屬機關於12月1日渡過了湘江,進至西延地區。但紅5軍團第34師、紅3軍團第18團被敵阻於湘江東岸,雖經英勇戰鬥,予敵以重大殺傷,但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大部壯烈犧牲,師長被俘,後遭殺害。其他各部也遭到慘重傷亡。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從長征開始時的8萬6千餘人,銳減為3萬餘人。這是當時中央領導人執行逃跑主義的錯誤路線給紅軍帶來的巨大損失。
1934年11月中旬,突圍的中央紅軍跨越敵軍的三道封鎖線,25日搶渡湘江。12月1日,中央機關和紅軍大部隊終於拚死渡過了湘江。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紅軍雖然突破了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意義

湘江戰役,是中央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鍵的一仗,我軍與優勢之敵苦戰,終於撕開了敵重兵設防的封鎖線,粉碎了蔣介石圍殲紅軍於湘江以東的企圖。 紅軍雖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但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軍團和在長征前夕成立的少共國際師損失過半,8軍團損失更為慘重,34師被敵人重重包圍,全體指戰員浴血奮戰,直到彈盡糧絕,絕大部分同志壯烈犧牲。渡過湘江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已由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