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校經堂

湘水校經堂

湘水校經堂原址在湖南長沙。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仿其師阮元所辦學海堂例,初創於嶽麓書院內,以經史、治事、辭章分科試士,不課時文,成為湖南講求漢學的基地。十六年,吳離任,課業遂廢。鹹豐末一度恢復。光緒五年(1879),湖南學政朱逌然及郭嵩燾等遷建於城南天心閣下。山長成孺重經濟之學,要求遍讀經世之書,以研究乎農桑、錢幣、倉儲、漕運、鹽課、榷酤、水利、屯墾、兵法、馬政之屬,以征諸實用。十六年,學政張亨嘉於長沙湘春門外另建院舍,改名校經書院,亦稱“湘水校經書院”。分經義、治事兩齋,專課經史和當世之務。

湖南嶽麓書院內一處古代人文建築。現存建築位於嶽麓書院講堂左側。原名成德堂,亦為書院講堂,始建於明嘉靖六年(1527)。後經清代重修,閣樓存放祭器。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撫吳榮光創辦湘水校經堂,設於今船山祠處,並親題門額。湘水校經堂是以研習漢學為主的學校,吳榮光創辦湘水校經堂的目的是為了矯正當時書院教育中專重科舉仕進的陋習,培養通經史、識時務的經世致用人才,樹立新的學風。湘水校經堂在治學上強調“精微並舉”,注重朱熹張栻理學的傳統,能兼容各學派的不同觀點,無門戶之見。培養的著名學生有郭嵩燾、左宗棠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